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人才教育培養3篇

時間:2022-12-22 10:00:5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創業人才教育培養3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創業人才教育培養3篇

創業人才教育培養1

伴隨著“一帶一路”的實施,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根據商務部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19、2020、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速分別為38.3%、31.3%、18.6%。2021年10月9日,商務部、中央網信辦、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簡稱《規劃》),《規劃》數據預計:未來五年,我國跨境電商缺口達8100億元。跨境電子商務的商機不僅為我國傳統外貿企業的轉型升級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人才就業、創業帶來了新的契機。我國跨境電商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機遇,也面臨著人才緊缺的問題,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跨境電商部主任張周平指出:人才短缺問題是中國發展跨境電商主要問題和難題之一。

一邊是跨境電商人才存在巨大缺口,一邊是高校畢業生面臨就業難問題,出現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高校跨境電商教育滯后于行業人才能力需求,跨境電商行業需要人才具有復合型技能,不僅需要具備豐富的外貿知識,還需要熟諳電子商務,具有較強實操能力,同時還應具有外語技能、跨境電商法律法規知識等。近幾年來,許多高校開展了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研究和實踐,但是我國跨境電商復合型人才仍存在大量的缺口,復合型人才培養一直是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重點和難點,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國家戰略下,創業也成為許多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選擇,萬眾創業對跨境電商復合型人才培養提出了創業素質培養的要求,可是跨境電商創業人才的培養現狀不容樂觀,許多高校把握機遇、順應時代要求,積極開展了基于復合型人才培養的跨境電商創業教育研究與實踐,以響應我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戰略號召,越來越多的高校教師開始思考跨境電商復合型人才創業能力的培育,嘗試將創業教育的理念融入高校跨境電商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教學實踐。本文作者以“跨境電商復合型創業人才培養”“跨境電子商務復合型創業人才培養”為主題在知網搜索2022年8月2日前的文獻,共433篇,其中發表于北大核心期刊或CSSCI來源期刊共9篇。本文將從高校復合型跨境電商創業人才培養的研究視角及成果方面,對相關研究文獻進行分析、歸納和評述。

