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新世紀 古代賦學 學術圖景
摘要:在20世紀賦學研究奠定的良好學術基礎上,新世紀15年中國大陸的古代賦學研究呈現出繁盛的學術圖景。首先,在地域分布上,出現了由東部沿海向中西部內陸擴展的趨勢并形成了一支穩步壯盛的賦學研究學術隊伍。其次,在學術建術上,賦學研究成果豐碩。具體表現在:賦文獻輯錄整理的迅速發展、文藝學文本闡釋的多面化與深細化、學術史研究的系統化、交叉和邊緣研究的不斷開拓與創新以及數千篇賦學論文的深度掘進和多面拓展。再次,在學術特點上,新世紀古代賦學研究具有求全趨通、求異創新、開放互鑒的鮮明特色。以后的研究則仍需在學理闡釋、學術態度、創研互動上多加注意。
丹東師專學報雜志要求:
{1}如果來稿為科研項目成果,請在正文標題后打※ 號,用頁注的方式提供項目名稱以及項目號。
{2}文題:一般不超過20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3}參考文獻應選擇公開發表且以主要的列入,其序號按文中出現的先后為序編排。著錄格式按GB/T7714-2005“文后的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編排。
{4}來稿請附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和3—5個中文關鍵詞。
{5}來稿請按順序標明作者以下信息:作者姓名(出生年~ )、工作或學習單位、職稱或(和)職務、主要研究方向。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