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石刻文獻 校勘 辨重 輯佚
摘要:宋代石刻文獻中存錄大量宋詩,從石刻文獻角度對《全宋詩》作品加以觀照和檢核,對其相關作品可起到訂訛補缺的效果;《全宋詩》所收錄的作品重出現象比較突出,利用石刻文獻保存的相關作品進行校對,則可對《全宋詩》中作品或作者分歧諸現象發(fā)揮排異和正誤的參考作用;此外,利用宋代石刻文獻還可為《全宋詩》輯補佚詩。宋代石刻詩的文獻價值有待深入開發(fā)與挖掘,但石刻因自然或人為的損毀以及金石文獻記錄上的失當,也會導致相關信息的缺失而引起錯訛和偏誤,給輯佚和校勘工作帶來相應的障礙乃至誤導。故在利用其價值時不宜過度依賴和信從,或人為地放大其權威性和可靠性,而應保持客觀、審慎的態(tài)度。
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要求:
{1}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2}凡投稿3個月后未收到本書用稿通知,作者可另行處理稿件,請適時關注投稿郵箱回復。本書限于財力物力,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
{3}題名:要緊扣主題,通常為偏正結構,要求精簡,展示亮點,有吸引力。
{4}參考文獻:按照中文參考文獻在前,日文參考文獻次之,西文參考文獻居后的順序排列。各語種參考文獻以作者姓名讀音為序。
{5}摘要應按“四要素"書寫,即: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綜述文章可不按“四要素"書寫。中、英文摘要應300字左右,英文摘要300個單詞左右。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