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長江經濟帶 長江流域 環境地質 地質環境 資源環境承載能力
摘要:為保護長江生態環境,近年來,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了“長江經濟帶地質環境綜合調查工程”。通過采用環境地質調查、評價、監測以及專題研究和綜合研究相結合等方法,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和認識:①初步構建了長江經濟帶地質資源環境綜合信息管理與服務平臺,系統梳理了長江經濟帶與重點區域的資源環境條件和重大地質問題,提出相關建議;②創新地將“光纖技術”應用于地面沉降和地裂縫監測,相關成果引領了光纖監測技術發展;③編制了1∶5萬比例尺的環境地質調查技術標準和要求;④創新形成了3個層次環境地質調查合作機制,探索建立了3種尺度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方法體系和大流域環境地質工作模式;⑤建立了江漢平原地球關鍵帶監測網絡,編制了平原區地球關鍵帶調查技術方法指南;⑥提出了長江流域重大水利工程與生態地質環境多元響應研究思路,創新構建了一套多模態傳感器調查系統,提出了重大水利工程對地質環境影響新判斷;⑦建立了長江中下游不同沉積單元區第四紀地層多重劃分對比序列,構建了重點地區第四系三維地質結構模型,提出了長江貫通時限和演化新認識;⑧編制了流域、經濟區和城市系列地質調查報告和圖集,成果轉化與服務成效顯著。該工程進展及成果提升了長江經濟帶地質調查工作水平,可為區域國土空間規劃、綠色生態廊道打造、立體交通走廊建設、產業轉型升級、新型城鎮化建設以及脫貧攻堅工作等提供科技支撐。
中國地質調查雜志要求:
{1}基金項目:基金項目類別(項目編號)。本刊對基金資助項目,省(部)級以上重大攻關項目和開放實驗室研究項目等優秀論文優先發表。
{2}來稿應遵守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文責自負。本刊所發表文章中的觀點均屬于作者個人,并不代表編輯部或主辦單位的立場和觀點,特此聲明。
{3}題名應簡明、具體,能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
{4}中、英文摘要須簡明、確切地論述論文的主要內容,必須符合“擁有與論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的原則,300~500 字。
{5}來稿請注明作者真實姓名、工作單位和聯絡方式。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