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危機模板(10篇)

時間:2024-01-10 14:58:0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亞洲經濟危機,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篇1

雷曼的經濟學家指出,現在亞洲(日本除外)各經濟體的形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通脹在控制之中,預期今明兩年總GDP增長將達到8%左右。然而,在這個良好的背景下,需要考慮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美國經濟大幅放慢,蔓延到歐元區和日本。雷曼不認為亞洲(日本除外)地區和全球增長沒有聯系。當然,中國經濟正在高速增長,而且地區內貿易已經擴大到總出口的將近五分之二。然而,地區內貿易中有超過三分之二是用于生產的原材料和中間產品(中國是主要的加工地),其中有一半左右是該地區以外的需求推動的。報告指出:全球需求的大幅萎縮將對亞洲(日本除外)地區的跨國供應鏈造成很大的漣漪效應。非常開放或國內需求低迷的經濟體似乎最容易受到沖擊。

第二,目前處于非常低水平的全球風險厭惡程度提高,從而引發流入該地區的大量資本出現回流。可能的導火索也許是股市動蕩導致的日元利差交易減少。高利率貨幣、固定匯率或基本面相對薄弱的經濟體(例如印度尼西亞、印度和菲律賓)似乎最容易受到這個風險的影響。而好消息則是:如果這兩種風險中有任何一個真的出現,亞洲(日本除外)地區也有足夠的政策回旋空間。政府預算普遍良好,這為財政政策擴張留下了很大的余地。而且鑒于通脹得到良好控制,幾乎所有的亞洲央行都可能會降息。另外,如果出現資本外逃,多數亞洲央行擁有創歷史高水平的外匯儲備來為本國貨幣護航。

第三個風險是強勁的持續資本流入有利有弊,一方面這有助于促進經濟增長和發展,但另一方面也會讓貨幣(特別是考慮到該地區的經常項目盈余很大)面臨很大的升值壓力。通過外匯干預放慢貨幣升值步伐有助于保持出口競爭力,然而危險在于:亞洲各央行會在設定利率和控制貨幣狀況方面失去一些自主性,造成的負面結果是經濟過熱、推高資本價格泡沫或是通脹。

印中過快 日本太低

具體到國家,雷曼認為,印度正在努力轉向高速增長,且這次的增長熱潮主要是結構性的,正在產生新的政策挑戰。報告稱,印度正在經歷一次引人注目的轉變:在2006至2007財年(截至3月份),GDP增長了9.4%,達到18年來的峰值,而過去四年的平均經濟增長為8.6%?!斑@種增長不會是曇花一現?!庇《鹊牡统杀窘洕龔氖袌鲎杂苫惺芤?;而且印度企業(最初是服務業,現在也延伸到制造業)抓住了新科技和更開放的經濟給予的機會。中產階級正在快速崛起。

對于中國,報告稱,中國今年可能仍將保持兩位數的經濟增長。,中國第一季度的實際GDP增長從2006年第四季度的10.4%強勢反彈到了11.1%,而且增長動能在4月份得到了延續:零售同比增長了15.5%,工業生產增長了17.4%,而且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5%。雷曼最近將其對中國2007年的增長預期從9.8%上調到了10.2%,這將是經濟增長連續第五年達到兩位數。

篇2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102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5-2491-01臨床研究表明,亞急性脊髓聯合變性與維生素B12吸收和代謝障礙有著很大的聯系。亞急性脊髓聯合變性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如果及時的進行治療可以痊愈。但是患者發病早期并沒有非常典型的臨床癥狀,因此容易發生誤診,最終導致患者發生永久性神經系統損害甚至導致殘廢[1]。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發展,醫療檢測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電生理、影像學和生化檢測技術的發展,臨床對亞急性脊髓聯合變性的研究更加深入。為了進一步分析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的臨床特點及轉歸,本文選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間收治的42名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間收治的42名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患者,本組中有31名為男性,11名為女性,最大年齡為74歲,最小年齡為31歲,平均年齡(64.56±3.11)歲,從發病到確診最短時間為2個月,最長時間為3年。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雙下肢麻木無力、癡呆、走路不穩、尿便障礙、雙下肢無力、感覺障礙(包括深感覺障礙和傳導束型感覺障礙以及末梢型痛覺減退)、反射異常、運動障礙(主要包括肌肉萎縮、下肢肌力減退、不同程度的癱瘓等等)、智能障礙(主要包括記憶力下降、計算能力降低)、共濟失調。其中有2例患者有胃切除史,有10例貧血史,13例有胃病史,7例患者長期素食,10例患者長期飲酒。

1.2輔助檢查本次研究患者的輔助檢查主要包括神經電生理檢查、影像學檢查和實驗室檢查。對所有患者實施神經電生理檢查,結果顯示有30名患者為周圍神經損害,具體表現主要是波幅降低和運動感覺傳導速度減慢;所有患者通過脊髓MRI檢查,結果顯示有27名患者可見長T1、長T2或者脊髓后索片狀等異常情況[2]?;颊叩陌l病部位包括:7例位于胸髓,其中有5名患者臨床表現為胸髓萎縮,15例位于頸髓,8例位于胸髓和頸髓,10名患者未見脊髓異常。經過實驗室檢查結果顯示大部分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貧血,其中有8名患者為中度貧血,19例為輕度貧血,15例無貧血。

1.3治療對所有患者予以維生素B12,每次劑量為100ug,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和病情狀況酌情加減量,每天一次或者兩天一次,用藥方式為肌注;如果采用口服,則每次劑量為25ug,每天三次。一般情況下,貧血患者采用肌注。用藥過程中監測患者的低血鉀[3]。

2結果

42名患者經規范維生素B12治療后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轉。

3討論

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最早于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后期提出,后經臨床證明該病主要是由于維生素B12缺乏引起,比如長期食用素食導致維生素B12吸收不良,飲食不規律如長期飲酒,另外是一些胃病也可引發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常見的是胃大部分切除、胃潰瘍、胃炎等等。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患者的診斷過程中可見維生素B12水平降低,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尿便障礙、四肢無力、感覺障礙、運動障礙、智能障礙等等,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還會引起偏癱,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而該病患者的早期臨床表現特異性差,因此在臨床診斷過程中容易發生誤診和漏診。隨著科學技術水平和醫療技術水平的發展與提高,尤其是影像學和分子細胞學的發展,對于該病的檢測水平也大大提高。目前對該病的診查主要通過神經電生理檢查、影像學檢查和實驗室檢查三個方面,對于該病的治療則主要通過規范維生素B12治療。通過本次研究可以看出,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的臨床表現有很多,因此在診治過程中必須要全面、仔細,降低誤診率。

參考文獻

篇3

1 輸電線路對環境的影響

輸電線路對環境的影響可歸結為兩大類:對周圍水土環境的影響和電磁輻射的影響。

1.1輸電線路對周圍水土環境的影響

輸電線路的建設引起房屋拆遷、跨越鐵路、公路、河流等,砍伐樹木,高壓輸電線路相互交叉、對弱電的影響以及由于基礎開挖對周圍植被的破壞,引起水土流失。

1.2電磁輻射的影響

高壓輸電線路的電磁效應主要是通過電場、磁場和電暈等三種形式起作用的。根據目前所掌握的資料,高壓輸電線路的電磁輻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人體的生態影響。第二,對通信線路的干擾影響。輸電線路對通信線路的影響包括靜電感應和電磁感應。第三,對無線電、電視的干擾影響。輸電線路產生的工頻交變電磁場隨距離而衰減是很快的,它的波長與電視、微波相比要大得多。第四,對導線和避雷線的影響,110 kV線路導線對地面物體安全距離(在最大風偏時)為3 m,放電距離為0.6~O.7 m。

