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互聯網 集體行動 連結性行動 動員機制
摘要:互聯網時代,信息通信技術(ICTs)深刻影響了集體行動的動員過程,但其作用機制仍有待進一步挖掘。本文認為,互聯網時代的集體行動并不必然遵循傳統的動員邏輯,去中心化的、個性化的路徑同樣可以實現動員。通過對“3·18反服貿運動”的個案分析,本文發現,互聯網時代的集體行動通過以下三個機制實現動員:通過重復暴露機制,相似主題的運動號召得以不斷出現在潛在參與者的社交網絡中,積累了巨大的動員效果;通過壓力遵從機制,運動參與者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觀點,不僅實現了自我激勵,還對其他群體成員施加了參與行動的社會壓力;通過居間聯絡機制,ICTs把原本相互隔絕的政治支持網絡聯系到了一起,動員信息廣泛傳播于秉持不同訴求和意識形態的群體之間。
臺灣研究集刊雜志要求:
{1}正文每段第一行起空兩格;文中獨立段落的引文,首行另起空四格,回行空二格排齊,獨立段落的引文首尾不必加引號。獨立段落的引文字體變為仿宋體。
{2}對于重要的或有爭議的稿件,編輯委員會將在與編輯部之外的專門研究人員協商討論后,最終決定是否錄用,但只以文章質量為依據。
{3}第一作者信息:姓名、出生年份、性別、籍貫、職稱、學位、工作單位(高校等大單位注明院系等二級單位)、通訊地址、郵編、固定和移動電話、電子郵箱(請勿遺漏,以便及時通知審稿結果和其他事項)。
{4}摘要須用第三人稱寫法,去掉廢話、套話、空話,慎用結論性、定義性的字詞和語句。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過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過250個實詞。
{5}基金項目:項目名稱、項目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