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年度校驗整改報告模板(10篇)

時間:2023-01-14 21:08:3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診所年度校驗整改報告,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診所年度校驗整改報告

篇1

一、校驗申請

各醫療機構于月日開始向醫政與行政審批服務科或衛生監督所提出年度校驗申請,其中民營醫院、門診部向衛生局醫政與行政審批服務科申請,個體診所、醫務室向縣衛生監督所申請,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向各轄區衛生監督分所申請,并提交下列申請資料:

1、《醫療機構校驗申請書》一份;

2、《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正、副本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

3、年度業務開展情況、工作總結及安全醫療報告;

4、填寫醫療機構業務科室及從業人員一覽表(見附表),并提供衛生技術人員提供注冊證書或備案材料復印件。

二、校驗對象

年月日前開辦的各類醫療機構為本年度的校驗對象(含因負責人變更、科目變更而新發證的醫療機構)。

三、校驗標準

校驗標準根據衛生部《醫療機構基本標準》、《關于印發醫療機構校驗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衛醫政發〔2009〕57號)、衛生局《關于調整<診所(門診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村衛生室、醫務室驗收(校驗)基本標準>和<診所(門診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村衛生室、醫務室驗收(校驗)評分標準>的通知》(永衛〔2004〕68號)的要求進行,其中公共衛生工作考核標準按年制訂的《年度社區衛生服務站(衛生室)公共衛生考核評分標準》(永衛發〔2007〕151號)進行。

四、校驗方式

校驗人員實行現場檢查評分,80分(包括80分)以上為合格,通過校驗;80分以下為不合格,為暫緩校驗。對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中心防保站人員要按照《年度社區衛生服務站(衛生室)公共衛生考核評分標準》對其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年度檢驗的必備條件,實行“一票否決”。首次校驗不合格者定為暫緩校驗,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整改,暫緩校驗期內不得執業。

五、校驗組織

由醫政與行政審批服務科會同衛生監督科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校驗。

篇2

(二)政策法規工作穩步推進。

1、照顧再生一孩審批情況。上半年,共審批再生一孩事項461件,審批合格率100%。

2、獎特扶助工作。2月28日,在省市還沒布置相關工作的情況下,我們召開法規員會議,部署2015年上半年兩項扶助排查任務。同時,結合已經享受獎特扶助家庭,進一步做好信息復核工作。經統計,今年新增獎勵扶助168人,退出74人;特別扶助新增14人,退出2人。目前,獎特扶助總人數達2995人,其中獎扶2799人,特扶195人。所有人員信息已錄入系統上報省計生委。

持證企業退休職工一次性獎勵工作。2013年和2014年退休的共870人,落實獎勵資金261萬元,已全部發放到位。

3、規范行政許可工作情況。衛計合并后,嚴格按照“三定方案”要求,理順了相關科室職能以及審批事項辦理流程,明確了相關科室責任。上半年,對醫療機構設置審批5家,變更審批4家,校驗116家,停業3家,注銷1家,執業登記1家,開展口腔診所專項整治行動,對城區13家口腔診所牙椅設置、人員資質等進行規范,對23家過期未校驗醫療機構進行了集體約談,目前已全部提交申請材料。

4、安全生產工作。召開安全生產工作專題會議,貫徹落實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和有關文件精神,并制定下發《關于做好2015年“元旦”“春節”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和《關于印發全縣衛計系統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制,促進各醫療機構主動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做好消防安全、醫療安全工作,和毒麻藥品的管理工作。

會同住建局,對全縣衛計單位液化氣使用情況進行全覆蓋檢查,共下達45份整改通知書,均按要求整改到位。

5、打擊非法行醫工作。半年以來共出動執法人員368人次,出動執法車輛154臺次,取締無證行醫14戶次,沒收藥品器械52件,立案查處案件7件,罰款累計2.5萬元。完成了對全縣48家一級醫療機構的全面監督檢查工作,并對2000多名衛生技術人員進行《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培訓,著力規范醫療執業行為。半年來,立案查處醫療機構違法案件43起,罰款26萬余元,案件辦結率100%。

