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鄉村治理創新 溫嶺民主懇談
摘要:新中國成立70年,浙江鄉村治理實踐產生一系列典型的創新樣本。在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時期,永嘉燎原社的"包產到戶"、諸暨的"楓橋經驗"和長興長城公社狄家斗村大隊的"聯產到勞"實踐都是在特殊情境下的"理性實驗"。改革開放后,溫嶺民主懇談、常山民情溝通日和德清鄉賢議事會等實踐為鄉村治理嵌入協商元素,積累了基層民主協商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寧海36條村級權力清單、農村文化禮堂和桐鄉"三治"合一的探索,標志新時代鄉村治理創新進一步升級,開拓了鄉村治理體系現代化路徑。其重要啟示是強烈的問題意識是鄉村治理創新的邏輯起點,理念超前的頂層設計是鄉村治理創新的政治優勢,基層黨委和政府的主動擔當是鄉村治理創新的關鍵力量。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