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專業技術論文模板(10篇)

時間:2023-04-01 10:33:2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工程專業技術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工程專業技術論文

篇1

有些具有專業技術性的畢業論文寫作,的確具有困難性,對于一些工程學科的學生而言,該畢業論文應當是結合設計進行的。

例如,計算機應用或者軟件工程學科,就需要進行相關的系統設計,并且完成、能夠成功運行才能夠符合他們的畢業論文的標準。這樣的畢業論文由于要基于真正的系統實現,意味著從一開始的系統框架的搭建以及數據的鏈接都要非常明了如何實現,才能夠不斷推動整體設計的進行。所以有很多工科學生因為無法獨立完成這樣的論文以及畢業設計內容,而嘗試用多種方式進行轉移。便會去尋找一些愿意有償代做系統設計,且愿意提供畢業(設計)論文的人,這樣做既可以幫助自己完成學業拿到相應的學分得以畢業,還能夠學習更多的其他知識豐富人生。

但是在進行該類設計很多知識的工科畢業設計工作中,例如涉及數學小論文的知識內容、通信類相關技術論文等等,就需寫作人員在開始構思整個系統的實現之前,進行必要的技術掌握,才能避免在實際研發過程中出現問題及錯誤。例如,在進行數據挖掘技術相關的系統設計或者模型分析的論文中,在材料準備階段,就應當結合數據挖掘原理及技術應用的相關理論內容,探討該類已經在期刊中所提到的相應的預警規則,針對網絡安全方面的安全預警模型進行多維度的介紹?!咎峁?/p>

篇2

建筑裝飾行業(以下簡稱行業)經過近30年的快速發展,雖然已逐漸走向成熟,但區域發展特殊性較為明顯,結合海南情況,具有接項目訂單能力,獨立設計能力,施工管理能力的人才成為大部分建筑裝飾公司需求的主要人力資源。在“工業革命4.0”與“互聯網+”大背景下,隨著全國裝飾行業整體結構逐漸發展,未來海南建筑裝飾行業將從勞動密集型逐步轉向專業化、精細化、工廠化。海南裝飾公司也逐步向“一站式”大規模平臺方向發展。這些都要求高職高專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以下簡稱建筑裝飾專業)教育與時俱進,進行系統合理的教學改革。

一、建筑裝飾專業主要課程內容及特點

建筑裝飾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設置應該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具備能力設定。通過海南裝飾企業的走訪調查和對我院(海南工商職業學院)本專業畢業生的追蹤調查,我們對海南省裝飾行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修訂了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堅持“以行業為依托、職業為特色、能力為本位、質量為準則”的先進教育理念,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的發展道路,主動適應建筑業發展的需求。實際工作流程制定理論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素質教育體系三體系互交互融的特色教學體系。結合行業需求培養掌握建筑裝飾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會設計、能預算(決算)、懂施工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課程內容包括美術基礎課,裝飾制圖與識圖,CAD制圖,建筑裝飾材料,手繪效果圖表現技法,室內設計與實訓,三維制圖軟件與PS,裝飾工程概預算,裝飾工程施工,裝飾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等專業課程。開設課程依據是從事建筑裝飾工程的設計、預算、施工、監理等建筑裝飾工程工作和建筑裝飾公司管理工作,適應當前建筑業發展的需要。我院建筑裝飾專業設置偏重于裝飾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從事工作認真,做事嚴謹的態度。同時也注意培養學生的室內空間設計思維能力、表達能力、材料運用與制圖能力,加大電腦制圖學習的力度,幫助畢業生實習期間就可以快速進入工作狀態,在就業壓力與日俱增的行業中站穩腳跟。

二、建筑裝飾專業教學存在問題

由于行業特點決定了裝飾專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建筑裝飾專業涉及的課程門類多而雜,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習時間短,學生三年級上學期又要提前實習以免錯過就業時機,所以現今的高職高專學生學習時間不足5個學期。加上體育、英語、數學等公共基礎課程占用的課時,專業課時間不足4個學期,公共基礎課要先上完,專業課時間開設相對晚。建筑裝飾專業涉及的各個門類的課程,理論知識難懂難記,通過對畢業學生的追蹤調查了解到:畢業生在企業通過實際工作學習的知識又快又扎實,有些知識他們自己也知道在學校老師講過但是當時學不明白,有些知識甚至不知道老師講沒講過。這些案例證實在校期間所有理論教學都需要結合實踐教學學習才能得到較好的效果,從設計理念學習到戶型設計圖繪制,裝飾材料與家具的選用,結合實際案例設計與闡述設計理念,再到給出相應造價預算,在預算范圍內施工與監理,施工時裝飾材料購買與進場,施工人員組織與管理,最后完成施工后的決算與竣工圖繪制,無不需要實踐教學的加強。