(三)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認真開展。

一是積極做好埃博拉出血熱疫情防控及相關工作。做好應急管理動態信息上報工作。組織舉辦了預防接種知識培訓、傳染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管理和應急處置培訓班、人感染H7N9疫情防控督查工作并舉辦一期人感染H7N9防治知識培訓班。

二是認真謀劃__縣無主精神障礙患者和肇事肇禍等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救治實施辦法。開展肇事肇禍等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專項排查及匯總工作,共排查患者2219人其中再管患者2157人,非在管患者62人,對曾經有肇事肇禍行為和有肇事肇禍傾向逐一進行排查共排查152例列為重點管理對象并通知公安

機關加強管理同時上報縣政府;完成了嚴重精神障礙的特困家庭調查摸底工作,全縣共49戶100人。

三是做好學校開學后的傳染病防控工作及托幼機構預防接種證校驗工作的宣傳和疫苗補種工作。

(四)新農合和基本藥物制度不斷完善。1、參合率穩步提高。截至2015年4月底,我縣參合農民79.11萬人,與去年同比增加1.2萬人,增幅1.54%,參合率達99.99%,參合人數達歷年最高。2、新農合補償成效明顯。2015年1-4月,我縣累計支付新農合補償10491.69萬元,受惠人數155.05人次。其中,獲萬元以上住院補償986人,住院實際補償比達58.46%,縣鄉兩級政策補償比達76.04%;支付2014年度農村大病救助資金804.56萬元,救助大病患者367人次。同時,通過新農合平臺支付農村醫療救助資金379.23萬元,救助貧困患者1501人次。3、基本藥物采購結算工作有序推進。2015年1-4月,全縣村衛生室網上平臺采購基本藥物2027.55萬元,配送1962.14萬元,配送率96.77%。基本藥物制度受到上級充分肯定。今年一季度,在全市觀摩評比我縣基本藥物工作被評為第一名。

(五)120急救指揮中心運行平穩。2015年1-5月份,累計接聽求救和咨詢電話22187人次,日均接聽電話153余人次;實際出車4867臺次,日均出車達34余臺次;救治病人4251人次,日均救治病人29人次;與110、119聯動87次,并處理重大事故8起(受傷3人以上),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實現了預期目標。

(六)國家級衛生城市不斷推進。1.抽調系統內業務能力較強的工作人員參與創衛工作,充實創衛辦人員。按照創衛相關工作要求,制定督查計劃,完成各項創衛督查,并形成通報材料。2.按照縣委縣政府統一部署安排,對石集、城頭、臨淮三個鄉鎮的村莊環境綜合整治情況進行督查,及時匯總整理,共形成通報27期。3.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愛國衛生先進單位、無煙單位、__省衛生鎮(村)創建活動,申報工作已于四月底結束,目前各單位正在積極爭創,愛衛辦分類做好創建工作的培訓和指導工作。

(七)農村改廁工作繼續開展。1.按照國家有關招投標的規定和法定程序,完成2015年農村改廁工程開標和公示,確定中標單位。按照《__縣2015年農村改廁實施方案》中的工作要求和目標任務,全縣23個鄉鎮依據實際進行了改廁項目申報,完成2015年改廁項目網絡申報工作。2.完成車門鄉、臨淮鎮、孫園鎮、峰山鄉、歸仁鎮、天崗湖鄉,共6個鄉鎮農村改廁工程,當前四河鄉、瑤溝鄉、金鎖鎮、魏營鎮的改廁工程正在實施中,截止5月29日,全縣共完成無害化衛生戶廁建設任務3562戶。

(八)計劃生育服務工作穩步推進。

1、發揮職能做好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工作。一是認真做好四項手術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手術2753例,其中上環958例,取環657例,人流718例,藥流369例,引產51例;無一例手術并發癥和醫療糾紛,隨訪率達100%,群眾滿意率100%。二是穩妥推進機關婦檢工作,為全縣45個機關單位,共3168人進行檢查,截至目前已檢3097人次,參檢率為97.51%。

