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降雨侵蝕力 時空變化 不同地形區 山東省
摘要:掌握降水及降雨侵蝕力的時空分布和演變特征對于揭示區域氣候變化規律,有效預防和科學評估水土流失等環境問題具有重要意義?;?4個氣象站點1961-2015年的降水日值數據,采用降雨侵蝕力計算模型、Mann-Kendall檢驗、小波分析和Kriging空間插值等研究方法,分析研究了山東省內山地、丘陵和平原等不同地形區的降水和降雨侵蝕力時空變化特征。結果顯示:近55年間,全省及各地形區的降水量和降雨侵蝕力均呈波動下降趨勢,年內分配均集中在夏季,降雨侵蝕力在時間尺度上存在25年左右的變化周期。空間上,降水和降雨侵蝕力均呈現魯中南山區>膠東半島丘陵區>魯西北平原區;分界線由東北至西南沿福山萊陽淄博定陶等站呈“S”型貫穿山東省,界線東南側降雨侵蝕力高,西北側降雨侵蝕力較低。其原因主要是受海拔和地形的影響,東南季風攜帶濕潤氣流受膠東半島丘陵及魯中南山地的阻擋抬升,致使“S”型分界線東南側迎風面降水及降雨強度相對較高;西北側背風面形成焚風效應,降水及降雨侵蝕強度較低。該結果可為山東省水土流失空間特征分析奠定數據基礎,同時為區域水土資源利用與調控及生態環境保護與改善提供決策支撐。
地球環境學報雜志要求:
{1}摘要的內容均應在正文中出現,不能出現摘要中提到的內容正文中沒有論述的情況。
{2}審稿來稿文責自負。本刊對來稿實行同行評議;對稿件處理有不同意見時作者可書面申請復議。作者如欲改投他刊,請務必聯系本刊,否則視為一稿多投。
{3}文稿要求觀點新穎獨到,具有學術參考價值或實務指導意義。
{4}標題,序數后用實心黑點,如“1.”“2.”“3.”,左側空二字符。
{5}作者署名及工作單位:姓名置于篇名下方。作者工作單位應標明全稱,所在省、市(縣)名及郵政編碼,加圓括號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