1高校復合型跨境電商創業人才培養的研究及成果

國內學者研究跨境電商復合型創業人才培養的研究視角主要基于“互聯網+雙創”“新商科”“產教融合”“OBE理念”等。

1.1基于“互聯網+雙創”背景2015年,我國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發展“互聯網+”創業服務。國內高校開始將“互聯網+雙創”教育理念融入了人才培養。國內學者基于“互聯網+雙創”背景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研究,主要立足于互聯網+平臺,側重于探索研究跨境電商人才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同時從培養理念、課程體系、教學技術方法、教學實踐、師資隊伍、實踐平臺構建等方面對跨境電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探討。向紅梅(2017)基于“互聯網+雙創”背景,從“個性化”人才培養方面創新解決跨境電商復合型人才需求,給出了人才培養的創新思路,向紅梅分析了某高校跨境電商專業課程結構,提出個性化培養的理念、建議通過構建創新創業個性化課程體系、學分制個性化改革等方式培養跨境電商個性化創新創業人才。平萍(2017)分析了跨境電商企業人才核心技能需求、跨境電商課程與“雙創”教育融合問題,從跨境電商課程體系的系統性優化、創建“雙創”通用課程、校企合作創新培養、以賽促學、“學校+企業”雙導師鼓勵創業等方面給出了復合型跨境電商創業人才培養的創新舉措。陶融、王漢榮(2017)將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分為初級、中級、高級階段,提出將雙創意識融入實踐,教學過程與企業互相合作,搭建創業模擬平臺,以開展競賽的形式促進大學生創業,培養復合型的跨境電商創新創業人才。申華(2019)從教學系統、能力需求、創業觀念方面分析了“互聯網+”環境下,跨境電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面臨的困境。建議加強師生互動、通過師生共同發展激發學生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于洋(2021)建議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學生自主創業打下基礎,從跨境電商人才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技術方法、實踐教學改革,實訓平臺構建等方面改革高職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賈婷立;代燕;楊文秀(2020)具體介紹了創業為導向的跨境電商實訓項目教學方法,認為在理論提升的同時,應注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從課程體系構建、師資強化、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方法創新方面提出了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策略。孫先艷(2021)依據“政校行企”協同育人案例,給出了跨境電商創新創業人才“政校行企”協同育人策略。2019年,教育部提出了創新創業教育應該和“五育”相結合的要求,譚玲萍(2022)在創業教育+專業教育的基礎上融合勞動教育,提出了“勞創融合”培養復合型跨境電商人才的觀點,將創業教育課程、勞動教育課程融入到通識教育、實踐訓練、創業孵化三個教學階段。胡璇、華國振(2020)以義烏某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立足區域產業集群優勢,以創業教育為切入點,帶動專業群發展,以“政、校、行、企、研”五方聯動的模式,實現走出區域、走向全國乃至走向國際的跨境電商國際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1.2基于“產教融合”觀點2017年,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提出了深化產教融合的要求,2019年,《職教20條》明確了促進產教融合的指導意見。產教融合需要校企雙方完成全方面深度合作,共同培養符合行業企業需求的人才。戎丹、蔡文芳(2020)基于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的實際教學改革案例,從教學基礎平臺構建、教學模式設計、教學效果評價機制設計等方面介紹了產教融合下的“3E”專業融合教學改革實踐。平凡、劉麗娜(2020)以天津廣播電視大學跨境電商學院為例,研究了“雙主體”協同育人的產教融合的機制,介紹了“雙主體”協同育人具體實踐。阮曉文、談璐、胡志剛(2020)提出了產教融合背景下的“五位一體”(即:政學產研創)、“四維并舉”(即:人才培養系統劃分為四個子系統)生態圈構建與促進產教深度融合的具體建議。梁健屏(2022)基于產教融合理念,從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的平臺項目、人才培養模式、師資隊伍、本地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給出了比較全面的孵化基地建設路徑。

1.3基于“新商科”理念國內“新商科”人才培養的理念于2017年下半年提出,是人才培養的創新嘗試,意圖打破專業壁壘,將現代技術手段應用于商科教育中,根本目的是培養具有復合型素養和復合型技能的人才,近年來雖然越來越多的國內學者開展基于“新商科”培養理念的人才培養研究,但是研究文獻數量相對其他研究角度依然較少,截止投稿,知網上以“新商科”為主題搜索到的研究文獻僅555篇,而以“新商科跨境電子商務”或“新商科跨境電商”為主題搜索到的研究文獻共計15篇。陳昕(2020)提出了“新商科”視閾下跨境電商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路徑,建議以教促創,創新教學內容、打破專業鴻溝、實現跨專業融合;以踐促創,在實踐項目中融入創業基因,培養學生的跨境電商復合型技能;以賽促創,通過比賽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實現學創一體、校企研創,挖掘學校與企業在“新商科”理念下,協同培養的利益契合點,實現產教深度融合。雷云(2022)基于“新商科”理念,提出了培養“跨界融合”復合型高職跨境電商人才的“1133”培養模式,即構建一個校企雙主體的“環式”人才培養平臺、“跨界”整合一個核心課程體系、三個“創新”(創新基于“工作場景”的分階段實踐教學;創新符合“新商科”理念的職業素質培養模式;創新符合“新商科”提倡的,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多維一體”自主學習模式)、三個“優化”(人才培養考評機制優化、復合型師資培養優化、“環式”臺下的實踐教學環境優化)。

1.4基于OBE教育理念OBE教育理念具有成果導向特點,它以符合社會和行業需求為人才培養預期目標,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強調能力培養與能力訓練,追求教學的專業性和實用性。任媛媛(2020)基于OBE教育理念分析了高職跨境電商創業人才的六大能力指標,初步構建了創業指標體系模型并提出模型修正的策略。蔣戴麗(2021)以南寧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學實踐為案例,根據OBE教育理念的成果導向原則,分析面向東盟的跨境電商人才創業勝任力培養,提出了“六雙六能”培養模式、“四融合、四進階”課程體系、“課程+項目”教學模式,總結了人才培養的五大關鍵實施步驟。丁麗娜(2022)建議授“學生”以漁的方式,將OBE理念融入實際教學過程,運用OBE理念,將小語種(俄語)的學習和跨境電商技能學習相融合,分析解決”俄語+跨境電商”復合型人才培養問題。