2、有效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我站高度重視育齡夫婦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工作,因工作需要,自籌資金15萬元,新增了血球分析儀、白帶常規自動分析儀等檢驗設備。為營造宣傳氛圍,加大宣傳力度,先后印制了8萬余份宣傳折頁和服務指南等資料,發放到每個計劃生育對象手中。集中開展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知識培訓2次,對鄉鎮孕檢負責人開展例會3次。截止目前,省下達全年總任務數為3200對,截至目前已完成2178對,完成率為68%,其中高風險566人,占已檢人數的13.8%.在計劃生育科的大力支持幫助下,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質量較以往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篇3

第一條 為加強對社會醫療機構的管理,引導和規范社會醫療機構健康發展,保障公民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和國務院《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社會醫療機構,是指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自籌資金開辦的各類醫院、門診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診所、衛生所(站)、醫務室、衛生保健所、村衛生所(室)等醫療機構。

第三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社會醫療機構的設置、執業及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市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全市社會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工作。區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轄區內社會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市衛生行政部門的監督和指導。

公安、工商、食品藥品監督、人口和計劃生育、價格、城市管理行政執法、住房和城鄉建設、環境保護等管理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協同做好社會醫療機構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 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醫療衛生事業,設立社會醫療機構。積極促進社會醫療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共同發展。

引導社會資本按照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在鄉村、社區等醫療衛生發展不足的地方投資設立醫療機構。

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開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非營利性社會醫療機構依法享受稅收等優惠待遇。

社會醫療機構在醫保定點、科研立項、職稱評定和繼續教育等方面依法與公立醫療機構享受同等待遇。

第六條 社會醫療機構應當依法從事診療活動,以防病治病、救死扶傷、為公民健康服務為宗旨,遵守診療護理技術規范,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

第七條 鼓勵、支持社會醫療機構建立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增強誠信經營意識,提高社會醫療機構的社會信譽度。

第二章 設置審批

第八條 市衛生行政部門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市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并向社會公布。

第九條 社會資本可以根據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和市場需求,自主決定舉辦各類醫療機構。

單位和個人申請設置社會醫療機構,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條件,并按照以下規定提出申請:

(一)設置社區衛生服務站、診所、衛生所(站)、醫務室、衛生保健所、村衛生室(所)等,向區衛生行政部門申請;

(二)設置床位100 張以下的綜合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部等,向市衛生行政部門申請;

(三)其他社會醫療機構按照有關規定向省衛生行政部門申請。

第十條 衛生行政部門審批社會醫療機構設置申請時,應當在媒體或擬設置地點向社會公示,并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可行性論證或者組織聽證。

第十一條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對社會醫療機構設置申請進行審查,并自受理之日起 20 個工作日內,做出是否批準的決定。決定批準設置的,發給《設置醫療機構批準書》;決定不批準設置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在核發《設置醫療機構批準書》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向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第十二條 床位100 張以下的醫院,其《設置醫療機構批準書》的有效期為1年;不設床位的其他社會醫療機構,其《設置醫療機構批準書》的有效期為半年。

在《設置醫療機構批準書》有效期內不能完成籌建工作的,可在有效期屆滿前30 日內,向批準設置的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延期1次,設床位的社會醫療機構的延期時限為半年,不設床位的延期時限為3 個月。

延長期限屆滿仍不能完成籌建工作,其《設置醫療機構批準書》自動失效。

變更《設置醫療機構批準書》核準的事項,應當重新申請辦理設置審批手續。

第三章 執業登記

第十三條 社會醫療機構執業,應當向批準其設置的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執業登記,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社會醫療機構申請執業登記,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條件,并按照規定提交有關文件材料。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將社會醫療機構申請執業登記的條件、程序、需要提交的執業登記申請材料目錄等在辦公場所公示。

第十四條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 20個工作日內,依法對社會醫療機構執業登記申請進行審核。審核合格、決定予以登記的,發給《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審核不合格,決定不予登記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衛生行政部門審核社會醫療機構執業登記申請,應當實地考察和核實社會醫療機構是否符合醫療機構的基本標準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并由其指派的考察核實工作人員簽署考察核實意見。

第十五條 社會醫療機構變更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所有制形式、診療科目、床位(牙椅)的,應當向批準其執業登記的衛生行政部門辦理變更登記。

