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實踐關系 歷史科學
摘要:對于馬克思和恩格斯來說,通過拯救黑格爾的自覺辯證法而得到“合理形態”的辯證法的基本解釋原則,是唯物主義的實踐關系原則。建構自覺的“合理形態”的辯證法的完善理論體系對于他們兩人都是未能最終完成的思想任務。由于革命需要和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他們兩人分別選擇從實踐關系的兩極——“人與人的關系”(歷史觀或人類史)和“人與自然的關系”(自然觀或自然史)入手“剝去”黑格爾辯證法的神秘形式并在共同的“歷史科學”研究事業中加以自覺運用,事實上營造出一種在兩極張力關系中共同建構“合理形態”的辯證法的基本理論研究格局,組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學術共同體。馬克思在《資本論》的創作過程中將“辯證方法”運用于政治經濟學批判,但最終并未如愿“遺留下‘邏輯’(大寫字母的)”(列寧語);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將“辯證方法”運用于自然觀并試圖對其進行體系化構建,但這部“篇幅巨大的獨立的著作”也終未完成。這種“合理形態”的辯證法本身的張力結構和馬克思、恩格斯相關研究的未完成性給后來的闡釋者們留下了廣闊的理解空間,同時也留下了如何理解兩人思想關系的重大理論課題。
學術界雜志要求:
{1}關鍵詞應為3-5個,最好體現出文章的主旨和特色,目的是方便讀者根據關鍵詞在眾多文獻中關注到您的研究。
{2}編輯部對稿件采用雙向匿名評審,公平評審,并根據審稿專家的意見確定擬錄用的稿件,對不宜錄用的稿件及時通知作者退稿。
{3}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4}省部級以上任何一種基金資助項目,請注明基金號,放入Acknowledgement欄目中。
{5}作者信息包括作者工作單位、電話、詳細地址、郵編。作者簡介格式:姓名(出生年份一),性別,籍貫,職稱(沒有寫“無”),學歷,研究方向。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