1.5其他研究視角及成果連遠強(2015)提出了跨境電商生態化人才培養觀點,“五位一體”遞進設計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生態聯盟”,促進理論知識、實踐認知、商務創新的有機結合,建立“眾創空間”平臺,實現產學對接,完成跨境電商復合型創業人才的生態化人才培養。基于雙循環發展背景、新工業革命背景的研究是近年來較新的研究內容,學者云芳(2021)分析了我國雙循環發展的大格局下,大數據、人工智能、VR等新技術應用給跨境電商行業帶來的新挑戰和高職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新規格,提出了“崗課證賽創”融通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跨專業融合以及校企協同育人培養學生的復合專業核心能力和核心素養,提供“崗課證賽創、課證融通、課賽融通、課創融合”等多元化的高職跨境電商人才成長路徑,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崗位勝任力。唐志良(2022)提出:新工業革命背景下,跨境電商復合型創業人才應具備交叉融合的動態優化知識結構、持續優化的能力結構、適應未來情境的思維結構,指出國內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系統性不足,人才培養內容在知識結構、能力結構、思維方式方面都滯后于新工業革命客觀要求,最后從制度支撐、立體式多元協同人才培養模式塑造、人才培養標準制定、跨境電商人才素質結構優化等方面提出了新工業革命背景下跨境電商人才有效培養的對策。

2研究述評

國內學者普遍認為現階段高校培養的跨境電商創業人才和行業需求差距較大,跨境電商創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加強復合型技能與素養的培養。學者們從不同的研究角度探討了跨境電商創業人才培養的能力模型構建、課程體系設置、實踐教學開展、師資隊伍培養、考評機制設立,進行了培養模式思考與實踐。基于產教融合角度的研究側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倡由企業參與培養學生的跨境電商實操能力,通過實操能力的增強間接實現創業素養的培育,為創業打下一定的基礎。基于“新商科”理念的研究側重于利用人才培養的“跨界融合”,完成跨境電商人才的復合型素養和技能建構,對于人才培養路徑、課程體系、培養模式方面進行了較深入的探索。基于OBE教育理念的研究側重從勝任力分析跨境電商人才能力需求,以成果為導向分析跨境電商復合型創業人才的教學過程、課程體系、教學模式。基于不同角度的研究存在殊途同歸的情況,比如,基于“互聯網+雙創”角度的研究文獻和基于“產教融合”的研究文獻,都將校企深度合作、協同育人作為研究的重點,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共建產業學院同樣也是“新商科”人才培養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基于“新商科”理念的人才培養,通過強化校企合作,實現跨境電商人才“跨界融合”,達到復合型創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從檢索的文獻來看,研究文獻中關于“學校+企業”雙導師深度產教融合的實踐案例比較少,一些新的研究角度,比如基于雙循環發展背景、新工業革命背景的研究文獻較少,新技術應用背景下跨境電商復合型創業人才培養的研究內容和研究形式有待深入和創新。國內許多學校的創業教育仍停留在鼓勵式培養的階段,國內跨境電商復合型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還存在校企合作不夠深入,創業教育成效不明顯的問題,研究大多以對策為主,缺乏復合型創業人才培養的實證性研究,結論缺少經實踐驗證的研究數據和成果作支撐,缺少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成效的分析研究,建議未來可以多從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成效、就業創業勝任力驗證方面開展實證研究,便于高校探尋真正適合的跨境電商復合型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作者:朱紅英 單位: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創業人才教育培養2

