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固沙林恢復過程中土壤碳氮組分庫特征與固存效應

哈斯爾; 鄭嗣蕊; 涂伊南; 萬家鳴; 楊咪咪; 黃悅; 余可; 佟小剛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 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 陜西楊凌712100;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陜西楊凌712100

關鍵詞:固沙林 恢復過程 土壤碳氮 固碳 毛烏素沙地 

摘要:選取陜北毛烏素沙地從半固定沙地到恢復2354a的灌木和喬木固沙林地,采用密度分組法分析表層土壤輕、重組分碳氮含量、C/N的演變及累積速率、固定碳氮貢獻率特征。結果表明:固沙林從恢復2354a,喬木和灌木林土壤輕組碳分別增加了14.040.6倍和8.819.2倍,顯著高于對應重組碳3.27.7倍和3.58.1倍的增幅;對應輕組氮分別增加了14.540.9倍和11.829.1倍,也顯著高于重組氮4.68.5倍和4.412.6倍的增幅,說明輕組碳氮相對重組碳氮對固沙林恢復更加敏感。土壤輕重組碳氮含量增加使得喬木和灌木林輕組碳密度增速分別達0.57mg·hm^-2·a^-1和0.26mg·hm^-2·a^-1,重組碳密度增速則僅為0.18mg·hm^-2·a^-1和0.20mg·hm^-2·a^-1;同時,輕組氮密度增速分別達0.03mg·hm^-2·a^-1和0.02mg·hm^-2·a^-1,重組氮密度增速則分別達0.02mg·hm^-2·a^-1和0.04mg·hm^-2·a^-1。按此碳氮組分增速,到固沙林恢復54a時,喬木林和灌木林土壤輕組碳可分別貢獻75.9%和59.4%的全有機碳增量;土壤重組氮則可貢獻44.6%和63.9%的全氮增量。另外,恢復54a兩種林地土壤重組C/N分別比半固定沙地降低11.4%和38.5%。但輕組C/N在喬木林并無顯著變化,在灌木林恢復2354a土壤輕組C/N降低了21.7%31.0%,顯著改變了土壤碳庫性質。表明陜北固沙林恢復土壤表現出顯著的固定碳氮效應,并且喬木林有更好的固碳能力,灌木林則有較好的固氮效應。

干旱區研究雜志要求:

{1}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來稿請另紙注明作者簡介和聯系方式。

{2}文稿應具科學性、邏輯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層次清楚,文字精練,用字規范。

{3}本刊有修改刪節文章的權力,凡投本刊者視為認同這一規則。不同意刪改者,請務必在文中聲明。

{4}文題:力求簡明準確地反映文章主題,一般不超過20個字,一般不使用縮略語和標點符號。

{5}數字: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圖表的序號用阿拉伯數字;年份不能簡寫;5位以上數字以“萬”“億”作單位;根據需要,小數位不超過三位(含)。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干旱區研究

北大期刊
1-3個月下單

關注 13人評論|0人關注
服務與支付
国产精品视频线观看26uuu,免费av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一级a四片久久精品网,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影院 | 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五月 | 久久永久免费精品视频网站 | 亚洲人成在线俺来了 | 日韩精品国产动漫欧美在线 | 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丁香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