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知識 真理 真諦 真知
摘要:"真理"在中國哲學指真實無妄的知識或道理。先秦哲人肯定源自觀察思考的觀念和知識是真實無妄的,具有真理性。早期哲學一切知識皆真理的觀念,隨著佛教的傳入發生了動搖,并由此形成真假(俗)對應的認識框架。佛教真理觀的一大特點,是主張超越一切言相而進達寂靜空明、融通一切的境界,圣人和凡人通過不同方式都能夠走向真理。宋儒批駁佛老的空無,又承接了從佛教而來的注重相對待和因果關系的思維導向。人能否求得真知,在能否以行或實踐為基礎,真知是要"徹骨都見得透"的徹底完全的知識。明代心學堅守知行的統一,真知必須以行為內容,不行就不能叫做知。氣學強調親身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和檢驗真理的標準,德性之知的真理性是建立在聞見的基礎上的。王夫之斷定沒有力行實踐的真切體貼,知就不是真知,人們依據實踐可以驗證先前知識的正誤。但人的實踐本身是有限的經驗歸納,知識的真理性,實際依賴于在知行不斷互動往返中的向前推進。
船山學刊雜志要求:
{1}來稿要求來稿要有科學性、真實性、先進性。設計合理,結構嚴密,層次分明,文通句順,統計學方法正確。
{2}基金項目獲省、部級以上科學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和國家重點攻關項目的研究論文,請在篇首頁下方以“基金項目”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3}參考文獻應為在文中確切引用的專著、期刊文章、論文集文章、學位論文、報告、報紙文章、國家(國際)標準、專利、電子文獻等,接正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且應在正中相應的地方標示。
{4}文稿包括題目、作者、作者簡介、所屬單位、通訊地址、電話和Email地址等。
{5}摘要250字左右,應對全文內容進行準確概括,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關鍵詞不得少于4個,應選擇能反映論文主要內容的單詞、詞組或術語。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