三、建筑裝飾專業教學改革措施

為了適應未來海南建筑裝飾行業人才需求,建筑裝飾專業需要對現有的教學進行系統的改革。筆者認為可以從幾個方面進行:1、改進人才培養方案,科學設置課程,根據課程內容多少重要程度增加和減少課時數,不用一定安排1個學期結束,有些課程可以安排2個學期上,鞏固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對于拓展知識,可以減少課時數,安排在臨近實習時上。課程安排要反復進行企業調研,主動獲得用人單位的反饋,與多家合作企業一起研究人才培養方案。確保培養的人才能用,好用。2、選用新版國家規劃教材,因為很多裝飾材料和裝飾工藝都隨時間被取代或者更新換代了,有條件可以組織師資力量與企業合作編寫更為適合的教材。3、挺高學習興趣,增加實踐教學時間,增加多媒體直觀展現和動畫、音視頻展現。4、細分崗位教學,因材施教,根據學生自身和認知特點提供單獨的培養方案,適應未來分工越來越細的崗位。同時訓練學生自學能力。課堂沒有的內容但必要學的知識要布置任務和考核。5、頂崗實習與畢業設計,要建立校企合作機制和平臺,切實管理好頂崗實習期間的學生的學習情況,不能放任自流。要把畢業設計在頂崗實習與企業工作內容融合,做到可查可控可評定。畢業設計就是頂崗實習的工作匯報。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教學改革應該結合國家發展戰略,行業發展方向,求真務實,解放思想,學校、行業專家和企業通力合作,一同培養適應行業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作者:羅石 單位:海南工商職業學院建筑工程系

參考文獻:

篇3

近年來,隨著數字信息化技術在各個領域飛速發展,建筑業信息化是建筑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筑業轉變發展方式、提質增效、節能減排的必然要求。BIM技術作為新常態下一種新興技術正在悄然改變著建筑業的發展模式,由BIM技術引發的建筑業新變革正在顯現。高職院校如何將BIM技術融入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是順應當前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是高職院校轉型發展的具體表現,是推動我國建筑行業蓬勃有序、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

1BIM的概念BIM

(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它是指在建設工程項目的全壽命周期包括項目決策、實施、使用階段全部應用或其中某個階段應用5D(三維實體+時間+造價)信息技術,進行系統設計、協同施工、虛擬建造、工程量計算、造價管理、設施運行維護的技術和管理手段。運用BIM技術,可提前預知可能延誤的工期和造價浪費的設計隱患,進而最大限度的減少造價浪費和避免工期延誤,應用BIM對建設工程項目進行精細信息化管理,可為建筑業提質增效、節能減排創造有利條件,避免資源浪費,從而可大幅度提升建設工程項目的效益。

2推進BIM的相關政策

2011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1~2015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將BIM技術列為“十二五”重點推廣技術;2015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推進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分別從建設、勘察、設計、施工、工程承包、運營維護單位方面推進BIM技術,并制定了發展目標,即到2020年年末,建筑行業甲級資質、一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業應掌握并實現BIM技術、企業管理系統及其他信息技術一體化集成應用;到2020年年末,以國有資金投資為主的大中型新立項建筑、申報綠色建筑的新立項公共建筑和新立項綠色生態示范小區,其中勘察設計、施工、運營維護方面,集成應用BIM技術的項目比率必須達到90%。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結合實際,積極制定出關于BIM技術應用配套激勵政策和措施。2014年10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出臺《關于在上海市推進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應用的指導意見》。隨后,北京、天津、陜西、遼寧、黑龍江、山東、重慶、浙江、福建、深圳、廣東也相繼出臺了BIM技術應用推廣政策與標準。BIM將繼建筑行業甩圖板應用CAD制圖后又一次革命性生產力技術改革,將成為建筑業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將成為建筑業企業項目精細化、集約化、信息化管理不可或缺的技術支撐,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