1.3對于交叉跨越的影響

對起吊作業和居民建房的影響,居民在輸電線路導線正下方建房,建房過程中,施工工具很容易超越放電距離造成線路瞬間掉閘事故。例如,挖掘機駕駛員操作不當,使挖掘機碰觸導線造成掉閘;施工人員在拆除鋼管架時,隨意拋擲鋼管,碰觸導線造成掉閘;翻斗車裝載貨物超高,經過導線下方時超越放電距離引起掉閘等,另外起吊作業也易引起線路掉閘,起吊裝置高度超出導線,在起吊大型物件時,物件擺幅度過大碰觸導線選成掉閘。

2 輸電線路環境保護的基本措施

2.1 采取避讓措施,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1)設計、選線單位應增強環保意識。為加強環境保護而增加一部分線路工程的投資,換來環境和社會效益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盡量減少基面開挖,保護植被,避免水土流失;線路走廊資源緊缺地區,采用布置緊湊的塔型積極研究少砍樹、少拆房的線路設計方案。

(2)為了防止輸電線路電磁輻射對環境和人員的危害,可在線路設計中提高導線對地高度,雙回路導線錯向布置,以及高、低壓導線分層架設等。為降低變電站對周圍居民的電磁輻射干擾,進線盡量設計成埋地線,以防止其產生對周圍空間的電磁干擾,同時消除視覺污染,凈化環境。對穿過居民區的架空線采取屏蔽,其公眾靠近點的場強必須控制在規定標準的50%內架空線邊導線與建筑物距離必須大于規定標準。

(3)利用新科技,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在線路設計中,降低無線電干擾電平的主要措施:與保護對象保持一定的防護距離和增大導線直徑。隨著輸電系統的擴大,占用一些自然風景區、觀光勝地等作為輸電線路走廊的情況時有發生,為妥善堅決影響景觀問題,目前正在開發能將這種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的技術。

2.2 控制電磁輻射的影響和可聽噪音

輸電線路的電磁輻射影響包括電場效應(合成場強、離子流密度、人或物體感應電壓)、無線電干擾、電視干擾及可聽噪音。減少電磁輻射的影響主要是控制輸電線路的地面場強和地面處的感應電壓。因此,在設計時,應對桿塔的對地距離、電氣絕緣配合、風偏搖擺角、防雷等嚴格按照規程規范執行,對局部地區應進行場強實測或當地走訪,對影響人生財產安全的地段應進行局部加強,提高設計標準或采取預防措施。

2.3 減少線路走廊寬度

沿線開發區、各種不同類型的保護區、房屋、各種不同電壓等級的輸電線路、弱電通信工程及光纜、鐵路、公路、不同等級的河流星羅棋布,輸電線路的路徑選擇越來越困難。因此,輸電線路在系統及規劃要求容許的情況下,盡量采用同塔雙回或多回路設計,目前在西方發達國家,雙回或多回路線路用的較多。在雙回路及多回路線路中,宜采用占線路走廊較小的導線垂直排列的形式,在低電壓和高電壓同桿架設時,低電壓應架設在下方,以減少電磁干擾和走廊寬度。

2.4 高跨樹林,減少輸電線路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以往送電線路在跨越樹木時,一般都采用砍伐的方式,即在線路走廊范圍內剃光,嚴重破壞森林植被,引起水土流失,破壞自然環境,工程綜合費用增加很大。近年來,國家對森林植被嚴格控制濫砍濫伐,輸電線路跨越樹木一般均采用高跨方案,根據各種樹木最高自然生長高度,確定跨越樹林弧垂對地距離及桿塔的呼稱高。據統計,高塔跨越方案不僅有較好的社會效益,保護國家日益匱乏的森林資源,而且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2.5 采用V串布置,限制線路走廊

線路經過居民區、發達地區、林區,為減少沿線房屋拆遷及對沿線生態環境的破壞,盡量減少林區砍伐量和賠償費用,必須減小走廊通道。采用V串布置可縮小線路間距離、減少走廊寬度,不僅可減少樹木砍伐量,同時還可減少房屋拆遷等其它線路走廊清理費用。因此,在房屋集中地段及森林地段等地形條件受限時,鐵塔型式考慮采用V串布置。I型串布置與V型串布置相比較,I串的絕緣子片數比V串絕緣子片數少。V串布置的主要優勢是通道寬度比I型串布置的通道寬度約減小5m左右,減少了房屋拆遷和林木砍伐量,減少了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有利于施工運行和維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因此,使用V型串布置是必要和合理的。

2.6采用塔腳架加高主柱基礎

在加高基礎不夠的情況下,特別設計了塔腳架,采用格構柱的結構形式?;炷良痈呋A加高超過2.Ore后,由于偏心彎矩的增大而導致基礎主柱截面和鋼筋量都很大,而鋼結構塔腳架能充分發揮鋼材的特性,并具有結構自重輕、簡化施工工藝的優點。根據特別陡峭地形的需要,合理使用塔腳架加高主柱基礎,經濟和環保效果將更為顯著。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多年的實際經驗結合理論,對輸電線路設計環境影響的兩大因素,即電磁輻射的影響和對周圍水土環境的影響,提出輸電線路環境保護的基本措施,供系統技術人員參考。

參考文獻:

[1] 國家電力公司東北電力設計院.電力工程高壓送電線路設計手冊. 北京: 中國電力出版杜,2002.

篇4

[中圖分類號] R781.4 [文獻標識碼] C[文章編號] 1674-4721(2011)08(a)-072-01

牙周病是我國中老年婦女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尤其在圍絕經期女性中患病率很高,有研究認為[1],性激素分泌紊亂與前者發生有密切關系,國內涉及這方面的研究不多。筆者測試了33例圍絕經期牙周病婦女外周血各項性激素表達水平,并與同期在本院進行體檢的健康同齡女性比較,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連續選擇2010年1~12月來本院口腔科門診就診的圍絕經期牙周病患者。納入標準:①年齡在40~60歲,且月經紊亂或自然停經24個月以上;②符合《牙周病學》(衛生部統編教材第4版)中關于牙周病診斷標準。排除標準:①近3個月內有急、慢性感染史;②正在使用性激素治療者。本文實際入選圍絕經期牙周病患者33例(牙周病組),年齡42~60歲,平均(54.30±9.66)歲。對照組來源于同期在本院進行體檢的健康女性,后者符合圍絕經期牙周病組納入標準的①及全部排除標準。對照組入選27例,年齡43~58歲,平均(54.72±6.28)歲,兩組對象年齡分布接近。

1.2 外周血性激素指標選擇及測試方法

外周血性激素指標包括:①雌二醇(E2);②卵泡刺激素(FSH);③黃體生成激素(LH);④垂體催乳素(PRL);⑤睪酮(T)水平。入選對象均抽取空腹肘靜脈采血4 ml,以2 500 r/min離心10 min后分離血清,保存于-70℃冰箱備檢。采用美國產Beckman coulter流式細胞儀檢測,試劑盒由北京中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1.0統計學軟件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外周血各項性激素表達水平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使用t檢驗進行組間顯著性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對象外周血性激素水平表達水平比較見表1。

3 討論

牙周病是牙周及其支持組織發生的進行性損害性疾病,常常導致成年人牙齒丟失及老年人全口缺牙,牙周病同時也是多因素病變,局部刺激是其患病主要因素之一,但全身狀況在牙周病發生、進展中也扮演重要角色。雌激素是含18個碳原子的類固醇激素,是人體青春期生長、骨組織成熟并達到峰值及成年后正常骨量維持所必需的調節激素,多項研究[1]證實,人體內雌激素濃度變化與牙周病之間有密切聯系,雌激素能促進牙齦上皮角化、促進成骨細胞活躍和牙槽骨形成、刺激纖維組織增生。一些動物實驗已間接說明了雌激素在牙槽骨發育中起著重要作用,常態下雌激素在牙齦、牙齦成纖維細胞及牙周膜細胞中常常呈陽性表達,但各個牙周組織間表達水平有所區別。雌激素缺乏后,牙齦上皮發生萎縮,牙槽骨量丟失明顯。圍絕經期婦女常常合并體內雌激素水平低下,無疑是引發牙周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此階段婦女中有很高的牙周病患病率,本文連續選擇了一組近期來本院就診的圍絕經期牙周病患者,接受了外周血多項性激素指標檢測,本文統計數據證實,與同期在本院進行體檢的健康同齡女性比較,圍絕經期牙周病組外周血E2水平明顯降低,提示外周血雌二醇低水平表達可能是圍絕經期婦女牙周病發病原因,另一些國內作者的類似研究[2-3]得出了與本文接近的觀察結果。另一些研究[4]表明,雌激素替代治療(ERT)可有效提高絕經期婦女體內雌激素濃度,減少牙周炎患者牙齦出血和附著喪失,維持牙槽骨骨量,增加牙齒保留率。Grossi等對59例絕經后接受ERT者和177例絕經后未接受ERT者進行組間相比較,發現未接受ERT者存在較嚴重的牙槽骨喪失,牙周病患病率顯著增加[5]。

