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學習平臺的教學模式分析

時間:2023-03-13 15:52:1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移動學習平臺的教學模式分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移動學習平臺的教學模式分析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的高速發展及應用,高等教育的性質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同時給我們教育教學模式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2]。《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20-2030年)》提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3]。基于移動學習平臺,開辟出“互聯網+”時代的教學新途徑,提升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提高學習效果[4-6]。全面調研移動學習情況,整合各類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支持系統,分析移動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障礙,促進大學生高效自主學習[7]。根據學生學習風格偏好和課程特點,如何科基于移動學習平臺的教學模式探析——以信號與系統課程為例學合理利用移動學習平臺,達到最大程度的教學效果,是當今移動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信號與系統》課程知識點多、理論性強,涉及的公式及其推導較為復雜,尤其一些概念較為抽象,因此晦澀難懂。本文以《信號與系統》課程為例,通過研究學生學習風格偏好及對移動學習平臺使用興趣,改進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果,為移動學習平臺的發展提供參考。

二、研究設計

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由于時間及教學容量的限制,可能無法得到學生使用移動教學平臺的反饋。為了更好地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本論文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學生對移動學習平臺的使用偏好,并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為了充分考慮學生對移動教學平臺的使用性能及需求,以《信號與系統課程》為例,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收集信息。在網絡調研中,限定了調查對象為學習過《信號與系統》課程大學生。問卷共有15題,主要包括兩大類問題:移動學習平臺了解以及以《信號與系統》課程為例,如何改進移動學習平臺的使用。為了使調查問卷更加合理完善科學,在完成初步設計編寫之后,先后邀請了20名不同年級、不同學校的學生對調查問卷進行試答。然后根據試答者的意見修改并完善問卷信息。

問卷統計對象信息本次調研共發放問卷220份,收到有效問卷185,有效問卷率為84.09%。由于生源的關系,其中77份來自本人授課班級,另外100份來自網絡調研,且要求調研對象為學習過《信號與系統》課程。表1是研究對象的人口統計信息。在抽樣調查樣本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基本相等。問卷對象對移動學習平臺的了解與認知情況如表2所示。表1問卷調查基本信息統計表屬性分類頻數百分比性別男10054.05%女8545.95%年級大一00%大二12869.19%大三4524.32%大四126.49%從表2中可知,調查對象大體上對移動教學平臺是有一定的了解程度,并且認為移動教學平臺對于授課和學習是有一定意義的。這些為后續調查結果的可信度和科學性奠定了基礎。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移動學習App使用情況在調查對象185人中,有115人在使用移動教學平臺時考慮過流量問題,70人沒有考慮過流量問題。大學生屬于消費群體,手機除了基本的通信功能之外,還需滿足各類APP使用的流量消耗。因此,移動學習平臺的流量是大學生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

(二)移動學習情況分析問卷以《信號與系統》課程及“超星學習通”為例,從移動教學優勢體現、移動學習平臺功能、移動學習平臺效果等方面做了調查研究。以《信號與系統》課程為例,70%—80%的調查對象認為通過使用移動學習平臺,滿足了個性化需求、資源豐富、提升了課堂互動性和滿足了個人學習的目標等,如圖1所示。以“超星學習通”平臺為例,針對學生端,移動學習平臺功能實用性比重調查結果如圖2所示。數據表明,移動學習平臺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積極作用的。由于移動學習平臺功能多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對學習內容的表達且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升了學習自主性。

(三)移動學習課堂授課設計效果《信號與系統》課程對于工科非數學專業學生來說,知識點繁雜、枯燥乏味,因此為了提升課中教學效果,對于使用移動學習平臺輔助教學方面做了調查。以《信號與系統》課程為例,90.27%的學生認為選擇題是使用移動學習平臺效果最好的題型,其次62.16%認為是填空題,44.86%是問答題和43.24%是計算題。以2個學時理論授課時間為單位,使用移動學習平臺輔助教學時長這一選項中,37.84%學生選擇20~30分鐘,30.81%學生選擇10~20分鐘。移動平臺學習是輔助課中教學方式之一,因此學習者無法長時間保持注意力,學習時間控制在30分鐘之內是比較合理的。以《信號與系統》課程為例,使用移動學習平臺的過程時,有87.57%的學生認為個人上課注意力是非常集中和比較集中,11.89%的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調查數據表明,使用移動學習平臺輔助課堂教學,由于其有別于傳統教學模式,形式新穎,趣味性強,因此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對于課間PPT是授課前還是課后上傳,68.11%的學生認為課前上傳,剩余31.89%覺得課后上傳合適。這說明大學生學習態度整體還是較好,課前上傳PPT意味著學生有提前預習或了解課程知識的主動性。因此,在課程教學設計中,教師每次課可準備兩份PPT,課前上傳一份針對課前知識科普及重難點概況的PPT,課后在學習平臺上傳課中講授使用的PPT。針對移動學習App設備使用效果情況,48.11%的學生認為系統功能還有待完善,44.32%學生覺得缺乏針對《信號與系統》等類似課程性質的功能,具體如圖3所示。此外,除了完成課程相關要求外,有79.46%的學生會自行使用學習平臺學習其他相關內容。調查數據說明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較高,可適當豐富課程相關學習資源。圖3移動學習設備使用效果情況

(四)移動學習課堂授課設計反饋以《信號與系統》課程為背景,基于“超星學習通”移動學習平臺,學生們提出可增加的功能包括:提高監督力度、筆記功能、豐富知識庫、討論組、通過所學課程自動推薦相關書籍、增加習題講解功能、隨機題庫、例題展示、考試模擬練習、搶答、問答知識競賽、添加錯題本功能等。

四、結束語

以上數據結果及分析顯示,移動學習的開展在大學已經有一定成效。大學生也有移動學習的意識和愿望,但是對其概念和理解還不是很深。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對移動學習平臺使用是有較高的熱情和要求,影響他們使用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功能、使用設計、缺乏有效的學習策略。因此,作為大學教師,應該進一步鼓勵學生開展積極有效的移動學習。在日常教學中,針對課程特點,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制定科學合理的移動學習平臺教學計劃,以便給學生提出具體的、適合個人的、有針對性的移動學習指導,提升課程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LIAWSS,HATALAM,HUANGHM.Investigatingacceptancetowardmobilelearningtoassistindividualknowledgemanagement:basedonactivitytheoryapproach[J].Computers&education,2009,54(2):446-454.

[2]肖君,梁曉彤,黃龍翔,等.無縫學習的焦點與趨勢[J].中國遠程教育,2021(02):66-75.

[3]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20-2030),2022.8.

[4]孫建芳,黃平,劉小康,等.移動學習平臺和翻轉課堂在機械設計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9,38(05):177-180.

[5]張慧.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移動學習調查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7):157-160.

作者:曾璐 陳妍 單位:江西理工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国产精品视频线观看26uuu,免费av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一级a四片久久精品网,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亚洲人成电影福利在线播放 |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綫无碼 | 好吊操好吊妞在线观看妞 | 亚洲欧美综合一区另类 |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