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azine introduction
Magazine introduction
《藝術與設計》,單期頁數:206頁,本刊創刊于:1997年,其紙張開本為:16開,本刊重在突出理論性和探索性,對促進藝術設計交流及發展,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掌握藝術設計作品的分析方法和評價原則;具有進行藝術設計學研究與教學的基本能力。
Magazine introduction
《藝術與設計》主要欄目:視覺傳達設計、設計理念、設計管理、服裝產品、產品設計、藝術、傳統工藝美術、設計藝術教育等。
Magazine introduction
精彩的內容、專業的觀點、精美的圖片、高品位的審美情趣,隨著讀者的物質生活水準迅速提升,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層面的追求與生活品質的提升,順應時代潮流的一個全方位整合出擊。面向全世界的雜志,集趣味性、思想性和知識性于一體,是一本越來越有看點的雜志、一本越做越精彩的雜志、一本越來越受歡迎的雜志,在全國范圍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廣泛的社會影響。
粗俗,后現代時裝的困惑,2016年十月,名為"The Vulgar:Fashion Redefined"的展覽于倫敦Barbican Art Galley開幕,由udith Clark與心理學家Adam Phitips共同策展,這場展覽并不僅限于對時裝設計中的”壞品味”的探討,更多是對"Vulgar”一詞社會起源的回顧一為何"Vulgar”成為了一個敏感、而又富有爭議性的語匯。
梅拉妮·博納約:給人類社會的一劑迷幻藥,在物質繁盛、精神貧困的互聯網時代,“病態社會”似乎已成為彼此心照不宣的共識。注定由沉迷物欲實現的幸福感被批量生產,讓孤獨星球維系連結的各種社區面臨解體,人與自然和諧的議題永遠擠不進單調乏味的日常生活空間。最近,荷蘭藝術家梅拉妮:博納約(Melanie Bonaio)試圖對這樣的“病態社會”作出回應一在阿姆斯特丹著名的Foam博物館(Foam Museum)展出影像《夜肥》(Night Soil)三部曲。
胡同的另一張臉,近日,張軻以旨在改善民生的“微雜.院”項目成為國內第二位阿卡汗建筑獎獲獎者,冥之中像是在回應1981年由阿卡汗配老建筑獎組委會在北京向中國建筑師們提出的題目"變化中的村落與居所”。
80年代走出胡同邁入城市鋼混森林的人們中,似乎很少有人關注現在胡同的樣子。而城市的高速發展又帶來了高昂的更新成本,越來越多的曾經或仍然居住在胡同或雜院的人更樂意把時代造成的、擁擠不堪的、不足20平米的房屋變賣,然后搬到五環之外,開始他們高層電梯上上下下的生活。
《藝術與設計》,單期頁數:206頁,本刊創刊于:1997年,其紙張開本為:16開,本刊重在突出理論性和探索性,對促進藝術設計交流及發展,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掌握藝術設計作品的分析方法和評價原則;具有進行藝術設計學研究與教學的基本能力。
Magazine introduction
Magazine int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