綜上所述,雌激素缺乏可能是圍絕經期牙周病婦女的重要易患因素,同時對于這個階段的女性,外周血雌二醇濃度在牙周病診斷、療效和預后判定方面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對她們進行ERT治療可能有效,這還有待于國內患者的臨床驗證。

[參考文獻]

[1]駱凱,閏福華.雌激素與牙周病[J].國際口腔醫學雜志,2006,33(6):436-438.

[2]夏海霞.絕經期婦女雌激素水平下降與牙周病相關因素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06,22(17):2669-2670.

[3]魏海東.圍絕經期婦女牙周病狀況調查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17):21-22.

[4]徐全臣,鐘德鈺.絕經后婦女服用雌激素對牙周病的影響[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05,3(1):47-49.

篇5

方法 選取高血壓患者107例,根據頸動脈硬化情況分為內膜正常組?內膜

增厚組和斑塊形成組,觀察三組血Hcy,尿微量白蛋白與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等?

結果 與內膜正常組比較,內膜增厚組和斑塊形成組血清Hcy水平及尿微量

白蛋白量均增加,且斑塊形成組比內膜增厚組顯著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結論 血清Hcy水平和微量白蛋白尿聯合檢測可作為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動

脈粥樣硬化的篩選指標?

[關鍵詞] 高血壓;同型半胱氨酸;尿微量白蛋白;動脈粥樣硬化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_816X

(2014)01_0041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1.16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密切,高Hcy血癥被認為是動

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1]?同時研究也表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微量白蛋

白尿可以用來預測與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的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發展,被認為是心血管疾病的

獨立危險因素之一[2]?本文主要探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清Hcy及尿微量白蛋白與

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住院及門診就診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107

例,根據頸動脈硬化情況分為內膜正常組?內膜增厚組和斑塊形成組?內膜正常組33例,男

17

例,女16例;內膜增厚組37例,男19例,女18例;斑塊形成組37例,男20例,女17例?高血

的診斷全部符合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排除標準:繼發性高血壓?心力衰竭?急性心

肌梗死?不穩定性心絞痛?感染性疾病?腫瘤?風濕性疾病?甲狀腺疾病?肝腎功能不全等

?頸動脈粥樣硬化診斷標準[3]:頸總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1.0mm為頸

動脈內膜增厚,IMT>1.3mm并有局部隆起者為斑塊形成,頸動脈粥樣硬化包括內膜增厚和斑

塊形成?

1.2 方法:頸動脈IMT及動脈斑塊的測定由我院專業B超室醫師完成,使用美國GE730型彩

色多普勒超聲儀,探頭頻率10mHz,定量測定頸動脈IMT及斑塊形成情況?

實驗室檢查:患者禁食8~12小時后,次日清晨空腹抽取肘靜脈血,測定甘油三酯(TG)?總

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_C)?空腹血糖(FBG)?肌酐(Cr)?超敏C反應蛋白

(hs_CRP)等指標,用貝克曼DXC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用熒光生化法檢測血Hcy的濃度

,正常值為5~15μmol/L?尿微量白蛋白測定:留取24小時尿,記錄尿量,混勻后,留取標

本10ml送檢,采用免疫放射比濁法,用美國BECKMAN ARRAY360 SYSTEM蛋白分析儀及配套試

劑檢測?

1.3 統計學處理:數據采用SPSS 17.0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x

3 討論

由于頸動脈位置表淺?易被體表超聲檢測,因此頸動脈IMT現已成為觀察動脈硬化病變的一

個窗口,也是心腦血管病患病率和病死率的獨立危險因素[3],亦是高血壓危險分

層中靶器官損害的主要指標之一[4,5]?近來越來越多的研究支持高Hcy血癥是造

成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新的?重要獨立危險因素,通常認為血Hcy升高程度能反映AS的進

展程度[6]?本研究資料顯示,內膜增厚組和斑塊形成組血清Hcy水平較內膜正常組

明顯增加,且斑塊形成組血清Hcy水平較內膜增厚組明顯增加,提示Hcy參與高血壓患者AS,

可用來反映AS嚴重程度?

微量白蛋白尿能促進動脈硬化的形成,是動脈硬化的早期表現,它被認為是心?腦?腎及血

管損傷的標志之一[7]?近年的研究發現原發性高血壓可導致結締組織增加和血管

平滑肌細胞增生肥大,而有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內皮功能的改變會導致血管通透性的增加,

從而導致脂質進入血管壁,最終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2]?本文結果顯示

:在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與內膜正常組比較,內膜增厚組和斑塊形成組尿微量白蛋白量均

增加,且斑塊形成組與內膜增厚組相比,尿微量白蛋白量亦增加,高尿微量白蛋白顯著增加

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風險,提示微量白蛋白尿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有關,而且隨著頸動脈動

脈粥樣硬化程度加重,微量白蛋白尿增高,說明微量白蛋白尿與動脈粥樣硬化程度有相關性

?此外,亦有研究表明CRP不僅可以預測動脈粥樣硬化,而且還直接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形

成[8]?本文研究亦發現,hs_CRP顯著增加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風險?

總之,對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清Hcy水平和微量白蛋白尿檢測可作為動脈粥樣硬化的篩

選指標,對于高血壓患者合并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診斷有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王俊,錢鈞,許萍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機制及血漿

濃度影響因素[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21):119-121.

[2]Jay PG, G eoge LB. Microalbuminuria marker of vascular dys function,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Vascular medcine,2002,7(2):35-43.

[3]何文.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與臨床[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11.

[4]Ghiadoni L, Taddei S, Virdos A, et al.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commom c

arotid artery wall thickening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J]. Hype

rtension,1998,32(7):25-32.

[5]許先進,董旭.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08,

16(8):665-668.

[6]薄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高血壓及冠心病相關分析[J].慢性病學雜志,2010,12

(5):425-426.

[7]Klaus K, Knut BJ, Bo FR, et al. Very low level of microalbuminuria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eath independently

of renal function,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J]. Circulation,2004,110(19)

篇6

中圖分類號:S276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1、引言

廣州地鐵站點大部分建設在地底下,地勢較為低洼,各類水源,如結構漏水、雨水、車站廢水、車站生活污水、消防水等都會直接匯聚到車站或區間的泵房內,通過集水井內潛污泵的抽排功能,抽排至地面壓力井消能后,匯入附近的雨水或污水管網。區間泵房是保障地鐵在區間運行安全的重要手段,其直接關系到地鐵的運營安全,若因區間泵房排水設備故障,造成無法啟動,將有可能在短時間內造成水淹道床,進而影響列車的正常運作。故區間的排水系統作為保障地鐵車輛安全運行的重要設施,其穩定性要求極高。

2、廣州地鐵區間排水系統

由于受區間結構漏水以及車站廢水影響,廣州地鐵一般會在隧道區間最低處設置一個或多個區間泵房,通過潛水泵將廢水排放到地面壓力井,匯入市政排水系統。區間泵房一般設置2臺或3臺潛水泵,各臺潛水泵的啟停都是PLC根據集水井內的浮球液位控制開關信息輸入進行自動控制。平時各臺水泵間互為備用,當某臺泵故障不能啟動時,自動切換到另一臺泵運行。當水量較大,水位上升較快,單臺水泵不能及時將水排走時,就會啟動兩臺或三臺水泵同時工作。

