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絲狀藍細菌鈣化鞘化石 核形石 張夏組 寒武系苗嶺統 茶坊子剖面
摘要:作為一種較為特別的微生物碳酸鹽巖類型,核形石以雙重屬性而著稱:①以不平滑的皮層和較大的大小而常常被解釋為微生物成因,從而區別于而成因存在著較大爭議的鮞粒,所以,核形石也可以作為一種包覆顆粒類型;②作為微生物碳酸鹽巖的一種類型而被歸為相互不連接的球狀疊層石,因為核形石形成在圍繞著核心的序列式紋層化作用過程之中,并且表現為球形或橢球型的生物沉積構造。在山西繁峙茶坊子剖面寒武系苗嶺統張夏組塊狀鮞粒灘相灰巖的頂部,密集發育著厘米級別大小的高能泥晶核形石,核形石灰巖的厚度接近1 m,從而組成一個塊狀鮞粒灘相灰巖之上特征性的核形石灰巖帽。該層厚度較小的(小于1 m)核形石灰巖中的核形石,具有以下特征:①厘米級別的大小(1至3 cm);②球形或橢球形的形態學特征;③核形石皮層主導性的泥晶和少量的微亮晶構成;④核形石皮層中較高密度保存的絲狀藍細菌鞘化石;⑤核形石間特別的凝塊基質,以及明顯的絲狀藍細菌鞘化石構成的凝塊。盡管穿越成巖作用過濾器去解釋古代核形石復雜的形成機理將存在著巨大的挑戰,也盡管形成這些核形石復雜的生物膜鈣化作用機理還沒有得到完全而且準確的了解,但是,山西省繁峙縣茶坊子剖面張夏組頂部的核形石,壯觀的宏觀特征,核形石皮層中直接的微生物化石證據,尤其是在核形石內較為豐富的絲狀藍細菌鞘化石,使其成為一個了解光合作用生物膜建造核形石的典型實例,而且成為了解發育在高能鮞粒灘相灰巖之上最為特別的"藻坪"沉積的一個較為典型實例。
地質論評雜志要求:
{1}中文摘要及關鍵詞:中文摘要一般在200字左右,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個要素;中文關鍵詞一般為3~5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隔開,最后一個關鍵詞后不加標點。
{2}文章和力求取材新穎、論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述簡潔,資料、數據和反映的內容務求核實準確。
{3}所投稿件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可靠,層次分明,論述精練,語言準確,符合規范。
{4}參考文獻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的文獻,文章應附參考文獻,建議為5-10條。
{5}圖表: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據資料應注明來源。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