3實現BIM應用人才培養的模式

3.1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隨著建筑行業信息化的迅猛發展,高職建筑類院校原有的課程體系、教材已不能適應建筑業信息化的發展,為了培養出適應現代建筑行業的BIM應用技術人才,高職院校應積極進行市場調研并進行分析,重新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定位,對課程進行合理優化,重新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并將BIM技術納入人才培養體系。

3.2建立健全BIM考核評價機制

為培養出與建筑行業信息化發展相結合的BIM應用人才,可積極探索出并制定BIM技術考核評價機制,這樣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上課教師便于采取相關措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3.3加強BIM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

實習實訓作為高職院校體系的核心內容,它主要用于突出辦學特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核心。加強BIM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更有利于高職院校對BIM人才的培養。

3.4提高專職教師的職業能力

教育教學的改革構想,須有好的專業教師來實現。高職院校須不斷提升教師的職業能力,積極組織教師參加BIM技術相關知識培訓、講座等,同時也要做好師資隊伍建設工作。

3.5將BIM技術應用融合到課程、畢業設計

課程、畢業設計在高校教學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課的過程中會涉及到較多的課程要素,而畢業設計又是高職院校教學過程的最后實踐教學環節,通過課程以及畢業設計,可以使學生專業綜合能力得到提升,那么可以將BIM技術與課程、畢業設計相融合,通過BIM技術,使學生不僅具備了扎實的專業基本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4結語

目前,高職院校將BIM技術運用于人才培養模式還處在探索階段,還存在諸多問題。

本文系統性地闡述了BIM的概念、BIM技術的相關政策及高職院校BIM應用人才培養模式,提出BIM教學改革的方法和建議,希望能為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BIM應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供參考。

作者:任 寧 徐龍輝 單位: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邱蘭.BIM大背景下高職院校土建類專業教學改革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6(28):168-169.

[2]武斌.BIM技術導向下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2):38-40.

篇4

2 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1)思想認識不足,教育理念存在偏差。思想和理念是實際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我國高等教育雖有百年歷史,但在思想理念上始終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灌輸輕創新、重條件輕管理、重局部輕整體的觀念。[2]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專業培養模式也普遍存在重視訓練學生的警務執法技能,而忽略對決策性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而一名卓越的警務人才,不僅需要靈活掌握警務執法技能,還需要有針對性地培養道路交通管理與控制的決策性創新實踐能力。

(2)資源配置不佳,教學條件有待提高。隨著公安院校辦學規模、專業數量、招生人數的擴大以及交通管理工作的復雜性與艱巨性日益突出,對交通管理工程專業學生的培養質量要求也必須隨之不斷提升。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專業作為新興特色專業,由原來的大專變為本科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教學配套條件等方面都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雖然公安院校實習基地資源較為豐富,多為地市級公安局交通管理部門,但是校內與之配套的實踐教學條件不佳,實驗室建設、實驗器材配備還處于初級階段。

(3)課程設計單一,實踐教學缺乏創新性。由于教學理念偏差、教學條件不足,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缺乏一定的創新性。浙江警察學院交通管理工程專業雖然也開設了相關交通工程設計類課程,例如交通工程學、道路交通控制學、交通組織與規劃、交通建模與仿真等,但存在單個課程各自為政、課程間交叉融合不足,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嚴重脫節,對學生決策性創新能力的培養停留于理論認識層面等問題。

交通管理工程作為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的專業,目前的課程培養體系偏重理論講授,學生缺乏對理論的綜合應用及實踐能力。同時,由于交通具有不可實驗性和不可再現性,很難在實際中對相關的理論知識與技術進行應用。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通過計算機輔助以及虛擬再現的手段,可以為交通管理工程相關課程的實踐應用提供技術支持。

3 CAD技術對交通管理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現實意義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技術,又稱計算機輔助設計是以計算機系統為支持,進行產品和工程的方案設計、解析計算、判斷優化、分析評估和詳細設計的一門技術。[3]CAD技術由于其綜合分析能力、邏輯判斷能力、優化評估能力以及虛擬仿真能力等特點,非常適合在交通管理工程這類綜合實踐性專業中進行應用,對專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加深學生對專業基本概念及理論的理解。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專業包括交通工程及交通管理兩大方面,課程涉及數學、物理、運籌、管理、工程等多方面的內容。學生通過理論學習可以基本掌握專業課程中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論,但是缺乏將理論應用于實際工程的創新能力。通過采用CAD技術進行實踐操作應用,可讓學生在應用的過程中鞏固對基本理論的掌握,同時加深對專業知識體系的理解。例如,在學習交通規劃與管理課程時,學生可通過對TransCAD軟件的學習從而更深入地理解交通規劃四階段模型。