3、浮球液位控制開關存在的缺陷

廣州地鐵各線所用浮球控制方式能夠實現水泵的啟停功能和高低水位報警功能,但從實際使用的情況來看,存在以下幾方面的缺陷:

(1)浮球液位控制開關容易纏繞卡滯導致動作失效。

(2)浮球液位控制開關機械動作觸點動作不可靠,出現時通時不通的偶發故障。這種故障在機械式浮球液位控制開關表現較多。

(3)當發生浮球故障時,不能及時報警,多次發生水淹道床才能被發現的事故。

(4)浮球液位控制開關不能以數字形式直觀地反映現場水位高度。

(5)超低水位浮球故障后,水泵無法正常啟動,容易導致區間廢水無法及時排出,進而水淹道床,影響列車運行。

本文將以設置兩臺潛水泵的泵房為例,在保持原有水泵控制功能的前提下,探討區間泵房增加靜壓式液位傳感器控制,實現區間排水功能“雙保險”,保證排水安全問題。

4、靜壓式液位傳感器工作原理

靜壓式液位傳感器是一種測量液位的壓力傳感器,是基于所測液體靜壓與該液體的高度成比例的原理,采用將靜壓轉換為電信號,再經過溫度補償和線性修正,轉化成標準電信號(一般為4~20mA/1~5VDC)。

靜壓式液位傳感器工作原理:當液位變送器投入到被測液體中某一深度時,傳感器迎液面受到相應的液壓,其中傳感器迎液面的壓力可通過公式Ρ = ρ.g.H + Po計算出來。

式中: P :液位變送器迎液面所受壓力

ρ:被測液體密度

g :當地重力加速度

Po :液面上大氣壓

H :變送器投入液體的深度

通過導氣不銹鋼將液體的壓力引入到傳感器的正壓腔,再將液面上的大氣壓Po與傳感器的負壓腔相連,以抵消傳感器背面的 Po,使傳感器測得壓力為:ρ.g.H。所以,通過測取壓力 P,從而得到液位深度。

5、技術改造方案

5.1硬件條件

5.1.1模擬量模塊

區間的結構漏水量是一個連續輸入而且連續變化的模擬量,水泵的電機要求PLC輸出模擬信號,而PLC的CPU只能處理數字量。模擬量首先被傳感器和變送器轉換為標準的電流或電壓,如4~20mA,1~5V,0~10V,PLC用A/D轉換器將它們轉換成數字量。這些數字量可以是二進制的,也可以是十進制的,帶正負號的電流或電壓在A/D轉換后一般用二進制補碼表示。D/A轉換器將PLC的數字輸出量轉換為模擬電壓或電流,再去控制執行機構,即控制水泵的電機。模擬量I/O模塊的主要任務就是完成A/D轉換(模擬量輸入)和D/A轉換(模擬量輸出)。

三號線水泵控制箱采用PLC控制方式,PLC型號為TWDLCAA24DRF,支持通過添加擴展模擬量模塊來支持模擬量輸入。經查技術手冊,我們選擇TWDAMM3HT 型號的模擬量擴展模塊,該模塊可2路模擬量輸入1路模擬量輸出。

圖1:TWDAMM3HT 模擬量輸入模塊

圖2:TWDLCAA24DRF PLC結構示意圖

圖3:模擬量模塊安裝圖

5.1.2 靜壓式液位傳感器

廣州地鐵集水井的深度普遍在0~15米之間,靜壓式液位傳感器的測量范圍需大于15米。結合TWDAMM3HT 模擬量輸入模塊的技術參數:4~20mADC,要求靜壓式液位傳感器的輸出信號電流需在模擬量輸入模塊輸入電流范圍之內。經比較,我們在市場上選擇一款靜壓式液位傳感器,其主要技術參數如下:

測量范圍:0-20米

測量精度:±0.5%FS

輸出信號:4~20 mA或1~5VDC

過載能力:2~3倍量程

溫度漂移:0.02%FS/℃

供電電源:18~36VDA

介質溫度:-20~80℃

環境溫度:-30℃~80℃

環境濕度:

5.1.3 顯示屏

對比傳統的浮球液位控制開關,采用靜壓式液位傳感器來控制液位,其中有一項優勢就是能夠直觀地觀察水位的高度,液位的高度可通過顯示屏的數字直接讀出,以便于現場維修人員能夠快速準備地判斷現場的情況,以及每小時水位的變化情況,以便維修人員能夠及時消除隱患。顯示屏的輸入信號采自TWDLCAA24DRF PLC,其型號的選用需與TWDLCAA24DRF PLC相匹配,輸入電流和電壓需在PLC的輸出范圍之內。經比較,我們選用一款智能單光柱測控儀,其主要技術參數如下:

基本誤差:0.5%FS或 0.2%FS±1個字

分 辨 力:1/20000、14位A/D轉換器

顯示方式:雙排四位LED數碼管和雙排光柱同時顯示

采樣周期:0.5S

報警輸出:二限報警或四限報警,報警方式、報警靈敏度可設置,繼電器輸出觸點容量 AC220V/3A或AC220V/1A

變送輸出: 4~20mA、0~10mA、1~5V、0~5V 精度:±0.3%FS

通訊輸出:接口方式--隔離串行雙向通訊接口RS485/RS422/RS232/Modem

波特率--300~9600bps內部自由設定

饋電輸出:DC24V/30mA

電 源:開關電源 85~265VAC 功耗4W以下

5.2 軟件條件

以兩臺水泵為例,兩臺水泵設置四級水位,分別是超低水位、停泵水位、啟一臺泵水位、啟兩臺泵水位。采用靜壓式液位傳感器控制改造后,需滿足原先四水位控制要求。水位的控制可以通過設置PLC來實現,具體的水位高度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來調整。

首先,在原水泵控制箱中增加擴展模擬量模塊,滿足連續變化的模擬量輸入。模擬量模塊配置如下圖所示,輸入電流為4~20mA,范圍為0~20000。

圖4:模擬量模塊配置

其次,在對模擬量模塊配置后,需對原水泵控制程序進行改造,設計需滿足原浮球控制的水位要求。原2臺潛水泵設計由四個浮球控制四個水位,分別是超低水位、停泵水位、啟一臺泵水位、啟兩臺泵水位,比照原四個浮球所處的位置,對靜壓式液位傳感器的啟泵水位進行定義,程序所示如下:

圖5:四級水位高度程序圖

%MW0:=%IW0.1.0:模擬量輸入值

%MW13:=13000:設定靜壓式液位傳感器工作參數,13000為兩臺水泵同時啟泵的水位信號數值

%MW12:=11000:設定靜壓式液位傳感器工作參數,11000為一臺水泵啟泵的水位信號數值

%MW11:=9000:設定靜壓式液位傳感器工作參數,9000為停泵水位信號數值

%MW11:=7000:設定靜壓式液位傳感器工作參數,7000為超低水位保護信號數值

在設定四級水位高度的信號數值后,我們需要對靜壓式液位傳感器故障進行定義。靜壓式液位傳感器故障時,模擬量輸入值為0或無輸入,即%MW0的輸入點為0,程序定義如下:

圖6:靜壓式液位傳感器故障點定義

%MW15:X15:定義現場集水井水位為0或者靜壓式液位傳感器故障輸出

當模擬量輸入點為0時,經過(%TM30)延時閉合型計時器延時3s后,輸出故障顯示。

在設定故障輸出點后,我們需要進一步明確四級水位水泵的啟停泵條件,程序設計如下:

圖7:靜壓式液位傳感器啟停泵水位程序條件圖

%MW15:X0:表示1#水泵啟泵

%MW15:X1:表示2#水泵啟泵

%MW15:X3:表示兩臺水泵處于停泵狀態

%MW15:X4:表示兩臺水泵處于超低水位保護狀態

“MW0>=%MW12”,表示當模擬量輸入信號值>=11000時,則1#水泵啟動;

