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免耕留膜可減少后茬輪作春小麥水氮用量

郭瑤; 陳桂平; 王巧梅; 殷文; 樊志龍; 胡發龍; 范虹; 趙財; 于愛忠; 柴強 甘肅省干旱生境作物學重點實驗室/甘肅農業大學農學院; 蘭州730070

關鍵詞:免耕 輪作 水氮耦合 氮素累積與分配 作物生產力 

摘要:【目的】河西綠洲灌區玉米普遍采用地膜覆蓋措施,其收獲后地膜的完整率仍高達70%。研究后茬小麥繼續利用該地膜條件下相適應的水氮耦合管理,以期最大化發揮農資的效益,提高小麥產量和氮肥利用率。【方法】2016—2017年度,在甘肅河西綠洲灌區玉米–小麥輪作田進行三因素裂區田間試驗。選擇頭茬玉米進行免耕(NT)和傳統耕作(CT)的田塊,在后茬小麥播種時,保留免耕玉米的覆蓋地膜,免耕進行小麥播種,而在傳統耕作玉米地塊,清理殘膜,粉碎后翻入土壤中。在兩種耕作處理方式下,設傳統灌水減量20%(1920m^3/hm^2,I1)和傳統灌水量2400 m^3/hm^2 (I2)兩個灌溉處理,傳統施氮減量40%(135 kg/hm^2,N1)、傳統施氮減量20%(180 kg/hm^2,N2)與傳統施氮225 kg/hm^2 (N3)三個施氮水平,組成12個處理。從春小麥出苗20 d后,每15 d采集植株樣,測定各器官含氮量,計算營養器官的氮素轉運量、轉運率、營養器官氮素轉運對籽粒貢獻率及氮素收獲指數。【結果】與傳統耕作相比,免耕留膜各處理顯著提高了春小麥地上部氮素累積量,兩年提高10.9%~14.2%。灌水減量20%+施氮減量20%處理提高了春小麥地上部氮素累積量,較傳統耕作、灌水與施氮處理提高4.3%~6.1%。免耕較傳統耕作提高了春小麥葉、莖營養器官氮素向穗部的轉運量、轉運率及對籽粒的貢獻率,以免耕同步集成減量20%灌水+減量20%施氮(NTI1N2)處理提高幅度較大,較灌水減量20%+施氮減量40%(CTI1N3)處理葉、莖氮素向穗部的轉運量分別提高31.9%~45.7%與54.5%~61.5%,轉運率分別提高15.5%~16.3%與20.8%~23.1%,對籽粒的貢獻率分別提高13.3%~29.0%與26.4%~36.7%。NTI1N2處理可獲得較高籽粒產量與氮素收獲指數,較CTI2N3處理分別提高15.2%~22.0%與7.6%~10.0%。【結論】在玉米–小麥輪作體系下,前茬免耕玉米覆蓋的地膜對后茬小麥生長依然有顯著效果。而且,此時減少20%的常規灌?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雜志要求:

{1}來稿請寫明作者的通信地址、單位、姓名、郵編、電話、E-mail地址。

{2}凡不同意編輯修改稿件者,請在來稿中注明。

{3}文題:力求簡明、醒目、中文字數一般不超過20個字。

{4}所有引文均需核實無誤,文獻版本應信實可靠。

{5}稿件摘要一般在200-300字、關鍵詞一般3-8個。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

北大期刊
1-3個月下單

關注 14人評論|0人關注
相關期刊
  • 玉米科學
    北大期刊 1-3個月下單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國家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吉林);國家玉米改良中心;中國農業科技東北創新中心
  • 大麥與谷類科學
    省級期刊 1個月內下單
    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
  • 國外農學
    部級期刊 1個月內下單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所
  • 分子植物育種
    北大期刊 1-3個月下單
    海南省生物工程協會
服務與支付
国产精品视频线观看26uuu,免费av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一级a四片久久精品网,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亚洲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字 | 中文字幕人妖一区二区 | 亚州αv久久久噜噜噜噜 | 亚洲日韩r级在线观看 | 新sss乱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