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漢語中副詞“可知(道)”的形成和演變

張秀松 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 221116

關鍵詞:副詞 來源 歷史形成 

摘要:近代漢語中副詞“可知(道)”有“當然”“難怪”“原來”三義。它始見于宋代,發展于元明,式微于清代。本文遵照“觀察現象→提出假設→做出推論→驗證推論→處理假設”的科學發現程序,就“當然”義“可知”的歷史形成提出了三種觀點,并驗證其信度,最終發現:它既不是“可知道”的截略,也不是“可不知”的縮合,而是從“可以推知”義短語詞匯化而來。“當然”義“可知道”也是從“可以推知”義短語詞匯化而來。兩者都經歷了從“可以推知”義到“想必”義,再到“當然”義的演變。“難怪”義“可知(道)”則是從“可知道……(原因)了”義短語詞匯化而來。“原來”義“可知(道)”由“難怪”義“可知(道)”演變而來,是后者移動到高頻共現項“原來”所在空位的結果。

漢語學報雜志要求:

{1}中文內容摘要300字左右,要求能夠客觀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信息。中文關鍵詞3~5個,應為能夠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

{2}來稿應具有原創性,內容符合本單位保密規定。論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應由作者獨立完成,引用他人成果時,須按《著作權法》中的有關規定標明其出處,由此引發的一切著作權責任由作者自負。

{3}來稿應具有較高的理論和應用價值。立題新穎,論點正確,論據充分,條理分明,重點突出,文字精煉,數據可靠,理論聯系實際,對于社會實踐有正確的指導意義;不違反國家憲法、法律以及基本路線、方針政策。

{4}稿件文字、標點、年代、數字等書寫方式均以國家有關規定為準。

{5}論文中的注釋全部使用腳注。使用序號123…在文中上標“123…”,同時在論文后注釋列表排序123…注釋中凡屬于提供文獻出處的,都歸入參考文獻。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漢語學報

CSSCI南大期刊
1-3個月下單

關注 10人評論|1人關注
相關期刊
  • 近代中國
    CSSCI南大期刊 1-3個月下單
    上海中山學社
  • 近代史資料
    部級期刊 1個月內下單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 近代史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1-3個月下單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 近代中國與文物
    部級期刊 1個月內下單
    中國國家博物館
服務與支付
国产精品视频线观看26uuu,免费av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一级a四片久久精品网,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日韩精品中文在线一区二区有码动漫 |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麻豆 |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十八禁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免费 | 日日狠狠久久7777偷偷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