“MW0>=%MW13”,表示當模擬量輸入信號值>=13000時,則2#水泵啟動;此時由于%MW13>%MW12,實際上1#、2#水泵均處于啟動狀態。

“MW0>=%MW11”,表示當模擬量輸入信號值>=9000,且未達到11000時,兩臺水泵均處于停泵狀態。

“MW0>=%MW10”,表示當模擬量輸入信號值>=7000,且未達到9000時,兩臺水泵均處于超低水位的保護狀態。

下面,我們來對水泵運行程序進行“雙保險”優化:

1、一臺水泵啟動程序“雙保險”優化:

圖8:一臺泵啟泵“雙保險”程序優化圖

%IO.0:一臺水泵運行水位浮球輸入,到達水位為通,否則為斷

%M23、%M24:虛擬繼電器

當%MW0為0時,即靜壓式液位傳感器沒有數據輸入或損壞等情況時,%MW15:X15處于閉合狀態,這時水泵沿用了之前的浮球啟動程序控制;如果%MW0不為0時,即靜壓式液位傳感器有數據輸入,則采用新加裝的程序,經(%TM0)計時器延時3秒后使%M20(%M20為中間繼電器)閉合啟動1#水泵進行排水。

2、二臺水泵啟動程序“雙保險”優化:

圖9

:二臺泵啟泵“雙保險”程序優化圖

%IO.1:二臺水泵運行水位浮球輸入,到達水位為通,否則為斷

當%MW0為0時,即靜壓式液位傳感器沒有數據輸入或損壞等情況時,%MW15:X15處于閉合狀態,這時水泵沿用了之前的浮球啟動程序控制;如果%MW0不為0時,即靜壓式液位傳感器有數據輸入,則采用新加裝的程序,經(%TM0)計時器延時3秒后使%M21(%M21為中間繼電器)閉合啟動2#水泵進行排水。

圖10:停泵“雙保險”程序優化圖

%IO.3:停泵水位浮球輸入,到達水位為斷,否則為通

當%MW0為0時,即靜壓式液位傳感器沒有數據輸入或損壞等情況時,%MW15:X15處于閉合狀態,這時水泵沿用了之前的浮球啟動程序控制;如果%MW0不為0時,即靜壓式液位傳感器有數據輸入,則采用新加裝的程序,經(%TM0)計時器延時3秒后使%M23(%M23為中間繼電器)閉合啟動兩臺水泵停止工作。

圖11:超低水位保護“雙保險”程序優化圖

%IO.4:超低水位浮球輸入,到達水位為斷,否則為通

當%MW0為0時,即靜壓式液位傳感器沒有數據輸入或損壞等情況時,%MW15:X15處于閉合狀態,這時水泵沿用了之前的浮球啟動程序控制;如果%MW0不為0時,即靜壓式液位傳感器有數據輸入,則采用新加裝的程序,經(%TM0)計時器延時3秒后使%M24(%M24為中間繼電器)閉合,兩臺水泵處于低水位保護狀態。

6、測試效果及應用

篇7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手術進行治療的進展期胃癌患者112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胃切除手術,排除姑息手術、胃非上皮腫瘤患者[2]。其中男68例、女44例,年齡42~76歲,平均(51.3±12.7)歲。所有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組法分為兩組,其中腹腔鏡組56例,對照組56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手術方法

對照組:取上腹部正中15~20 cm長左繞臍切口,行開腹胃癌根治術;其中行根治性遠端胃癌切除術26例,根治性全胃切除術8例。腹腔鏡組:全麻,建立CO2氣腹,氣腹壓力維持在13 mmHg左右,在臍部下緣1 cm的位置置入10 mm Trocar操作穿孔,其余3孔分別在上腹鎖骨中線、左右中腹部鎖骨中線,主操作孔為左上腹孔;游離大網膜、橫腸結以及胃結腸韌帶,清除第6組淋巴結;打開胃十二指腸韌帶被膜,暴露動脈,結扎血管,清除第5組、12組以及第8組淋巴結;游離十二指腸上部,在距離幽門3 cm的位置使用直線切割器將十二指腸切斷,清除第7組、9組、11組淋巴結;沿肝下緣將小網膜清掃至賁門右側,清除第1組、3組淋巴結;在患者腹部正中行一切口,長4~5 cm,用無菌塑料薄膜將切口保護起來,然后將胃提出腔外,根據手術指南進行行胃大切或胃全切。

1.3 觀察指標

1.3.1 手術觀察指標  包括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和術后排氣時間、術后住院時間。

1.3.2 外周血T 細胞亞群檢測  于術前1 d、術后第3、7天取空腹肘靜脈血5 mL,肝素抗凝后-4℃保存。采用美國ebioscience公司的試劑盒及BD公司FACSAriaⅢ流式細胞儀對患者的CD3+、CD4+及CD8+及CD4+/CD8+進行檢測。

1.3.2 術后并發癥比較  肺部感染、腹腔感染、殘胃無力、切口感染、腸梗阻、吻合口漏瘺。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分析,其中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觀察指標比較

腹腔鏡組患者的術中出血少、手術時間短、術后排氣時間快、術后住院時間短。見表2。

2.2 兩組患者術前術后外周血T細胞亞群的變化情況比較

腹腔鏡組患者術前CD3+、CD4+、CD8+及CD4+/CD8+檢測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CD3+、CD4+水平較術前比較顯著降低,CD8+水平術前及術后未見明顯變化,CD4+/CD8+術后水平較術前明顯升高,組間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3。

2.3 兩組并發癥比較

腹腔鏡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5.4%,其中無一例出現腹腔感染、腸梗阻,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χ2=6.982,P<0.05)。見表4。肺部感染經抗感染、排痰等治療后痊愈;吻合口漏,經禁食、腸外營養支持及雙套管沖洗吸引等處理后愈合,腸梗阻,予胃腸減壓、補液對癥支持等治療后治愈,圍手術期無患者死亡。

3 討論

胃癌是世界范圍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發病率逐年增多[4]。我國約95%的胃癌確診時已為進展期[5]。手術是治療胃癌的常用方法,目前,臨床對胃癌的治療主要采取以根治性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胃癌根治術是延長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方式,但該手術技術難度大、手術解剖層次多、胃周血管及淋巴結轉移途徑多、胃腸吻合操作復雜[6]。以往采取傳統的開放式手術,但切口大、出血多,且術后并發癥多。但臨床對進展期胃癌是否可采用腹腔手術治療一直存在爭議[7-9]。自1994年日本學者采用腹腔鏡下輔助遠端胃癌根治術取得成功以來,腹腔鏡早期胃癌根治術在日本和韓國得到蓬勃發展[10]。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其廣泛應用于臨床。腹腔鏡手術具有良好的放大作用,手術視野廣,尤其對空間狹小、位置深在的操作如游離胃底和食管下段,清掃第1組和第2組淋巴結更具優勢[11-14]。

本研究結果顯示,腹腔鏡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術后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與謝波等[15]報道的觀點是相符的,證明進展期胃癌腹腔鏡輔助根治術的效果確切,可以縮短住院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創傷小、對腹腔內臟器干擾小,故有利于促進患者術后恢復,也充分地肯定了腹腔鏡手術對于進展期胃癌的安全性。另外,研究發現,腹腔鏡手術在清掃淋巴結時,利用超聲刀進入間隙進行清掃,具有整體性和層次性,避免了對腫瘤擠壓,減少因腫瘤細胞脫落引起的腹腔種植[16]。

T淋巴細胞亞群是具有多種功能的免疫細胞群體,包括CD3+、CD4+和CD8+T細胞,其中,CD4為輔T細胞(Th),CD8為殺傷/抑制性T細胞(Tc/Ts),正常情況下,CD4+/CD8+二者保持一定比例,對于調控免疫反應和維持免疫自穩具有重要作用,但全細胞及其亞群的數目異?;虮壤怪茫蓪е录毎庖吖δ芪蓙y和免疫失調,CD4/CD8比值更能反映宿主細胞的免疫狀態[7]。

