關鍵詞:雄蠶雜交種 孵化率 雄蠶率 調查
摘要:針對近年來生產中出現的雄蠶品種“秋·華×平30”雜交種孵化率偏高的情況,以不同葉質全齡飼喂平衡致死系“平30A”、“平30B”單系原種,與常規對交原種“秋·華”交配制成“秋·華×平30A(B)”雄蠶雜交種,并以3種不同蠶種處理方式(不同用種期別)孵化,調查各處理組雄蠶雜交種的孵化率,并觀察高孵化率蛾圈蠶兒的發育情況,調查蛾區的結繭率與雄蠶率。結果表明:雄蠶雜交種不同的蠶種處理方式(用種期別)對高孵化率的發生有明顯影響,尤其是即時浸酸種與冷藏浸酸種更易發生高孵化率,而越年種很少發生;平衡致死系不同品系對雄蠶雜交種高孵化率的發生存在明顯差異;高孵化率卵圈孵出的雌蠶在1~2齡自然死亡,對蠶兒的健康度、結繭率與雄蠶率沒有影響,但平衡致死系的致死機理有待進一步研究。
蠶桑通報雜志要求:
{1}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一般為國家或省部級基金項目項目名稱應按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中間用“;”隔開,每個項目須給出基金編號。
{2}來稿應為原創性成果,具有學術性、理論性、前沿性。
{3}來稿一經錄用,版權即由作者轉讓給本刊。
{4}摘要不能有作者未來的研究計劃,不能出現圖、表、參考文獻序號和縮寫詞(相關專業讀者能清楚理解的除外),盡量不要出現數學公式。
{5}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