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蓖麻毒素 熒光微球 免疫層析技術
摘要:為了建立免疫層析技術定量檢測蓖麻毒素試劑,首先依據(jù)蓖麻毒素對半乳糖的特異性結合能力,采用親和層析技術對蓖麻種子進行親和層析純化;其次采用凝膠過濾層析技術,獲得更純的天然蓖麻毒素純品;最后以天然的蓖麻毒素脫毒為免疫原,分別免疫獲得鼠抗相思中毒素單克隆抗體和兔抗蓖麻毒素多克隆抗體,利用獲得的鼠抗蓖麻毒素單克隆抗體作為標記抗體,標記羧基熒光微球(激發(fā)波長365nm,發(fā)射波長610nm)在NC膜上包被兔抗蓖麻毒素多克隆體作為檢測線、包被羊抗鼠IgG抗體作為質(zhì)控線,建立蓖麻毒素雙抗體夾心定量檢測試劑,并對該試劑進行性能評價。結果顯示,純化后的蛋白經(jīng)SDS-PAGE處理后,分為分子量為65kDa左右的單條帶、分子量為31kDa左右的雙條帶和33kDa左右的雙條帶,分別為Ricin毒素A鏈和B鏈。用TotalLab2.0軟件分析純化率為96%;檢測試劑配合熒光免疫檢測儀在0~50ng/mL的檢測范圍時,擬合曲線R2>0.990,線性范圍為1~10ng/mL,R2>0.990,最低檢出限為1ng/mL,且批間、批內(nèi)重復性均小于15%。此法特異性良好,常溫穩(wěn)定性14個月,樣本檢測能力良好,可在食品和環(huán)境中應用蓖麻毒素進行定量檢測。
檢驗檢疫學刊雜志要求:
{1}稿件中凡采用他人研究成果或引述,在正文中采用括號注(括號注內(nèi)注明作者、出版年份,書類文獻加注頁碼)與文末列參考文獻形式予以說明;正文括號注與文末參考文獻必須一一對應。
{2}反對抄襲他人作品,凡因抄襲引起著作權糾紛,本刊不負任何連帶責任。
{3}本刊實行匿名評審制度,對來稿一律進行詳細登記,并及時送審。
{4}原則:題名應確切、簡練、醒目,在能準確反映論文特定內(nèi)容的前提下,題名詞數(shù)越少越好。
{5}作者姓名、職稱、工作單位、通訊地址、聯(lián)系電話附于文末,以便聯(lián)系。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