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漢末 文學 新變
摘要:東漢末年,漢桓帝、漢靈帝對藝術的偏好,導致政策有上經學而重藝術的傾向。其中于公元178年設立的鴻都門學大力促進了各藝術門類的發展,于文學而言更是意義重大,直接導致了漢末文學的新變。這種新變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辭賦之士的身份在政治上完成了由"俳優"到"封侯賜爵"和"圖像立贊"的轉變;二是鴻都門文學取代歌頌文學成為文學書寫的主要內容;三是"連偶俗語"取代"質木無文"成為文學在藝術上的主要美學追求。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雜志要求:
{1}注釋放置于當頁下(腳注)。注釋序號用①,②,③……標識,每頁單獨排序。
{2}稿件應包括以下信息:文章標題、中文摘要。
{3}外文文獻在前,中文文獻在后。同一作者不同時期的文獻按出版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外文書名以斜體書寫,實詞首字母大寫;外文論文篇名以正體書寫,僅篇名首字母大寫。每條頂格寫,回行時空兩格。
{4}內容摘要篇幅為100~300字,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可單獨成文反映論文內容,應明確指出文章的創新點,避免使用“本文”“作者”等詞。關鍵詞數目3 -8個。
{5}投稿作者務必注明詳細通信地址、電話及電子信箱,以便編輯部及時與您聯系。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