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研究

時間:2022-11-29 10:19:0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英語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研究,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英語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研究

一、引言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深入,人們的學習、生活、思維方式也在發生變革。教育領域也是學習和生活的一部分,“互聯網+教育”的提出使得教學課堂產生了重大變革。近年來,教育信息化成為了培養新時代人才的重要途徑。正如《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2010-2020年)》文件中所提出的教學信息化目標,我們要結合信息技術將互聯網的元素融入到教學領域中。而高校英語教學和所有學科一樣,都要朝著“互聯網+”的方向改革,以互聯網為中心重新解讀教學方案,形成新的課程要素和教學體系。這些課程改革的重擔都落在了教學一線的英語教師的肩上,他們是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的指導者和實踐者,只有提升高校英語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才能更好地推進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二、概念界定

(一)大學英語教師

大學英語教師和普通教師的定義基本是一致的,是學生的能力培養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近年來,我國的外語教學改革正在不斷深入,信息技術設備的引入加重了英語教師肩上的重任,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師的定義也在逐步發生變化。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對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和要求進行了調整,明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因此,大學教師應當從一個傳導、授業、解惑的解答者,轉變成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引導者、信息化教學設備的合理利用者、課堂多元化活動的策劃者和學生學習方法的點撥者。教學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大學教師是教育改革的一線工作者這就要求大學英語教師不僅要傳授英語語言知識,還要借助信息技術來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教師幕后角色的擔子越來越重了,教師不再是傳統教育理念中的知識儲備庫,教學過程也不是單純的知識灌輸的過程。全面提升自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當前環境下對大學英語教師提出的新要求,大學英語教師需要重新定位和思考。

(二)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即是教學活動的綜合能力,和傳統的教學設計能力有著顯著的區別,不僅要以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為基礎,還要結合信息技術的優勢開展課堂教學。許多學者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進行了定義,祝智庭老師在《現代教育技術———走進信息化教育》中指出,信息化教學能力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資源,融合到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中,以“課堂”為中心實現最優化的系統教學模式的能力。李娟老師認為,信息化教學能力是教師適應時代發展所需要具備的信息化教學態度、教學理念、教學技能。

三、高校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化教學意識薄弱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現代新信息技術已成為高校英語教學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多元化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并沒有被教師很好的掌握。教師對信息化教學能力認識不清,僅局限于多媒體課件的操作和使用,對微課、慕課、私播課、翻轉課堂等只知存在,自我發展意識和發展動力不足,不愿意升級自己的知識結構、更新教學方法,不想增加工作量,優化教學內容等,專業發展意識不強,沒有真正地將信息技術運用、融入到課堂實際教學中。教師現代信息技術只停留在淺層應用階段,沒有與課堂教學深入融合起來。

(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不足

大學英語教師在長期的重復性的教學工作中早已習慣了借助于PPT課件進行的課堂教學。由于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上的差異,部分教師根本不能完全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大部分教師沒有接受過專業的系統的現代信息教育培訓,使得多數教師在信息化教學設計知識方面也存在缺陷,直接影響到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應用效果。

四、高校英語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策略

(一)教師方面

1.深入學習信息技術應用教學理念

高校英語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并不僅僅是掌握現代設備使用方式的能力,而是指在“互聯網+教育”時代中以現代教學理念為基礎的各項教學綜合能力。任何教學活動設計都應當在信息技術應用的指導下開展,因此,要提升高校英語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首先要深入學習信息技術應用教學的理念。首先,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不斷更新自身的英語教學設計理念,如觀看網絡上的教師公開課。閱讀與英語教學相關的書籍。其次,教師應當加強對信息技術的學習力度。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教師所掌握的信息技術總有一天會被淘汰,教師應當緊跟時代潮流,不斷學習新的信息技術。在掌握信息技術的同時應當明確信息技術的最終目的是輔助教學。以電子白板的引入為例,教師應當充分發揮電子白板的優勢所在,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利用電子白板形成互動的課堂,真正意義上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英語教學課堂。

2.階段性調整教學設計

高校英語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可以從教學效果中得到反饋,如果發現當前的教學方案沒有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就應當及時調整信息化教學策略。設計階段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是“互聯網+教育”改革過程中所必須的過程。首先,教師要將教學設計劃分成階段性評價、總結性評價、表現性評價。尤其是在新學期中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后,全新的課堂教學對學生必然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其次,教學任務的設置應當從低層次到高層次逐步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還不夠成熟,學生們需要時間去適應新的教學模式。教師要體現以學生為主的思想,一步步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英語教學課堂當中,而不是忽然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整體替換。如網絡多媒體素材的使用,教師不能完全依賴網課資源來代替自身的課堂講解環節,多媒體素材只能作為輔助教材。

(二)學校方面

1.加強信息化教學軟硬件資源建設

首先,學校應當加大在信息技術設備方面的投資,全面了解發達城市學校所使用的設備,如:電子白板、教師教學終端、學生學習終端等。購買足量的電子設備,盡可能實現每個教室都配備性能良好的計算機和電子白板。其次,加強各類信息化設計的英語軟件和資源庫的建設,如英語教學所需的視聽材料、學生題庫、PPT課件等。加強資源庫的建設可以有效提高教師備課的效率。設立專項的信息技術資金,及時更新校內教學設備,以市場投標的形式采購各類信息化終端設備,逐步完善教學領域設備的改造升級。

2.優化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提升的支撐環境

教師個體的發展得益于教學領域的整體進步,要進一步提升高校英語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必須要建設良好的“互聯網+教育”的發展環境。從政策激烈、評價體系等方面入手,為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供良好的條件。首先,明確開展信息化教學的激勵政策。上至教育行政部門,下至學校領導,都要從整體布局出發,制定科學合理的能力提升方案,堅定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方向不變,提高學校對信息技術應用培養的重視程度。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養出來的,這是一項常態化的工作,校領導應當長期不斷支持和培養校內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育作為教學質量和學校評估的重點工作。事大吉了。最后,最重要的是,在觀影后的互動環節中,教師要精心設置教學活動,確保每一個學生參與其中,在互動中,教師要做好課堂調控,在課堂評價中,教師要多給予學生鼓勵性評價,在學生語言表達過程中,出現錯誤時,不要打斷,鼓勵學生勇敢使用英語去表達自己的思想。英語影視賞析課,作為校本課程之一,是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學有所獲、思有所得。

[參考文獻]

[1]劉悅.英語電影欣賞課的學習策略和基本教學方法[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2]李旭.淺談英文原版劇集對英語教學的影響[J].瓊州學院學報,2008(3).

[3]衛玲.英語影視課程的組織設計和實施[J].中國電化教育,2008(1).

[4]鄧麗娟.淺析英文影視材料在英語視聽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文化論壇,2011(4).

[5]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薛美薇 單位:周口師范學院

国产精品视频线观看26uuu,免费av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一级a四片久久精品网,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精品一区二区亚洲一二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一区二区 | 午夜福利免费区久久 | 日本免费不卡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