當前,創新創業逐漸成為推動產業結構轉型、保持經濟持續發展的必要手段,而人才培養則是創新創業價值發揮的重要媒介。基于此,國家加快了創新創業教育建設,并為創新創業融入到高校多種專業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提供了正確的指導方向。由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協同育人研究》一書,強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和思政教學協同育人的重要性,并從人才培養體系來探究其發展的理論依據和現實路徑,旨在為高校教育提供科學指導和有效的解決方案。該書由七個章節組成。第一章至第五章系統概括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內涵以及必要性、可行性,同時明確了這一育人機制形成的現實依據和邏輯支點。第六章和第七章立足于現實,對高校協同育人所面臨的現實困境與實施路徑進行了詳細闡述。通篇來看,該書觀點鮮明、內容詳實,可為人們深入研究高校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的發展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與實踐價值。我國是制造業大國,但絕大多數制造企業附加值整體相對較低,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有限。這一現象促使企業加快創新創業發展、推動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而高校作為社會經濟的服務主體,更應當緊緊圍繞這一目標展開教育活動,為推動企業的轉型升級培養出更多創新人才。結合該書內容可以發現,創新創業與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第一,二者理念目標一致。隨著國內外交流的日趨頻繁,社會環境復雜,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得到了進一步凸顯。培養具有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已成為高校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而創新創業教育目標同樣如此,通過對學生的實踐訓練來培養其實踐能力,促使其在市場中更好地發揮專業知識和本領,實現自身的全方面發展。由此可見,二者最終目標都在于培養更加全面的優秀人才。第二,二者教育內容相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時代為導向進行內容的調整,其中的社會發展指導思想或是社會主流價值觀往往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而更新迭代,促使學生了解掌握最新、最前沿的理論知識。而創新創業教育是新時代背景下基于社會現實和未來發展方向而制定的教育戰略,旨在為服務于市場經濟,滿足企業發展需求,故而其教育內容往往會根據社會發展和國家政策的變化而改變,加快學生同當下社會的聯系,提高其綜合素質,可見二者在教育內容方面高度一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之間的共通性為高校構建協同育人格局提供了較大的可能性。基于此,高校應結合教育現實,加快協同育人機制的建設。

首先,高校應當強化協同育人的新理念。一方面,高校應當將協同育人理念納入發展的頂層設計,從宏觀層面進行統籌協調、整體部署,構建統一管理機構,加快各方聯動,進一步推進協同育人工作的展開;另一方面,高校應當設置合理的教育目標,并將其細化至各個管理部門,確保其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其次,高校應當構建協同育人共享機制。高校協同育人教育體系的形成并非簡單疊加,而是從整體出發形成互融共通,最終實現育人的全面協同,這就需要高校將其貫徹于教學全過程,根據二者的學科特點與育人目標對其軟硬件教學資源進行統籌規劃,形成共建共享的資源體系,為協同育人的實現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此外,高校需建立協同育人反饋機制。因教育基礎理論和指導思想的不同,高校思政育人和創新創業育人在課程設計、內容選擇、教學模式以及評估機制等方面有所差異。由此,高校需加快構建協同育人反饋機制,一方面要在統一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加快二者在教學內容方面的交流合作,形成統一協調、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另一方面也要加快評估體系建設,來進一步完善和修正教學,發揮協同育人的積極作用。綜上所述,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現實要求高校必須加快推進思政和創新創業協同育人機制的建設,培育出符合時代需求的優秀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協同育人研究》一書基于社會現實,準確把握了高校協同育人的問題所在,并創新性地提出了解決路徑,對于高校加快協同育人的發展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作者:許繼勇 單位:四川城市職業學院

創業人才教育培養3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大數據技術日新月異。對于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而言,大數據信息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中加入大數據的信息技術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強實踐操作能力,進而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質量和效果。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國內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大數據應用案例,了解目前大數據信息技術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重的具體應用,分析高校針對創新創業教育構建的信息化平臺和相關應用實踐。本研究重點探討了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大數據應用,并提出了相應的提升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方案,期望可以對我國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建設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0引言