屬個體行醫的社會醫療機構,其主要負責人(設置人)不得變更。主要負責人不繼續在該機構執業的,應當按照本辦法第十七條的規定注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第十六條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 個工作日內依法對醫療機構變更登記進行審核,并做出是否予以變更的決定。予以變更登記的,換發新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予以變更登記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第十七條 社會醫療機構發生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在15 日內向批準其執業登記的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辦理注銷登記,衛生行政部門經核準注銷后,收回《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及副本和印章,并報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備案;逾期不申請辦理注銷手續的,由衛生行政部門依法注銷后予以公告:

(一)破產、解散;

(二)歇業;

(三)因分立或合并而終止;

(四)因跨區變更執業地址;

(五)被依法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六)屬個體行醫的社會醫療機構的主要負責人(設置人)失蹤或者被宣告失蹤、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以及因其他原因不繼續在該社會醫療機構執業的;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社會醫療機構非因改建、擴建、遷建原因停業超過1年的,視為歇業。

第十八條 社會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得買賣、出租、出借,不得私自涂改。

社會醫療機構或者其所屬科室不得出租、發包或者變相出租、發包給他人經營。

第十九條 社會醫療機構名稱不得出租、出借。未經核準機關許可,醫療機構名稱不得轉讓。

第四章 執業規范

第二十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醫療機構執業登記許可,不得開辦醫療機構從事診療活動。

單位內設的醫療機構不得對外從事診療活動,但急診急救除外。

第二十一條 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社會醫療機構,應當在經核準登記的執業地址開展診療活動,將《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診療科目、診療時間和收費標準等在診療場所醒目位置懸掛。

社會醫療機構使用的牌匾、工作人員的標牌等應當符合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標準。

第二十二條 社會醫療機構的執業活動不得超出登記的診療科目范圍,但急診和急救除外。

社會醫療機構未經批準,不得開展計劃生育手術。

除醫學需要外,社會醫療機構不得利用超聲等技術手段進行胎兒性別鑒定,不得開展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手術。

社會醫療機構開展醫療新技術、新項目臨床應用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

第二十三條 社會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公示,應當標明政府基準價、指導價和本醫療機構實行的醫療服務價格。

鼓勵社會醫療機構實行政府指導價。對承擔公共衛生服務的社會醫療機構依法給予合理補助。

第二十四條 社會醫療機構聘用衛生技術人員如確需進行短期試用的,可依法約定試用期,并向批準其執業登記的衛生行政部門提供下列材料備案:

(一)擬聘單位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副本復印件;

(二)受聘醫務人員的執業證書(職稱證書)復印件;

(三)聘用合約。

受聘的衛生技術人員在試用期間未辦理變更注冊登記的,不得獨立執業。

衛生技術人員試用期滿后確定聘用的,社會醫療機構應當在20 個工作日內向批準其執業登記的衛生行政部門辦理衛生技術人員執業變更注冊登記手續。

社會醫療機構不得聘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聘用衛生技術人員從事本專業以外的醫療活動的,按聘用非衛生技術人員處理。

第二十五條 社會醫療機構應當建立健全醫師外出會診制度。醫師未經其所屬醫療機構同意不得外出會診。

禁止以會診為名,變相邀請其他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施行手術、坐堂行醫。

第二十六條 社會醫療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藥品管理的法律、法規,加強藥品管理,不得使用假劣藥品、失效藥品以及違禁藥品。

社會醫療機構不得使用未經注冊、無合格證明、過期、失效或者淘汰的醫療器械;不得重復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醫療器械。

第二十七條 社會醫療機構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加強醫院消毒、隔離工作的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處理醫療污水和廢棄物。

社會醫療機構應當及時將醫療廢棄物交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進行回收和處理。

第二十八條 社會醫療機構醫療廣告,應當取得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核發的《醫療廣告審查證明》,按照經核準的廣告成品樣件內容與媒體類別。

廣告經營者、廣告者醫療廣告,應當查驗《醫療廣告審查證明》,核實廣告內容。

第二十九條 社會醫療機構未經衛生行政部門備案不得開展義診活動。禁止以義診名義開展非法行醫、虛假宣傳、推銷藥品或者器械等活動。

組織非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或者非醫護人員參加義診的,視為非法行醫。

第三十條 社會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從事醫療執業活動中,不得利用醫托等不正當競爭方法招徠病人。