篇8

[中圖分類號] R65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11-009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eriesophagogastric vascular ligation on free portal pressure (FPP) and incidence of rebleeding for patients with 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08 to October 2011 were selected and were allocated 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ir surgical methods, with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eriesophagogastric vascular liga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periesophagogastric devascularization.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two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Volume of bleeding during surgery, surgical time and other clinical indic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significantly smaller or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Periesophagogastric vascular ligation; Liver cirrhosis; Portal hypertension; FPP; Incidence of rebleeding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琳瑯滿目的食品不停地著人們的味蕾,導致人們暴飲暴食,從而形成不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也逐漸引起了社會對此的廣泛關注[1]。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疾病在我國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病發人群較廣[2]。當前對于該病的治療方式主要有賁門周圍血管縫扎術與賁門周圍血管斷流術。由于血管斷流術術中出血量大,且遠期生存率較低,因此賁門周圍血管縫扎手術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在對此類患者的治療中。本研究旨在對比兩種手術方法的區別,特選取60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患者,根據患者手術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中男14例,女16例,年齡18~75歲,年齡(48.3±1.1)歲;其中門靜脈海綿樣變性6例,酒精性肝硬化12例,其余12例患者均為肝炎后肝硬化。對照組中男15例,女15例,年齡17~73歲,平均(46.9±1.2)歲;其中門靜脈海綿樣變性7例,酒精性肝硬化12例,其余11例患者均為肝炎后肝硬化。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情況經統計學處理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2)符合肝硬化門靜脈高血壓診斷標準;(3)患者無其他原發性疾??;(4)患者入院信息完整。排除標準:(1)其他類型高血壓患者;(2)患有惡性腫瘤等嚴重的其他類型疾病者;(3)患者入院信息殘缺。

1.3方法

1.3.1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行賁門周圍血管斷流手術,在患者左側肋緣處行下斜切口,阻斷食管下端6cm處和上半胃漿膜層處的全部供血,如食管支、胃短靜脈、胃后靜脈、左膈下靜脈等,術畢常規縫合。

1.3.2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行賁門周圍血管縫扎手術,具體內容如下:(1)在腹部左側肋緣處行下斜切口,盡量保留側支和臍靜脈,保護后腹壁與脾靜脈的交通支,如出現腹壁同大網膜形成的側支也應及時保留。(2)進一步探查確診,將小彎側縫扎的冠狀靜脈中的食管支、異位食管支、胃支、高位食管支、伴行動脈,縫扎到本質周圍血管7 cm處,注意觀察縫扎情況。(3)所有縫扎均使用prolene線進行雙重縫扎。在縫扎時,注意進針的深度和速度,避免針體穿入胃腔,導致在術后出現胃瘺現象。(4)術后保留左膈下靜脈,迷走神經的前后主干,同時提拉大網膜到脾窩,以此覆蓋脾腎韌帶的創面。

1.4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經治療后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血紅蛋白丟失量及出血停止時間等臨床指標,比較兩組患者FPP指標水平及再出血率等。根據再出血、肝性腦病、術后0.5~3年間的生存狀況,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術中及術后臨床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手術引流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患者術后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再出血、肝性腦病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遠期生存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3兩組手術方式對FPP影響的比較分析

觀察組患者手術后FPP值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疾病在我國是一種多發病和常見病,病發人群較廣,一般不受時間及地域的影響。此病主要特點是門靜脈系統中血流動力學變化異常,在臨床上多表現為大面積的食管胃底靜脈的曲張,其中影響最大的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后的出血癥狀,伴有黑便和嘔血[3]。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患者首次出血時的病死率在25%左右,當第一次出血后的1~2年中出現復發癥狀時,病死率則高達50%以上,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4]。當前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患者的治療方式主要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在手術治療中又分為分流術、肝移植和斷流術三種。有報道表明[5],在我國主要的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中的斷流術治療,其中門靜脈斷流術則成為我國目前治療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疾病患者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為探究賁門周圍血管縫扎手術對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患者FPP及再出血率的影響,結果發現,觀察組患者在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手術引流、血紅蛋白丟失量、停止出血時間等臨床指標上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再出血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遠期生存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患者術后FPP值顯著小于對照組,與馮留順等[6-8]的報道相符;表明觀察組使用的賁門周圍血管縫扎術具有較好的療效,在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及再出血情況上較對照組有明顯的優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1)賁門周圍血管縫扎手術在對患者進行生理性分離后,有效地保護了分流的側支,如左膈下靜脈。在門靜脈高壓下,左膈下靜脈則會形成左腎靜脈-左膈下靜脈的側支循環,并使腹壁代償分支血管有效保留,從而聯通后腹壁、脾靜脈形成的交通支及腹壁同大網膜組成的側支,有效的分流有助于緩解患者病情,促進患者早日康復[9-10]。(2)在手術中結扎時,需要切斷曲張血管,但因結扎的組織較多且繁雜,易造成術中、術后結扎線大量的脫落,從而形成大出血,在胃小彎側處的出血尤其難以控制,需要進行多次反復操作,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9],賁門周圍血管縫扎手術使用對血管傷害較小的線進行縫扎,降低了術中的出血量,也保證了血液中血紅蛋白含量,因而觀察組再出血少于對照組,FPP值、血紅蛋白丟失量、停止出血時間等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11,12]。(3)常規的賁門周圍血管斷流術由于斷流的不徹底,并不能有效地減低門靜脈的壓力,從而導致術后新生的側支循環的建立,還會因為不能離斷食道胃底黏膜下層的血管而導致復發出血的風險;斷流術術后胃的動脈血過剩,靜脈回流受到阻礙,導致胃黏膜發生營養不良,致使門靜脈高壓性胃病的發生,這同樣是導致術后患者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13-15]。另一方面,血管縫扎術對食管下段的外周血管進行縫扎,降低了食道下端的胃底血管充血,可有效避免靜脈破裂出血情況的發生。此外,術后腸系膜上靜脈血流會代償性增加,能夠使門靜脈血液向肝的灌注作用加強,改善肝臟供血情況,有助于術后肝功能的恢復,對維護肝臟的組織結構及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賁門周圍血管縫扎術能有效控制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患者的FPP及再出血率,降低術中出血量,縮短出血時間,是一種有效的治療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患者的方法,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朱安東,徐剛,茹東躍,等. 雙鏡聯合治療門脈高壓的臨床應用[J]. 中華腔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4,7(3):196-198.

[2] 王青山,王家鳳,張廣艷,等. 晚期血吸蟲病脾切除加周圍血管離斷術后再出血的手術治療[J]. 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14,26(1):101-102.

[3] 王其,劉飛龍. 賁門周圍血管縫扎術治療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破裂出血[J]. 國際外科學雜志,2014,41(7):454-457.

[4] 呂金利,李雪平,楊世偉,等. 腹腔鏡下巨脾切除聯合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15例[J].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3, 13(5):406-408.

[5] 姚小曉,張丹,季德剛,等. 2種改良門奇靜脈斷流術治療門靜脈高壓癥上消化道出血效果的比較[J]. 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8(5):1008-1012.

[6] 馮留順,尹國鋒,李捷,等. 脾切除加賁門周圍血管縫扎術治療門靜脈高壓征消化道出血80例[J]. 實用醫學雜志,2011,27(3):475-476.

[7] 徐亮珊,張躍進. 改良透光食管胃底靜脈縫扎法聯合賁門周圍血管離斷治療門靜脈高壓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J]. 臨床外科雜志,2011,19(1):65-66.

[8] 郭佳,梁瑞敏. 止血散防治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觀察[J]. 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2014,24(3):169-170.

[9] 詹銀楚,姜仁鴉,姚宏宇,等. 腹腔鏡下脾切除并門奇靜脈斷流術34例臨床分析[J]. 浙江醫學,2014,36(15):1332-1333.