(2)培養學生對專業的濃厚興趣。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專業基于自身專業特點,目標培養適應現代化交通管理的卓越警務人才。學生在進入本專業學習時,對專業的認同感較低,認為交警的主要職責就是路面執勤,忽略了交通管理工程專業本科培養的主要目標。因此,對于CAD技術的引入及學習,可引導學生開展專業相關的課程設計,例如交通設計、道路工程基礎、交通事故勘測、交通仿真等課程設計,培養學生對專業的濃厚興趣。

(3)提升學生的專業培養效果。交通管理工程內在機理具有高度的復雜性,這導致了解決方式的復雜與多樣。[4]比如在交叉口設計或交通事故勘測中,一般都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繪制圖紙。這些設計任務的完成,若用手算筆繪,工作量很大,花費太多時間,局限學生的創新思維。若在這些設計中增加CAD技術,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設計理念與效率,也有助于學生在設計的過程中靈活運用基礎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增強學生的公安實戰技能。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專業培養的本科生畢業后基本都輸送到公安實戰部門,學生所需具備的業務水平要求較高。在這樣的大背景條件下,在專業培養中增加CAD技術的學習與應用,可以增強學生的公安實戰技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復合型的交通警察人才。

4 CAD技術在交通管理工程實踐教學中應用

4.1 交通事故處理

AutoCAD軟件是美國Autodesk企業開發的一個交互式繪圖軟件,主要用于二維及三維的繪圖設計,[5]也是目前國內外應用最為廣泛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6]由于AutoCAD軟件操作簡單、繪圖精確,且提供二次開發環境,可與地理信息系統(GIS)、交通仿真系統、交通誘導系統等兼容,在交通行業有著非常廣泛的發展和應用。

交通事故處理流程中,需要對道路交通事故進行現場勘測,繪制精確的事故現場圖作為事故處理的依據。目前,交通實戰部門人員主要通過現場手繪《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進行存檔,繪圖過程繁瑣且不精確,繪制的圖紙不易存檔保存。因此,在交通事故處理中可以借助AutoCAD繪圖軟件繪制現場勘測圖,如圖1所示為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勘測圖,圖中可清楚詳細記錄事故現場情況,對事故發生時的地點、車輛運行軌跡、碰撞類型等信息一目了然。

4.2 交通系統仿真

交通系統仿真可以動態地、逼真地模仿交通流和交通事故等各種交通現象,在研究出行者出行行為和各種類型道路交通流運行機理的基礎上,復現交通流的時空變化態勢,深入地分析車輛、駕駛員和行人、道路交通要素的特征,有效地進行交通系統的規劃、組織與管理、交通能源節約與物資運輸合理化等方面的研究。[7]交通警察作為城市交通的管理者,需要借助交通系統仿真對所提出的管控方案進行效果評估。因此,對于交通管理工程專業的本科生,也需要在課程設計中增加交通系統仿真技術的學習及應用。如圖2所示為行人過街行為仿真,通過VISSIM軟件對設計的行人過街信號配時方案進行模擬仿真,并對方案進行評價。圖3所示為道路交叉通仿真,模擬交叉口的實際運行狀態,從而對優化方案進行評價。

4.3 交叉口信號配時優化

篇5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Clarifying the Cultivation Aim of Professional Master for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Enhancing their Professional Technical Ability

YANG Tao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serious homogeneity problems in the training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 for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academic master. In order to cultivate high qualified creativ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o meet the demand of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identify further the cultivation aim of the professional master for engineering science, constantly 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course settings, reform academic level evaluation method and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tor team.