第三十一條 社會醫療機構應當加強對醫療文件的管理,使用的病歷、處方等醫療文件應當符合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標準。

醫師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為患者規范記載(開具)病歷、處方。

第三十二條 社會醫療機構應當對其出具的診斷證明或者其他專業性文件的真實性負責,不得出具內容失實、導人誤解或者導人規避法律責任的各種專業性文件。

第三十三條 社會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或者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應當按規定時限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封存、保留現場實物和資料,不得偽造、涂改、破壞、銷毀、隱匿證據及采用其他方式逃避責任。

第三十四條 社會醫療機構發現法定報告傳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時,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登記和向有關部門報告,并及時做好醫療救護或者轉診工作,對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實施消毒和無害化處置。

第三十五條 發生自然災害、傳染病流行、重大傷亡事故以及其他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緊急情況時,社會醫療機構應當根據衛生行政部門的工作安排,承擔緊急醫療救援、疫情和疾病防控任務。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三十六條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社會醫療機構日常監督管理制度,對社會醫療機構的基本標準、執業行為、醫療質量、醫療安全、誠信度、社會滿意度、環境保護等進行監督管理。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社會醫療機構登記注冊檔案、日常監督管理和不良執業行為記分檔案,并通過政府相關網站或者本市主要新聞媒體將監督管理及社會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進行公示,每年至少公示一次。

社會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記分的具體辦法和記分標準按照省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執行。社會醫療機構信用制度、年度質量考核的具體辦法由市衛生行政部門另行制定。

第三十七條 對社會醫療機構實行校驗制度。社會醫療機構在達到國家規定的校驗期時,應當向批準其執業登記的衛生行政部門申請校驗,提供有關材料。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社會醫療機構進行校驗。社會醫療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作出暫緩校驗結論,下達整改通知書,并根據情況,給予一至六個月的暫緩校驗期:

(一)校驗審查所涉及的有關文件、病案和材料存在隱瞞、弄虛作假情況;

(二)不符合醫療機構基本標準;

(三)限期整改期間;

(四)停業整頓期間;

(五)國家規定應當暫緩校驗的其他情形。

社會醫療機構在暫緩校驗期內,不得醫療服務信息和廣告。未設床位的社會醫療機構不得執業;設床位的社會醫療機構,除急救外,不得開展門診業務、收治新病人。

暫緩校驗期滿仍未能通過校驗,或者期滿后在規定時間內未提出再次校驗申請的,由批準其執業登記的衛生行政部門注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第三十八條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經常檢查利用承租住房或者其他場所非法從事診療活動的情況。公安機關、居(村)民委員會等有關單位,發現非醫療機構或非衛生技術人員利用承租住房或者其他場所從事診療活動的,應當告知衛生行政部門。

房屋出租人發現非醫療機構或非衛生技術人員利用承租房從事診療活動的,應當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或者公安機關、居(村)民委員會等有關單位報告。

第三十九條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采取多種形式培訓社會醫療機構衛生技術人員,提高社會醫療機構的醫療技術水平。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條 社會醫療機構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法律、法規已有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未取得執業許可證擅自開辦醫療機構從事診療活動的,由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其違法所得及其藥品、器械,處3萬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給患者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八條規定,將醫療機構或者所屬科室出租或者發包給他人經營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1萬元以上3萬以下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一)將醫療機構或者所屬科室出租或者發包給非衛生技術專業人員;

(二)醫療機構或者所屬科室承租方或者承包方給患者造成傷害;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行為。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九條規定,出租、出借或者未經批準轉讓醫療機構名稱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其非法所得,處1000 元以上3000 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條規定,單位內設醫療機構對外從事診療活動的,處3000 元以上1 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 萬元以上3 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醫師未經所屬醫療機構同意外出會診,或者社會醫療機構以會診為名變相邀請其他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施行手術、坐堂行醫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3000 元以上1 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 萬元以上3 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六條 社會醫療機構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八條規定醫療廣告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對再次違反規定醫療廣告的,責令其停業整頓,吊銷有關診療科目;情節嚴重的,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第四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九條規定,未經衛生行政部門備案開展義診活動,或者以義診名義進行虛假宣傳、推銷藥品或者器械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其停止義診活動,處3000 元以上1 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 萬元以上3 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第三十條規定,利用醫托等不正當競爭方法招徠病人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3000 元以上1 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第四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三條規定,未按規定時限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醫療事故或者重大醫療過失行為以及有其他逃避責任行為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警告、責令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吊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第五十條 房屋出租人違反本辦法第三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發現非醫療機構或非衛生技術人員利用承租房從事診療活動而不報告的,由衛生行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警告,并可根據情節處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一條 衛生行政部門、有關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社會醫療機構監督管理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所在單位、監察機關或者上級主管機關責令其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造成經濟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不符合條件的社會醫療機構設置,予以批準的;