在大數據背景下,人們的創新創業能力與之前相比一直處于進步階段,為此各高職院校也在緊追創新創業發展步伐,為發展提供強有力地支持和保障。同時,大數據戰略也在不斷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進程,為高職院校學生提升自身能力、綜合素養、素質等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進而有效推動教育發展與時代發展步伐保持一致。其中,在高職院校應用大數據范圍主要包括,技術分析、統計數據、終端服務等幾方面,以上幾方面對于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發展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大數據才能為教育發展提供方向和決策支持,繼而針對性提高教育質量[1]。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更新與發展,大數據不僅為創業和創新教育提供基礎數據保障,也為學生創業投資等減少風險概率和提升成功率。同時,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還可借助大數據來深度挖掘有益的信息,以及根據實際發展環境預測后續創業條件或環境等。針對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可以應用大數據快速了解掌握產品的成本、價值、售賣特點等,充分掌握產品的商機和后續發展情況,便于及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發展方向和戰略。學生的創業發展方向也應當緊追其后,及時從多元化、多角度進行行業動態分析,及時作出決策。

1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大數據應用案例分析

在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中,比較注重的是實踐教學環節和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在本部分將主要分析學校利用大數據來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實際應用。在案例中,主要探討大數據信息化的創新創業教育的具體應用,涉及到了平臺架構。下面將展開具體論述[2]。

1.1平臺構架介紹如圖1所示,在平臺構架上,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教學、體驗和互動。首先在教學部分,是AR(增強現實)的運用信息技術來實現的;再結合高職院校的教學實踐,加入了教學的環節,構建了ARE虛擬現實仿真教學平臺,ARE虛擬仿真教學平臺可以幫助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訓中拓展學習的多維度,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虛實結合的方法鍛煉學生的企業綜合實踐能力。其次在體驗部分,是運用三維建模的信息技術來實現的;所有相關角色和仿真場景采用三維建模技術,使用3D引擎驅動,借助圖像識別,進行相應的人機交互操作。最后在互動部分,是通過MVC模型視圖控制器技術來實現的。通過人機交互的實踐教學方式,虛擬與現實的數據交互方式,真正實現了商科實踐教學的場景化和情景化。學生感知和互動,實現了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可視化,商流、單據流和審批流的顯性化[3]。(1)該案例中,教學部分運用到了AR(增強現實)技術。ARE是AugmentdeRealityEducatian的簡稱,即增強現實教育。ARE虛擬現實仿真教學平臺是依靠大數據,目的在于創建適合教師和學生教學操作的軟件平臺,是將教學、知識、體驗、互動為一體的學習平臺,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大數據的魅力。(2)在體驗部分,ARE虛擬現實仿真教學平臺采用了大數據三維建模技術,使用3D引擎驅動,在圖像識別的前提下,達成了相應的人機交互操作;借助該本平臺,學生在教學中能夠真切感知企業供應鏈的相關管理活動,如仿真制造、仿真領料、仿真入庫、仿真出庫、仿真采購、仿真發貨、虛擬收款等,為創新創業實踐創造條件。(3)在互動部分,ARE虛擬現實仿真教學平臺采用了改進后的MVC(ModelViewController,模型視圖控制器)架構。建成后的實驗室的模擬,通過VR(虛擬現實),網絡實現軟件和硬件設備的數據傳輸,通過ARE感知臺、智慧魔卡等關鍵設備處理交互數據。

1.2平臺建設的應用前景ARE虛擬現實仿真教學平臺借助于大數據,通過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的方法,有利于增強教學效果,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同時增強了學生的學習體驗,服務于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新創業。再加上大數據的挖掘建模,實現了ARE虛擬現實仿真教學平臺的實際應用。筆者正在使用中的ARE虛擬現實仿真教學平臺,借助于大數據支撐,將學生的專業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有助于高職院校快速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對高水平人才的培養需求。

1.3相關課程及教學安排在學校創新創業教學中運用VR(虛擬現實)技術,通過ARE課程創建實時場景的學習路徑和模擬情景式活動,增設實踐任務的相關訓練,部分課程設計見表1。

