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腐敗問題 錢財 老百姓
摘要:何為"清水衙門"?《現代漢語詞典》解釋得非常清楚:所謂"清水衙門",舊指不經受錢財、不能從中撈取油水的官府,現多用來比喻那些行政權力相對較小、可支配資源相對較少的部門。老百姓往往認為這些部門或單位,既不掌握實權,也很少經手錢財,很難與腐敗沾上邊。正因為這些偏見,人們通常認為,"清水衙門"里是不會發生腐敗問題的。
審計與理財雜志要求:
{1}文中如出現外國人名,第一次出現時需譯成漢語,用括號標注外文原名,以后出現時直接用漢譯人名。
{2}未采用的稿件一般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本刊對來稿有刪改權,不同意者請投稿時注明。
{3}要求論文標題簡明、醒目,論文格式規范,論文自帶中/英文摘要(200字左右)及3~5個關鍵詞。
{4}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工作單位、工作單位二級部門、職務、職稱等,置于文章首頁頁腳。
{5}若有基金項目,請填寫項目名和編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