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郭沫若 聞一多 二十世紀
摘要:《女神》作為新詩歷史起點的判斷,雖然已是文學史的定論,但其狂放自由的詩風,卻不一定能得到后來讀者的認同。要在當下語境中認識《女神》的“起點”意義,除了回到五四時代的“現場”,進行歷史的“同情”之外,也有必要重構更為宏闊的理論視野。1923年,聞一多從“二十世紀底時代的精神”的角度,對《女神》的全面闡發,提供了一個可以持續展開的框架。以“世紀”的眼光,重新審視新詩的起點,也會為理解百年新詩總體的文化政治意涵,打開新的思考空間。
中國文學批評雜志要求:
{1}計量單位以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為準。統計學符號按國家標準《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規定書寫。
{2}首字母縮寫字時,應在首次出現時說明,給以明確的定義。無論是中文縮略詞,還是外文縮略詞,全文應當統一。
{3}文獻說明放在文末,整篇文章順序編碼;同一文獻多次引用需并置,原著名稱只出現一次。外文參考文獻按照國際通告的著錄格式標注。
{4}來稿應提供作者真實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籍貫、職務、職稱和工作單位、研究方向、通訊地址、郵政編碼、電話和電子信箱等信息,并用單獨一頁紙打印,以便匿名審稿。
{5}如論文涉及的是有關基金項目的研究內容,請寫明:基金或資助機構的名稱,項目編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