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蜀先主 魏黃初三年 內在理路
摘要:《三國志》作爲'前四史'之一,在中國早期歷史文獻中地位很高。與《史記》《漢書》研究處處開花的局面大不相同,雖然學界對《三國志》的研究自其成書以來從未間斷,(1)但切入點卻多集中於陳壽的正統觀與回護筆法。實際上,其説至清代已有定論,(2)然而至今中國史學史、文獻學和傳記文學等領域對《三國志》的討論仍多囿於此論題之內。(3)相較之下,學界對《三國志》列傳合傳、編次等史學編纂問題少有討論。目力所及,僅柴德賡的《史籍舉要》對《三國志》列傳編纂形式給出分析判斷。他提到《三國志》'一般臣僚傳記不標類傳名義','此因三國時間本短,又各自爲書,人物以類相次便可,
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雜志要求:
{1}本刊審稿期限為1個月,自稿件投遞之日起1個月內未收到回復者,可自行處理。
{2}請在稿件中注明作者電話、通訊地址、郵箱,以便欄目責任編輯與作者及時溝通。
{3}摘要是對論文的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不用公式和化學結構式、圖表、特殊符號等。表達力求簡單、具體,術語規范,一般400字內。
{4}引用大型常用出土文獻合集,可使用括注,括注應使用不同于正文的字體。第一次應使用全稱,第二次可使用簡稱。
{5}論文所涉及的研究如果得到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編號)”,并附基金資助證書復印件。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