(二)對不符合條件的社會醫療機構執業登記申請,準予登記的;

(三)未在規定的期限內辦結社會醫療機構設置、執業登記行政許可事項的;

(四)違反本辦法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對執業登記申請沒有實地考察和核實情況的;

(五)違反本辦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規定,不對利用承租住房或其他場所非法從事診療活動進行經常檢查造成嚴重后果的;

(六)發現社會醫療機構違法行為不予查處,或者接到舉報后不及時查處的;

(七)其他違反本辦法規定的情形。

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二條 本辦法具體應用問題由市人民政府負責解釋。

第五十三條 本辦法自20xx年3月1日起施行。

社會醫療保險的作用一、是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生產的發展。醫療保險是社會進步、生產發展的必然結果。反過來,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又會進一步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生產的發展。一方面醫療保險解除了勞動者的后顧之憂,使其安心工作,從而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生產的發展;另一方面也保證了勞動者的身心健康,保證了勞動力正常再生產。

二、是調節收入差別,體現社會公平性。醫療保險通過征收醫療保險費和償付醫療保險服務費用來調節收入差別,是政府一種重要的收入再分配的手段。

篇4

(一)農村衛生工作得到切實加強

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進展順利。經省政府批準,我市盤縣為20*年啟動的新農合試點縣,20*年新增加六枝、水城為試點縣。三個縣應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為216.86萬人,實際參加合作醫療農民為160.50萬人,參合率為73%。全市合作醫療資金總計7222.28萬元,其中:參合農民個人繳納資金為1604.97萬元;省、市、縣三級財政每人每年補助15元,共補助經費為2407.33萬元,已全部到位;中央財政每人每年補助20元,補助經費為3209.94萬元,還未下撥。1-5月,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支出總計820.51萬元,其中住院補償人次數為16326人,補償費用710.57萬元;門診補償人次數61518人,補償費用109.94萬元。目前,“新農合”三試點縣各項程序運轉正常,受益參合農民普遍滿意。

2、各項農村衛生工作順利開展。一是根據市政府的安排,市衛生局組織對我市縣、鄉、村衛生資源進行調研,并完成《*市農村衛生資源基本狀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修改完成《*市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意見》;二是與市計生局共同完成《我市村衛生室、計生室整合方案》;三是完成14名鄉村醫生評優上報省衛生廳。

(二)切實加強社區衛生服務工作

一是完成全市29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評審換證審查工作;二是完成*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本情況調查;三是擬定我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

(三)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持續發展

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辦法》,做好疾病防治工作。一是加強防控禽流感工作,召開了全市禽流感防控知識培訓會議,對全市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進行督促檢查。二是組織學習地氟病防治經驗,表彰20*年度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先進單位11個、地氟病防治工作先進單位3個、先進個人51個。三是加強狂犬病防治工作,召開的全市狂犬病防治工作會議。四是加強計劃免疫工作,召開計劃免疫工作會議,以交叉檢查方式開展全市計免綜合審評,完成計免幫扶工作中對鄉村醫生的培訓。四是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組織市疾控中心等多家單位與市紅十字會一起到六枝新窯鄉聯合開展艾滋病防治宣傳活動,召開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員會全體會議。五是做好防治地氟病工作,召開全市地氟病防治項目工作會議,對水城縣、*區、六枝特區防治地氟病項目進行督促檢查,組織今年新增縣區(水城縣、*區)相關人員到六枝特區項目點現場參觀學習。六是開展世行貸款/英國贈款結控項目中期評估工作,召開全市結核病防治歸口管理PPM-DOTS會議。七是加強疫情管理,召開疫情分析例會,提出了下一步防控對策;1-5月,共報告法定傳染病13種,報告發病3184例,報告發病率104.92/10萬,與去年同期(2337例)相比,發病數上升了36.24%;死亡總數為41人,死亡率1.35/10萬,病死率1.29%。全市前五位報告傳染病病種依次為:肺結核(1694例,占總發病數的53.20%)、肝炎(792例,占總發病數的24.87%)、痢疾(371例,占總發病數的11.65%)、淋病(100例,占總發病數的3.14%)、傷寒副傷寒(75例,占總發病數的2.36%),共占總發病數的95.23%。