Key words professional master for engineering science; application- oriented talent; practical teaching; cultivation aim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社會迫切需要大量的應用型、復合型和高層次專門人才。為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教育部近幾年不斷擴大研究生的招生規模,并從2009年開始將碩士研究生類型分為學術型碩士和專業型碩士,以滿足社會需要。目前,專業型碩士招生計劃所占總計劃的比例已由 2009年的約 11%增加到 2013 年的約 40%,①②學術型碩士所占比例逐年減少,專業碩士已成為社會建設人力資源的主要部分。但是,目前絕大多數理工科高校專業碩士的培養方案與學術型碩士幾乎沒有區別,④⑤⑥工學專業碩士的培養目標不明確,培養模式不合理,考核制度不完善,工學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培養同質化比較嚴重,無法實現工學專業碩士技術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提高的目標。因此,要培養出合格的工學專業碩士,滿足社會對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需要,必須對工學專業碩士的教育培養體系進行改進。

1 工學專業碩士教育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1)培養目標定位不明確。高校多數工學專業碩士的培養目標與學術碩士基本相同,仍然定位在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上,偏離了工學專業碩士專業技術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提高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和方向。

(2)課程設置不合理。由于對工學專業碩士培養模式定位不準確,部分高校相同學科或方向的工學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課程設置相同,甚至兩類研究生同班上專業課,“填鴨式”的授課方式和課程內容也一成不變。也有部分學校只是對工學專業碩士增加了很少學分的實習,但實驗、設計等其他實踐類課程幾乎沒有開設。這樣就導致了理論脫離實際,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3)師資專業技能參差不齊,工學專業碩士導師缺乏。高校教師專業技術技能水平相差懸殊,有些教師對外服務課題多,參加過很多實際工程的設計、施工等工作,有的教師甚至是國家級或市級重大工程的評審專家,有豐富的工程經驗和很高的專業技術技能。但大量年輕教師,他們剛剛走出校門,雖然有著博士學歷、博士后甚至海歸經歷,科研能力強,也發表了很多SCI論文,卻沒接觸過實際工程,根本談不上工程經驗和專業技術技能。因此,工學專業碩士導師缺乏現象普遍存在。

(4)考評體系不完善。目前絕大多數高校對工學專業碩士的考核體系仍然類同于學術碩士,基本上還是“三步”考評制:第一步是先修滿理論課程學分,一般在30學分左右;第二步是發表1~2篇期刊論文,對期刊等級的要求不同學校、同一學校不同學院也不一致,甚至不同導師也有不同的要求。第三步是畢業論文和答辯必須通過專家審核,特別是要通過專家盲評。第一步主要考核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第二步和第三步目前主要考察學生的科研能力。第二和第三步中把關的導師和同行專家,他們還是按工學學術型碩士的科研標準來加以評判,而對專業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核卻無任何規定和標準可循。

2 工學專業碩士教育培養的改進措施

2.1 明確工學專業碩士培養目標

按國家教育部要求,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掌握某一專業 (或職業) 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勝任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③因此,各高校必須切實提高對工學專業學位教育的認識,改變同學術型碩士同質化的培養模式。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應以提高學生解決復雜實際問題能力為目標,以促進學生專業技術技能的提高為核心,以推動學生的職業發展為導向,打造出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廣、視野開闊、具有創新性意識和手段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專業應用型人才。這才是對工學專業學位碩士培養的唯一目標和科學定位。

2.2 建立工學專業碩士培養方案,強化實踐教學環節

工學專業碩士的培養應在夯實理論基礎的同時,建立和加強專業課程中的案例教學等教學方式,突出人才的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對接。實踐教學是專業技術技能提高的主要手段,是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加強高層次的實踐教學是專業碩士培養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實踐教學應從課堂教學、企業實習、科研基地實踐等多方面重視和加強。

2.3 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要切實改變重機理分析和公式理論推導等學術型研究生的教學模式,應采用PPT、錄像、電影等多種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將多方面的資料、資源和先進的教學設備交互對接。提出工程實際亟待解決的問題,構建課堂理論教學、仿真實驗教學與工程設計及施工技術課堂案例教學的多層次、豐富的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的實踐性與操作性。

2.4 增設企業實習學分

企業實習是工學專業碩士培養中必不可少的實踐教學環節,企業實習不應拘泥于形式。實習的企業可根據學生的興趣自己聯系,也可由導師推薦或進入學校與企業聯合建立的實習基地。學生可以參加導師承擔的企業橫向課題,結合課題進行實習,或是畢業論文結合企業的工程實際課題展開研究。企業實習應不少于5學分,時間不少于半年。