[10] 孔祥,陳惠娟,羅松,等. 肝硬化患者腦常規和擴散加權 MR 成像與門靜脈高壓測量參數的相關性[J]. 中華醫學雜志,2014,94(32):2495-2500.

[11] Mookerjee RP,Mehta G,Balasubramaniyan V,et al. Hepatic dimethylarginine-dimethylaminohydrolase1 is reduced in cirrhosis and is a target for therapy in portal hypertension[J]. J Hepatol,2014,21(14):611-614.

[12] Yajima K,Uehira T,Otera H,et al. A case of non-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associated with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 a Japanese patient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J]. J Infect Chemother,2014,20(9):582-585.

[13] Nasri H,Mubarak M. Comment on "hepatic-associated 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 in a child with liver cirrhosis and portal hypertension"[J]. Saudi J Gastroenterol,2014,20(3):202-203.

篇9

我院自2006年3月以來,采用中藥水療聯合空氣波壓力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取得較滿意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選取2006年3月~2009年3月我科住院糖尿病患者61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與分型標準[1]和1980~1985年WHO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國際協作研究標準[2],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血糖平均水平和周圍神經系統體征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

治療方法:①基礎治療:兩組均予常規治療飲食,口服降糖藥和(或)胰島素控制血糖,并予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加銀杏葉注射液20ml靜脈滴注1次/日,甲鈷胺500μg口服3次/日,維生素B1 20mg口服3次/日,連續應用10~14天。②中藥水療:治療組在以上治療的基礎上,取三七15g、川牛膝15g、丹參20g、甘草10g、雞血藤20g、桂枝10g、桑枝20g、黃芪30g加水至5000ml中浸泡10分鐘后,文火煮沸30分鐘,待其自然冷卻至28~32℃時浸泡雙足(踝關節以上5cm),每次20分鐘,每天1次,療程平均7~10天,上述藥物有溫陽益氣、活血通絡、疏通經絡之功。局部熱藥浴,可通過熱能效應,藥物直接作用于患處,改善微循環,增加血氧供應,改善患肢的缺血缺氧狀態,使氣血通暢、脈絡調和。③壓力波治療:治療組經足療后,采用空氣波壓力治療儀DL1200L對患者雙下肢循環進行1-2-7模式壓力治療30分鐘。

療效判定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癥診斷治療標準》[3]。①顯效:自覺癥狀消失,腱反射正?;蚧菊#‰妶D及神經傳導速度恢復正常;②有效:自覺癥狀明顯減輕,腱反射有所改善,肌電圖及神經傳導速度不同程度改善;③無效:自覺癥狀無好轉,腱、肌電圖及神經傳導速度無改善。顯效+有效為總有效。

統計學處理:所有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所有統計學計算均在SPSS軟件包中完成。

結 果

兩組3個月后治療結果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結果比較(例)

注:X2>/sup>11.51,P<0.005。

討 論

多數中醫糖尿病臨床證據顯示糖尿病周圍血管神經病變始終存在血瘀病理[4]。中藥水療是將中藥煎煮取汁泡足的一種臨床治療方法,水療時通過熱反應,使皮膚的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從而使藥物離子較容易被皮膚黏膜吸收,進入血液循環,起到活血化瘀、益氣養血、疏通經絡的作用。其中黃芪益氣養血、丹參活血化瘀、桂枝溫經活絡、通陽散寒。

從護理角度分析,在采用水療時尤其不能忽視溫度的測試,由于糖尿病患者隨著病程的延長,不同程度上都存在末梢感覺上的異常,為避免燙傷或加重糖尿病患者下肢疼痛或麻木的現象,故應嚴格控制水療溫度,春冬季以30~32℃夏秋季以28~30℃為宜,且應正確使用水溫計,嚴禁患者自行用肢體測試水溫,中藥足浴藥液浸泡肢體至少要超出踝關節,并要保證有一定濃度。另外,我們應積極開展足部護理的健康教育,指導患者及家屬對足部進行預見性護理,如禁止用過熱水燙腳,防止外傷,注意足部保暖,襪子宜用棉制品,襪子不宜過緊,穿寬松透氣的布鞋,保持皮膚清潔,忌用熱水袋,定期監測血糖等,對防治皮膚潰瘍有重要意義。

應用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循序加壓于病肢上,在加快靜脈血液和淋巴組織液回流的過程中,可迅速地將淋巴液及靜脈血液驅向肢體近心端,減低了肢端組織內壓力,在氣體排空的時間內,動脈供血迅速增強,這樣就迅速改善肢體組織的供血供氧,并使代謝產物和炎性致痛物質得以清除;而且,由于采用加壓泵治療增加了神經血流灌注和氧合作用,并且提高神經的氧耗量從而達到改善功能的目的,所以肢體麻木癥狀明顯減輕,皮膚感覺亦較治療前敏感,更加有利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康復。

本研究結果表明,采用中藥水療聯合空氣波壓力治療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治療中療效顯著,其操作簡易,足浴藥物不經胃腸破壞,不增加機體負擔,無毒副作用,且實用經濟方便,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葉任高.內科學[M].第10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810.

2 衡先培.糖尿病性神經病變診斷與治療[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08-212.

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治療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5.

篇10

為了更好的幫助我國應對此次經濟危機,并把握經濟危機帶來的機遇,本文從三個方面對國外學者對經濟危機的研究進行綜述分析,以借鑒其經驗,規避其風險。

經濟危機帶來的影響

經濟危機所帶來的影響分為對人力資本的影響、對科技進步的影響、對本國及國外資本投入的影響、對變革的影響等。

(一)對人力資本的影響

Bongoh Kye對1997年經濟危機后韓國勞動力市場的工作轉移問題進行了研究,結論為:第一,國內勞動力市場在1998年至2000年期間逐漸削弱;第二,內部勞動力市場對工作穩定性的影響在1998至2000年間減少;最后,內部勞動力市場在經濟危機中發生了水平的結構的變化。Smith,J.P.和Thomas,D.則在總結13年數據的基礎上,得出結論:雖然勞動力在不同就業部門之間轉移,但經濟危機期間總的就業市場很活躍的。但是,因為對工資的影響,城市居民一年的工作收入還是下降了40%。而且收入的下降對高收入階層表現不明顯,但對下層居民來說,經濟危機對實際的收入產生了災難性的影響。

(二)對科技進步的影響

Seung-Hyun Lee,Mona Makhija和Yongsun Paik對危機前后的人力資源情況進行了假設檢驗,研究結果表明留住人才,在經濟危機中,是減少不確定性的有效手段。同時在不確定性情況下對人才的投資是有特殊價值的。Seung-Hyun Lee,Paul W.Beamish Ho-Uk Lee和Jong-Hun Park發現經濟危機對國內市場的領導者來說有更大的激勵,同時企業的研發等部門從經濟危機中獲得了發展。Hyung Je Jo對韓國最早的工業園區蔚山進行了研究,結論為20世紀70年代蔚山實行韓國中央政府的重化學工業化政策,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然而,1997年年底突如其來的經濟衰退使蔚山的區域經濟增長制度遇到了阻礙和限制。本文認為,蔚山應創建區域創新體系,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三)對本國及國外資本投入的影響

Wan-Chun Liu 和Chen-Min Hsu使用了GMM方法(廣義矩估計法)和基本的結構分析法對我國臺灣、韓國、日本三個亞洲經濟體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各個經濟體在應對危機時都加大了政府投入,但是高投入的前提是合理的分配,高投入在日本伴隨著經濟的增長,而在我國臺灣、韓國因為投入分配的無效而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同時經過國際貿易的反復,資金流出對經濟的負面影響較大,但資金流入對經濟的穩定也會產生負面影響,或者有時沒有任何意義。Mariani,M.C.和Liu,Y.使用相變模型研究亞洲經濟危機對新興市場的影響,認為短期來看,可以采取市場化,或行政干預的方法,新興市場的政府完全有能力應對金融動蕩,從中長期看,經濟下滑對以勞動力、資源密集出口型的國家影響將更為明顯。Mohnot,R.主要探究了經濟危機后亞洲地區外國直接投資的變化。認為經濟狀況的不穩定以及全球范圍的需求低迷,導致跨國公司到東道國進行投資生產以及跨國并購變得沒有信心,即使有充足資金的跨國公司也會審慎地進行直接投資。