(四)醫政管理與科技教育工作進展順利

一是開展衛生“三下鄉”活動和組建“三農”服務團等,發放藥品價值4000元,宣傳資料2000余份,義診665人次,咨詢服務500余人次,受到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和好評。二是開展禽流感防控知識培訓,對縣級衛生行政部門、縣級以上醫院及市級營利性醫院的分管領導、業務科室負責人等共41人進行了為期一天的培訓,各單位也按要求組織了培訓,全市4668人參加了省衛生廳組織的考試。三是召開全市醫政管理及科技教育工作會議,對醫院管理年、對口幫扶、采供血機構管理、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縣醫院救治能力建設、繼續醫學教育、人員培訓、傳染病防治、急救能力建設、醫學會等相關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四是開展醫院管理年培訓及交叉檢查,于4月份對我市8家二級醫院進行考核評分。五是組織安排20*年征兵、高考招生體檢工作。六是擬定市采供血機構設置方案。七是對“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二級醫院對口幫扶鄉鎮衛生院”和支醫等工作進行安排。八是開展執業醫師考試報名,今年,我市1600余人報名參考,經我市初審及省醫學考試中心復審,共1595名考生將參加7月1日開始的實踐技能考試;完成執業醫師注冊66人,變更注冊44人;完成護士注冊及再次注冊619人。九是接待處理醫療糾紛8起。十是組織安排全市250名鄉村醫生到市職業技術學院進行為期三年的中專學歷教育,春季招生150名已入學就讀。十一是完成6家市級營利性醫院校驗及辦證工作。十二是嚴厲打擊非法采供血液,抓好單采血漿專項整治,加強采供血機構管理,強化血液質量和血液制品管理,1-5月份,共完成全血采集2873人次679800ml;供應臨床全血8200ml,冰凍血漿291380ml,臨床用血100%來自無償獻血,成份輸血占用血總量98.62%。

(五)認真做好婦幼衛生工作

一是完成對20*年“三網”及年報監測質控檢查工作。二是完成20*年產科質量評估未合格單位的復評估工作,對4家市區內私立醫院、2家縣級醫院和1家鄉鎮衛生院進行產科質量復評估,檢查結果水城縣醫院房屋未改造好,未評分,盤縣中醫院不合格,其余醫院已達合格標準。三是完成兒童、婦女兩個規劃中期評估報告,擬定20*年降消項目實施方案,完成全市20*年降消項目終期評估工作,我市三個項目縣通過降消項目的實施,孕產婦住院分娩47.69%,孕產婦死亡率75/十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37.13‰,新生兒破傷風發病率0.*‰。四是開展“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全市參加人員共90余人,健康咨詢500余人,義診450人,發放宣傳資料30000余份。

(六)大力加強衛生執法監督工作

一是做好元旦春節期間和“五一”黃金周期間食品衛生安全工作。二是認真組織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工作,根據市人民政府下發《打擊非法行醫整頓規范醫療市場秩序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級打非辦共組織檢查醫療機構448戶次,其中:警告109戶,責令限期整改157戶,查處其它違法行為94戶,按照有關衛生法律法規給予衛生行政處罰6.1萬元;查處醫療機構違法案件總數116件,罰款3.46萬元,沒收醫療器械34件,藥品64箱;為進一步加強全市打擊非法行醫工作,于20*年4月25日至28日,組織市、縣(特區、區)衛生監督所組成4個組對各縣(區)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工作進行督查,共檢查4個衛生行政部門,抽查醫療機構資料28戶,現場檢查醫療機構61戶,取締無證診所3戶,處罰20戶,罰款金額1.56萬元,衛生立案處罰3戶(已責成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處理)。三是完成衛生行政許可的梳理工作。四是認真開展政務服務中心工作。