2.5 加強導師隊伍建設

根據工學專業學位碩士培養目標與培養方案,需要建立具有較高學術水平、豐富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術技能的導師隊伍。加強工學專業學位碩士導師隊伍建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改革工學專業學位碩士導師遴選機制,鼓勵年輕教師進入設計院、工廠、施工企業,參與企業的實際課題攻關,提升專業技能和工程素養。 (2)從設計院、大型工、礦企業引進具有副總工程師以上職稱的高水平的人才,解決理工院校專業碩士導師資源不足的問題。(3)在實習企業聘請研究生導師,采用學校導師與企業導師的“雙導師制”,提高全日制工學專業學位碩士的培養質量。

2.6 建立新型的研究生考核機制

(1)專業課程考核。改變以筆試作為唯一的課程考核的方式,以課堂討論、實際工程案例分析報告和期末論文或設計和實驗成果等多種形式進行課程綜合考核,切實提高分析與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2)企業實習考核。除了提交實習報告和企業實習證明外,還應增加學生在企業實習的具體工作業績考核。學生應提交參加工程設計、施工或實驗的成果。為增強學生對企業實習的重視,將實習成績作為學生能否進入畢業論文環節的考核條件,企業實習不合格者,不能進入畢業論文工作。(3)研究能力考核。改變在學術期刊上的學術型研究生科研能力考核方式,以學術論文、專利申請、實習企業亟待解決問題分析報告等多種形式加以考核。

2.7 實踐性的學位論文選題

工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必須結合實際工程問題,避免純理論性的基礎研究課題。課題來源可以是導師的企業橫向課題,最好在企業導師指導下完成企業內部立項的研究課。這樣的學位論文選題既體現工程實踐背景,又有一定的理論意義,更具有工程應用和推廣價值。學位論文開題必須要有本領域的企業高級工程師和校內工程經驗豐富的教師共同參與,以確保學位論文研究內容來源于工程實際,預期論文成果有重要的工程應用價值。論文評閱及答辯委員會的組成應區別于學術型碩士,成員應由工礦企業的高級工程師2-3名與高校的學術權威共同組成。論文答辯應側重于學位論文的實踐性、應用性特點,注重論文的技術創新。這樣既保障了論文的質量,又實現了對工學專業碩士的知識應用、創新和實際專業技能的考核,從而進一步促進工學專業碩士向應用型高層次技術人才方向快速成長。

3 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國家對于實用型、創新型、復合型高層次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因此,必須從人才需求的實際出發,進一步明確工學專業碩士的培養目標,不斷改進培養方案和教學方法,完善課程設置和考核辦法,加強專業學位導師隊伍建設,積極探索全日制工學專業碩士的人才培養模式,以保障教學質量,實現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為國家培養出合格的創新型、應用型的高層次人才。

注釋

① 劉少華.關于全日制專業學位型研究生培養的對策研究[J].中國輕工教育,2011(4):59-60.

② 王曉琴.全日制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培養的比較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2.5.

③ 黃寶印.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的新時代[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10):1-7.

篇6

一、評審工作依據的政策文件

(一)民營科技機構人員評定專業技術職務依據陜西省人事廳《轉發人事部、國家科委〈關于民營科技企業人員評定專業技術職稱(資格)有關問題的通知〉》有關規定執行。

(二)推薦評審程序按陜西省人事廳、陜西省科技廳《關于印發陜西省民營科技機構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審暫行辦法的通知》的有關規定執行,具體問題見《關于當前職稱評審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陜人發〔*5〕56號)。

(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申報條件按照省科技廳《關于報送*年度工程技術系列高級職稱資格評審材料的通知》(陜科人發〔*〕75號)和省人事廳《關于當前職稱評審工作若干補充規定》(陜人發〔*3〕71號)文件規定執行。

(四)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按照省人事廳《關于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陜人辦發〔*5〕34號)文件規定執行。

(五)外語考試按照省人事廳《關于轉發落實國家人事部<關于完善職稱外語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的通知》(陜人發〔*7〕52號)文件規定執行。

(六)申報破格晉升高級專業技術資格,按照省人事廳《關于當前職稱評審工作若干補充規定》(陜人發〔*3〕71號)和《陜西省特殊人才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辦法》(陜人發〔*4〕73號)文件規定執行。

二、評審材料報送內容

(一)申報高、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須填寫《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表》一式兩份,《專業技術人員考核登記表》一式一份,務必使用陜西省職稱改革辦公室印制的統一表格。

