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良性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乳頭狀癌 橋本甲狀腺炎 微波消融術 組織病理學
摘要:目的探討甲狀腺結節微波消融術后近期消融區內組織結構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尋找消融區病理評估的適宜時間。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甲狀腺結節微波消融術后即刻及術后1、3、6、12個月復診時接受消融區粗針穿刺活組織檢查評估的患者60例共69個消融區,活組織檢查標本取自各消融區的中央域和邊緣域。采取常規H-E染色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觀察不同時期、不同區域的消融區細胞形態、組織結構表現和甲狀腺轉錄因子1(TTF1)的表達程度。結果消融術后即刻和1、3、6、12個月活組織檢查分別成功取材69、12、19、25和13個消融區。消融術后即刻69個(100.00%)消融區的中央域和邊緣域均無壞死,僅為凝固變性;1個月時9個(75.00%)中央域及9個(75.00%)邊緣域呈現完全壞死;3個月時16個(84.21%)中央域及15個(78.95%)邊緣域呈現完全壞死;6個月及12個月時所有(100.00%)中央域及邊緣域均完全壞死。結論甲狀腺結節微波消融術后其組織病理表現具有經時演變的特點。消融術后即刻消融區組織僅為凝固性變性,尚未發生壞死;隨時間推移消融區組織發生壞死,壞死的程度與范圍漸進趨于完全,且無區域間差異。提示微波消融對甲狀腺結節的可靠療效源于細胞的完全壞死。此外,術后6個月時消融區細胞全部即已達到完全壞死,提示消融后若對消融區進行病理學評估,第6個月是適宜的時間節點。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