(七)愛國衛生運動廣泛開展

一是組織對市中心區各街道辦、社區落實創衛工作進行督促和指導。二是配合市城管辦開展“城市加強管理月”活動,對部署的各項工作堅持為期一個月的督促檢查。三是組織開展20*年愛國衛生月活動,全市共開展5次大型衛生宣傳活動,5次大型義務勞動突擊環境衛生活動,參加人數達5000余人。四是舉辦了由各項目縣(鄉、村)負責人為主參加的項目技術與管理培訓班。五是組織完成5個農村改水工程的設計和論證工作,報省愛衛辦進行審批。六是擬定全市衛生系統開展“整臟治亂”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

(八)大力加強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加強對公共衛生工作的組織領導,市衛生局與市財政局、市監察局聯合下發了《關于成立*市公共衛生能力建設項目二五年管理領導小組的通知》(市衛發〔20*〕87號)文件,加強對項目工作的領導和資金的監管。二是對20*年中央補助地方公共衛生項目專項資金1304.56萬元進行了分配,制定了《*市20*年中央補助地方公共衛生經費項目管理方案》。三是加強衛生基本建設項目管理,2004年安排盤縣33個衛生院建設項目,建設面積19200平方米,總投資1*2萬元,目前30個已動工,還有3個點土地未落實,通過初步驗收的有11個工程點,已完成主體工程進入裝飾工程的有5個工程點,總完成投資700萬元;20*年度安排六枝15所鄉鎮衛生院、水城2所鄉鎮衛生院建設項目,建設面積12600平方米,總投資765萬元,目前正在抓緊初步設計方案;爭取到水城縣29個鄉鎮衛生院建設項目,建設面積21300平方米,總投資1263萬元,目前正在抓緊項目前期工作;市醫療集團新建十九層住院大樓可研已批復,規模28120平方米,總投資4000萬元;水城縣門診大樓國債批復240萬元,目前正進行前期工作;國債建設項目市傳染病院、緊急救援中心于元月23日掛牌正式成立。

(九)啟動干部保健工作

制定《*市地級領導干部醫療保健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為保健對象辦理《保健證》,組織醫務人員為保健對象提供優質醫療保健服務。

(十)加強衛生行業作風建設

一是認真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工作,下發了實施意見,召開了一系列會議,進行了一次督查,全市衛生系統各級醫療機構已先后召開了動員會議。二是于20*年5月11日至12日,組織召開了全市衛生系統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研討會。三是根據市政府糾風辦安排,于4月8日組織相關單位參加市政府糾風辦第十九期政風行風熱線,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切實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和舉報投訴事項。四是繼加強藥品招標采購工作,醫院用藥總金額4904.1萬元,中標藥品周期內實際采購金額為4308.44萬元,集中招標采購藥品總金額占醫院用藥總金額比例為91.94%,集中招標采購藥品品種5086種。五是認真查處開單提成、紅包、回扣等不正之風,半年來,退還、上交紅包金額0.72萬元,受黨紀政紀處分4人,行政處罰1人。六是積極推行“就醫清單”制,“病人選擇醫生”制度和創建“放心藥房”活動,接受患者和社會對醫院的監督;七是是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和制度建設,規范醫務人員行醫用藥行為。八是繼續加強醫德醫風建設,開展行業作風整頓工作。九是認真開展學習活動。

二、存在問題

(一)農村衛生服務能力有待提高,農村公共衛生事業面臨較大困難,鄉、村兩級衛生機構專業人才短缺,人員素質偏低,醫療設備技術落后,服務不夠規范,整體服務能力達不到廣大農民的健康需求。

(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體系尚不健全,應急救治隊伍技術及裝備亟待提高,疾控體系設備陳舊,技術落后,經費嚴重不足,部分傳染病呈高發態勢。

国产精品视频线观看26uuu,免费av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一级a四片久久精品网,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一区看三级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 | 午夜性色福利小视频 |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日韩欧美少妇精品 | 偷偷做久久久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