(四)對變革的影響

Damar,H.Evren發現危機后銀行業的地域多樣化戰略出現了變化。例如,像企業規模這類原來銀行間競爭占主導地位的戰略考慮減少了,而對銀行特點和成本的這類考慮變得更加重要了。并且結構調整政策也改進了這些部門的決策制定。Helen Cabalu通過剖析企業所有制結構,股東參與保護,債權人的監測和保護等方面,以韓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為代表性亞洲國家,綜合分析經濟危機后亞洲國家的企業管治的相應改革和變化。他發現經濟崩潰之后,經濟影響帶來的一些危機檢驗著企業管治,它們加強市場力量,實施更嚴厲的規章和側重于決策的透明度和問責制,并且已經成為亞洲大部分地區的一個關鍵的政策問題。

國家、地區、企業如何應對經濟危機

Jai S.Mah對韓國應對經濟危機的行為進行了研究,發現韓國政府推行了新自由主義結構調整措施,以克服經濟危機。其中包括:加大FDI流入,采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求的一系列措施,如加強銀行和企業部門的機構改革等,這些措施都有助于吸引外資。危機后,經濟復蘇是成功的,但是卻出現工人收入不平等和工作保障問題惡化等問題。Huay Lee和Huiboon Tan對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前后,東南亞國家在吸取外商直接投資和技術轉移方面發生的變化進行了分析。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由于正確的戰略和政策,外商直接投資和技術轉移很快恢復到了1998年之前的水平,而印度尼西亞則面臨著外商投資的持續撤離,對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同時發現FDI對經濟的影響取決于它對技術轉移、溢出和擴散的能力。Bill Pritchard提出在1997年之前,FDI對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經濟危機之后,FDI的投資更加具有選擇性。作者解釋了經濟、企業行為和政治因素的相互作用產生了這個結果。東南亞國家需要根據自身的經濟表現來探索適合自己的經濟發展模式。Mary Daly提出東南亞經濟危機對美國部分地區的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但加利福尼亞南部地區卻受到的影響很小。作者以經濟學的視角解釋了這一地區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原因。認為多元化的貿易和制造業幫助了加利福尼亞南部地區逃過了這場危機的影響。與之相反的是東南亞地區強烈的貿易聯合和相對集中的制造業使該地區受到了全球化的嚴重影響,失業率不斷攀升。

Nazli A.Mohd Ghazali和Pauline Weetman提到金融危機暴露了東亞經濟體的脆弱性,大多數的公司在馬來西亞的信息披露較少,如果它們進入國際資本市場以促進經濟復蘇,馬來西亞公司可能需要在自愿披露的信息上更加透明。Kulwant Singh和George S.Yip研究了最近的亞洲經濟危機間的戰略機遇,認為危機面前需要快速的回應,同時長期的戰略一樣重要。面對突然出現在國內或國外的危機,企業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Hui-Mei Wang和Bansal,P.調查研究了在亞洲經濟危機中影響公司表現的因素有哪些,公司的經驗知識對經濟危機下的失敗者走向成功者重要。產業群之間的關系以及公司的工業歷史經歷也是非常重要的。積極的因素對一個公司來說意味著持續的盈利甚至在危機之后變得更好。Robert Masson,Heather Tooke和Taejong Um發現當1997年韓國經濟危機爆發時,韓國幾個大型財團都面臨著破產。而在這時多元化經營的企業卻就得以在經濟危機中平衡發展起來。Kohsaka,A.發現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在東亞產生了區域經濟合作的思想。為了加強當前和未來的國際金融體系,經濟合作將得到補充,導致貨幣聯盟的建立。

經濟危機后促進經濟復蘇的關鍵因素

Panayotis Michaelides和John Milios對1998-2006年的俄羅斯經濟進行了分析,分別計算了使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和HP濾波的潛在產出和產出差距,計算結果表明,盡管經歷了嚴重的經濟危機,但全要素生產率仍有助于1998年以后俄羅斯經濟的強勁增長;Little,I.M.D.和Cooper,R.N.調查了18個發展中國家在面對經濟波動時,所采取的財政、貨幣、交易稅和貿易政策有什么不同,認為適時進行產業調整是促進經濟長期增長的好政策。Serven,L.和Solimano,A.認為經濟危機中經濟成功增長的關鍵在于政府能否通過改革來刺激私人投資的增加,研究了私人投資者為什么在經濟結構調整時期采取觀望態度,文章最后得出結論是通過微觀經濟政策樹立投資者的信心是推動私人投資增長最有效的方法;Hashim,A.研究了1997年爆發的經濟危機中,馬來西亞和其他幾個東南亞國家的表現,得到的主要結論是選擇性的執行寬松的財政控制政策給馬來西亞一個喘息的空間去追求經濟的恢復與增長。Buchinger,E.,Froehlich,J.和Hesina,W.以傳統的區域分析方法,對區域的技術結構進行研究,認為面對經濟危機,著眼于新產品開發和產品多樣化,可以刺激區域的經濟增長。

結論

從國外近年來對經濟危機的研究可知,經濟危機是一把“雙刃劍”,在對原有產業、體制進行沖擊的同時,也為新產業、新制度的產生在很大程度鋪墊了基礎。誰能控制風險,把握機遇就是最大贏家。

對美國微觀企業的研究表明,公司治理薄弱的企業很容易受到經濟衰退的影響,陷入財務困境的概率也更高,同樣的,如果公司能夠度過經濟衰退,公司的管理能力往往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此時經濟危機成為了優勝劣汰的選擇機制,也成為促使變革的動力。從宏觀戰略來說,Santo. B揭示了隨著自身創新能力的下降,經濟危機導致的衰退更快進行。為了應對危機,必須加大科技的投入,大力推進高新技術的發展,進行結構產業的調整,這與我國目前的戰略是一致的,我國支持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以推進自主創新就是明證。

從我國實情而言,國外經濟不景氣在惡化我國出口狀況的同時,也使我國以更低的價格獲得資源。另外,由于國外企業都在考慮降低減少本國IT 投資,加大外包的規模以降低研發等方面的成本。在產品工程和嵌入式軟件領域,我國企業與經濟危機之前相比反而會有更好的機會。同時外商為了抓住我國這個大市場,還會開發出更適合中國人的產品。另外,經濟危機會導致了部分勞動力從經濟危機嚴重的國家向發展勢頭好的國家轉移,這就為我國吸引人才創造了機會。事實也是如此,據報道,受到金融危機影響,許多在海外留學的學子們紛紛回國找工作。從1978年中國開放留學以來至2009年,“海歸”總人數近32萬,而僅2008年一年“海歸”人數就超過了30年來的1/6。

總之,我國要通過加快本地的產業轉型步伐等應對危機,更要認清形勢,把握經濟危機賦予的難得的機遇,從而使我國的產業、科技等水平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Seung-Hyun Lee. Strategic choice during economic crisis Domestic market position,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and export flexibility.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9(44)

2.Dammars. A Lesson Learned? Pre-and post crisis entry Decisions in Turkish Banking.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2009(6)

3.Robert Masson. Firm diversification and equilibrium risk pooling: The Korean financial crisis as a natural experiment. Emerging Markets Review, 2009(10)

4.Panayiotis Michael ides. TFP change, output gap and inflation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1994-2006)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2008(19)

国产精品视频线观看26uuu,免费av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一级a四片久久精品网,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日韩丝袜中文字幕 | 亚洲午夜在线一区二区日韩电影院 | 亚洲中文字幕123 | 在线观看一级大片婷婷 | 久久中文一二区视频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刚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