1.4平臺功能通過大數據平臺,教學過程中軟件操作簡單、便捷,學生在沒有相關基礎的情況下,同樣可以通過示范的方式來操作,完成對相關數據的處理,如數據輸入輸出、數據預處理、數據算法、挖掘建模、模型評估、部署等。借助這些環節,學生也能夠快速地建立數據思維,了解項目中的實驗操作[4]。并且,在利用ARE虛擬仿真教學平臺中,建立了虛擬現實場景化的實踐平臺,為學生構建了一個仿真的實踐環境。圖2是ARE虛擬現實仿真教學平臺各項角色的關系鏈。依托大數據,現實技術和感知智能設備有效配合,讓學生在處理數據中快速進入虛擬的角色身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實驗任務,增強對實際創新創業的認知和業務體驗,培養創業觀和價值觀。

2提升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具體方案

結合上一章節的教學案例,對于提升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具體方案有如下幾方面。2.1努力完善教學管理與信息化數據共享平臺針對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需要重視大數據信息技術的應用,努力完善教學管理與信息化數據共享平臺。一方面,采用和引進信息化數據,打造適應現代化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新型教學平臺,應用大數據信息技術,建成高校的實踐教學平臺,包含多維度的信息化數據管理架構和平臺[5]。

2.2建立科學合理的大數據信息實驗平臺評價機制根據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大數據應用,學生參與和體驗到了虛擬的教學實踐,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大數據信息實驗平臺評價機制,幫助教師更好地評估學生的實踐成果,提升學生創新創業教學效果。圍繞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創業能力,科學合理的大數據信息實驗平臺評價機制的建立需要多方位的協同努力。(1)制定包含實驗教學資源在內的評價系統,搭高質量的實驗教學隊伍和大數據信息平臺;(2)運用高效的方法來檢驗教師和學生的實踐教學效果,打造全方位的管理保障和規范化的評價體系;同時在建立科學合理的大數據信息實驗平臺評價機制上需要從實際出發,統籌全局。

2.3建立相應的大數據信息技術教學新體系對于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建立相應的大數據信息技術教學新體系有助于鞏固教學成果,多角度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和信息技術運用技能。可以設置學分,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到虛擬的創新創業教學實驗當中。在建立的大數據信息技術教學新體系中降低理論課程的比例,適當增加實驗課程的比例,并且設置相應的學分。還可以優化實踐教學資源和相關設備,對傳統的創業教育課程進行優化升級,多多關注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的需求和時下創業就業熱點。針對創新創業的教育實踐,充分挖掘大數據信息技術的應用案例,配合相應的理論知識,豐富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內容,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

3結論

綜上所述,結合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大數據應用案例,發現大數據信息技術的應用十分廣泛。在案例中,通過運用AR(增強現實)和VR(虛擬現實)等信息技術,將大數據融入到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當中,增強了學生的實驗感知和學習興趣,提升了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效果。總的來說,高職院校學生在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發展路程中有著無限潛能,因此,各高職院校應當及時對現階段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方案進行優化和創新,一方面要順應時代發展需要和國家現代化建設服務需求,為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提供重要基礎保障。此外,高職院校還應當科學合理的應用大數據,努力完善教學管理與信息化數據共享平臺,建立科學合理的虛擬仿真實驗中心評價機制以及建立相應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新體系,為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進行基礎奠定。引用

[1]俞濤,胡靜嫻,宋海洋,等.大數據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路徑[J].文教資料,2020(5):146-147+127.

[2]朱穎康.從管理到治理:大數據視角下工科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創新[J].消費導刊,2019(41):118.

[3]許秀,楊曼.基于大數據分析的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研究[J].文學少年,2019(21):1.

[4]徐時芳,王丹,陳昱池.大數據+少數民族地區大學生創新創業融合應用研究[J].科教導刊,2019(3):15-16.

[5]陳建濤.高校利用大數據提升創新創業教育水平的應用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25):58-59.

作者:肖嵐 單位: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

国产精品视频线观看26uuu,免费av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一级a四片久久精品网,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尤物丁香婷婷亚洲开心五月 | 日韩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中文影院 | 亚洲福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 |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免费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