(二)申報高級職稱的需提供任現職以來的、能夠反映本人專業技術水平、并公開發表的論文三篇,申報中級需提供論文兩篇。論文經所在單位審核并加蓋單位印章后,連同刊物原件一起報送。

(三)申報高級職稱的需提供答辯材料一份,內容包括學術論文及本人任現職期間的專業技術工作總結,要求在1500字以內。申報中級職稱的需提供任現職以來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自傳一份。

(四)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有效學歷證書、《任職資格證書》、《專業技術職務聘書》、任現職以來取得的科研獎勵證書等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復印件加蓋單位公章。

(五)外語考試成績單、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成績單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分別附在《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表》內。凡免試外語、計算機者,需提交《陜西省職稱外語/計算機考試免試申請表》。

(六)《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審簡表》一式十五份,用A4紙打印。

(七)填寫《報送材料目錄》,并粘貼在材料袋上。

三、申報推薦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項

(一)各民營科技機構在推薦上報參評人員材料之前,應將所申報專業技術職務人員的基本條件和主要成果在企業公示,公示情況應在《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表》“單位意見欄”中注明。

(二)報送評審材料須持有所屬科技機構人力資源部門的函件。上報材料內容要真實可信,發現弄虛作假,取消申請人參評資格。

(三)按照省人事廳的有關文件規定,對申報評審工程系列專業技術職務的,必須先參加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取得合格證書后,持證申報評審。

篇7

2、取得經濟類中級職稱5年以上。

3、通過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4個模塊,職稱外語考試綜合類A級。

4、在公開出版的專業刊物上發表專業論文2篇以上,刊物要有國際或國家統一刊號,或者有公開發行的個人專著一冊,與人合著的必須是第一作者,論文如果沒有公開發表,必須是在國家級學術會議上公開交流。

5、獲得博士學位后,從事工程師工作二年以上,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從事工程師工作五年以上,并通過國家或省職稱外語,計算機考試。

篇8

由專業組對申報者面對面的答辯考核

二、答辯考核內容

(一) 申報者簡要介紹基本情況

1、什么時間畢業什么學校、什么專業及學制(如:2009年8月畢業于福大機械專業四年制本科)

2、工作經歷,什么時間任工程師和在本專業工作年限

(如96年畢業就到省機電控股公司工作(講重要的幾個工作地點),2002年8月任工程師,在本專業已工作了13年)。

3、任現職以來主要專業工作業績(按簡明表講重點部分,含獲獎情況、發表的論文、專著等){如獨立完成、主持、參與、負責(負責研制“豪邁”摩托車柱孔加工專用機床液壓系統、電氣控制部分的設計制作,采用PLC控制,由原來五道工序改為一道加工工序,提高了精度和生產效率,獲公司科技獎;在機械雜志上發表三篇專業技術論文)*設備的設計研發,解決了什么,實現了什么,該產品銷售收入利潤各獲獎情況;在***刊物發表了****文章及獲獎}。

4、本人代表作的主要內容與價值(講重點、如對摩托車腳蹬支架和上聯板行高強度零件,研究應用有色金屬液態技術,提高產品性能、質量和精度,實現產品零件輕量化取得成效)

5、指導下級專業人員工作和學習(講重點,舉例說明)

6、 簡要介紹本專業發展現狀、本人今后開展本專業的工作思路、設想和計劃(簡要說明如:工程爆破已發展到調室爆破、中深孔爆破、隧道掘進爆破、城鎮拆除爆破、水下工程爆破等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城鎮拆除爆破,用控制爆破拆除比人工或機械方法可靠、快速、省工省力。結合本專業,我認為發展炸藥能量轉化過程精密控制技術,提高炸藥能量利用率。降低有害效應是本發展方向;今后應以發展新型爆破提高控制爆破水平,是爆破安全技術的發展方向。)。

時間不超過五分鐘

(二)申報者回答必答題(論文代表作中的問題)

具備條件的每人回答兩道問題;不具備條件回答三道問題

(三)專業組提問

針對一下問題提問

1、對學歷等基本情況和業績、論文有疑問的地方進行核實、質疑。

2、對論文的論點、論據及正確性、科學性進行質疑

3、對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提問在該獲獎項目中的作用,該成果的技術水平。

(時間不超過15分鐘,破格不超過20分鐘)

三、答辯考核成績與評價

1、專業組無記名投票,按優、良、合格、不合格四個檔次定性。

2、寫出綜合評價意見

①根據申報者介紹的基本情況、論文、業績成果等填報是否真實。

篇9

1、不同的學歷要求的工作年限是不一樣的,相關專業畢業的,擔任助理級職務滿四年(獲得助理工程師滿四年),大學本科學歷,需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五年以上,??茖W歷,需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六年以上,中專、高中學歷的,需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年以上。

2、評審材料中所提及的有關業績、獲獎、專利、資質證書、資格證書等內容相應的支持文件(證明材料、設計資料、文件、證書等),比如工程相關業績材料:施工合同、竣工驗收報告,具體是由你評審的專業來決定的。

3、論文需要是相關專業的,而且能夠在網站上檢索到,另外為了避免評審材料組卷太麻煩,耽誤發證時間,建議論文作者寫自己的身份證號碼而不要寫工作單位。

(來源:文章屋網 )

篇10

各評審委員會可從10月份開始開展評審活動,原則上要于2010年12月15日前完成評審工作,12月30日前完成公示并將通過評審的人員材料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批發證。

新增條件:必須提交半年以上的社保憑證原件

2010年專業技術資格申報評審,繼續執行1998年以來我省頒布的高、中級專業技術資格條件。對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申報工程類中級職稱評審的,其論文可不公開發表,但須提交兩篇以上的專項技術分析報告。

從今年開始,申報人提交申報材料時,一并提交在現工作單位連續繳交半年以上的社保憑證原件,并由社保部門加注業務專用章,復印件一律無效。繳交社保單位與申報單位不一致的或不連續的不得申報。這個政策的初衷主要是要解決身份造假、委托申報、申報等問題。這是省廳的規定,也是我市今年新增的申報材料之一。

按省里的有關政策,計算機免考年限進一步放寬,從原來的1956年之前出生放寬到1960年前(含1960年)出生。從今年開始,凡按政策需要免考職稱外語、計算機合格證書或教育系列免班主任工作年限的專業技術人員,均需前置審查,即先經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核準同意后,方可按政策減免。

省外來深人員均可根據省職稱評審政策,申報評審晉升高一級別專業技術資格。非深戶專業技術人員在深工作滿一年的,可申報職稱。

材料時效截止至2010年8月31日

申報評審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必須全部進行面試答辯。

申報人提交的所有材料時效截止至2010年8月31日,其后取得的業績成果、發表的論文、考取的計算機模塊合格證、取得的學歷(學位)證及職業資格證書等,不作為今年評審的有效材料。

凡不按政策規定要求如實填報材料的申報人員,在評審前公示期間受舉報并經查實的,取消當年申報資格;在評審后公示期間受舉報并經查實的,取消評審通過的資格,或撤銷已取得的資格,并自下年度起3年內不得申報評審。

5專業實行以考代評和考評結合

建筑工程、路橋工程、鐵道交通工程、標準化工程專業的初、中級專業技術資格,以及知識產權初、中、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繼續執行以考代評和考評結合的評審方式。這5個專業的專業知識考試時間初定為8月6日,具體事項可登錄市考試院網站(www.testcenter.gov.cn)查詢。

創新型人才申報條件

記者從昨天的職稱評審部署動員會上了解到,2010年我市繼續試行創新型人才專業技術資格特殊評價方式,并且范圍進一步擴大。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專業技術人員,可按創新型人才申報評審: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貼人員;近三年內獲得?。ê笔〖墸┮陨献匀豢茖W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等獎項之一的主要完成人;近三年內獲得一項以上國家發明專利(不含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的主要發明人;深圳市科技創新獎中市長獎獲得者、創新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前三名或發明專利獎的主要獲獎者;獲省級(含副省級)以上優秀企業家稱號或廣東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主要參與人。其中最后一項條件是今年新增的。

創新型人才可按本人實際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直接申報評定相應等級的專業技術資格,計算機應用能力和外語水平只須滿足專業技術崗位工作要求即可(由單位出具證明),論文可不要求公開發表,但須提交與工作崗位相關的兩篇以上的專項技術分析報告。

国产精品视频线观看26uuu,免费av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一级a四片久久精品网,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亚洲无线码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一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h网址免费入口 | 日韩免费码中文在线观看 | 视频在线欧美十亚洲曰本 | 中文字幕永久免费视频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