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8 16:32:5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項目盈利及償債能力分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公司簡介
山東華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山東華陽農藥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為主發起人,于1999年設立的股份公司,于2002年10月發行A股股票并上市(股票代碼:600532),是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單位、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化工經濟效益500強、中國名牌企業、第二屆中國農民喜愛的農資品牌、山東省重點培育和出口名牌企業、山東省百強重點企業集團、擁有省級技術開發中心和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二、償債能力分析
償債能力可以分為長期償債能力和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通過對企業財務報告等會計資料分析,從而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財務風險,為管理者、投資者、債權人提供企業償債能力的財務信息。
表1償債能力分析數據
項目 2013 2012 2011
流動比率 0.52 0.45 0.63
速動比率 0.47 0.40 0.43
現金比率 17.52 12.91 12.44
資產負債率(%) 45.50 45.71 76.47
產權比率(%) 83.47 84.20 324.94
(1)短期償債能力分析。流動比率2011年為0.63,2012年為0.45,2013年為0.52。該公司流動比率近三年呈先降后升的趨勢,表明該公司管理層開始加強短期償債的整治,使得短期償債能力回升。一般地,流動比率越高,企業流動負債能力越強,流動負債得到償還的可能性越大,即債權人的權益越有保障。一般認為21的流動比率較為合適,但該企業流動比率較低下,反映企業擁有的營運資金較少,抵償債務壓力較大,債權人遭受的損失風險大。速動比率是指流動資產扣除存貨后的資產,主要包括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等,其相對于流動比率,更能真實的反映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一般認為,速動比率為11時比較合適。該公司速動比率2011年為0.43,2012年為0.40,2013年為0.47,2011至2013年公司的速動比率低于正常范圍,且大體維持在0.4左右,說明企業整體償債能力不高,需加強償債管理。現金比率反映了企業直接償付能力。現金作為企業償還債務的最終手段,它的缺失,會使企業發生支付困難,面臨財務危機。對于該企業,現金比率2011年為12.44,2012年為12.91,2013年為17.52,作為扣除應收賬款后的余額的財務指標,現金比率一般認為20%以上,但也不能過高。公司的現金比率最近三年一直處于穩定狀態,但整體水平較低。綜合以上三個指標,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較弱,尤其是流動比率有待提高。
(2)長期償債能力分析。資產負債率2011年為76.47%,2012年為45.71%,2013年為45.50%,該企業2011年至2013年資產負債率有所下降,后達到相對穩定狀態,企業應保持資產負債率在60%以下,以確保不會發生較大的財務風險,吸引更多投資。從產權比率方面來看,它反映了債權人提供資金與股東提供資金的對比關系,有助于揭示企業的財務風險及股東權益對債務的保障程度,該企業2011年為324.94,2012年為84.20,2013年為83.47,其比率在三年內持續下降,說明企業長期財務狀況好轉,債權人貸款的安全保障程度提高。綜合以上兩個指標,說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良好,企業長期的財務風險較低。
三、營運能力分析
營運能力反映了企業資金周轉狀況,對此分析,可以了解企業的營業狀況及經營管理水平,資金周轉狀況好,說明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高,資金利用效率高,營運能力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等指標。數據如下表:
表2營運能力分析數據
項目 2013 2012 2011
應收賬款平均收賬期 1.37 20.06 38.56
應收賬款周轉率 263.13 17.95 9.34
存貨周轉率 11.72 5.18 3.73
總資產周轉率 0.38 0.46 0.75
應收賬款平均收賬期是指企業從取得應收賬款的權利到收回款項、轉為現金所需要的時間,平均收賬期越短,說明企業的應收賬款周轉速度越快,企業流動資金使用效率越高。
從該企業2011~2013年應收賬款周轉率逐年上升,但應收賬款平均收賬期逐年下降,尤其是2012~2013年,應收賬款周轉率上升了13.65倍,說明應收賬款變現速度越來越快,資金被外單位占用的時間很短,資金管理效率高。存貨周轉率反映了企業的銷售效率和存貨使用效率,該企業2011~2013年存貨周轉率逐年上升,說明企業存貨周轉速度加快,企業銷售能力逐年增強。營運資金占用在存貨上的金額越少,表明企業資產流動性較好,資金利用效率較高。
四、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通過對其分析可以對投資者取得投資回報、債權人收回本息的資金來源進行了解,它既是衡量企業管理者業績的重要指標,也是投資者和債權人外部評價企業的重要指標。對盈利能力的分析,本文只分析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的盈利能力,不涉及非正常經營,包括三項費用率、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凈資產凈利率。數據如下表:
表3盈利能力分析數據
項目 2013 2012 2011
三項費用率 13.61 13.63 15.61
銷售毛利率 39.47 33.54 6.84
銷售凈利率 23.83 21.72 -11.06
凈資產收益率(加權) 16.68 14.57 -26.83
由上表可以看出,公司最近三年的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逐年上升,其中2013年相對2012年分別上升了17.68%、9.71%,以上個數據可以看出企業的盈利能力逐年上升,但近兩年上升相對幅度減少,從三項費用率來看,2012-2013年該比率變化幅度較少,一定程度上使得企業盈利能力近兩年趨于穩定。
五、現金流量分析
現金流量表作為企業的“溫度計”、“晴雨表”,通過它可以讀懂企業的健康狀況,即可以一定程度上驗證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質量,監控企業資金鏈環節,加強企業自身財務管理。
表4企業現金流動總狀況
項目 2013 2012 2011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 6,210.43萬元 -14,835.90萬元 -1,172.29萬元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4,842.81萬元 2,101.30萬元 14,868.00萬元
財務分析是指在企業運行過程中,以會計核算和財務報表等資料為依據,采用專門的分析方法,對企業過去和現在有關經營活動、籌資活動、投資活動、分配活動的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等進行分析和評價的經濟管理活動。財務分析并不是單一性的工作,其包含的內容具有多樣性。其中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是財務分析的重點,本文著重從這幾個方面來闡述財務分析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財務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比較分析法。通過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可比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找出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中的差異與問題。按照比較對象的不同,比較分析法分為橫向比較法、趨勢分析法、預算差異分析法。二是因素分析法。主要根據分析指標與其影響因素的關系,采取一定的方法來確定各因素對分析指標的影響方向和影響程度[1]。三是比率分析法。通過計算各種比率指標來確定財務活動變動程度。比率類型包括構成比率、效率比率和相關比率。
二、財務分析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在日常財務工作中,財務分析主要是以資產負債表、利潤表與現金流量表三大報表的數據為主要分析對象,經過系統的分析方法,如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來反映企業目前的運營狀況,同時也為企業的營運發展提供改善措施和方法。財務分析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得到普遍的應用。廣義的財務分析除了對財務數據進行比較、分析、評價和判斷,在基礎財務分析之上還應該綜合企業情況進行環境分析、業務分析等,據此才能夠全面、深入地認識企業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等,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議,從而推動企業健康、快速地發展。
1.償債能力分析償債能力是評估現代企業經營能力、財務狀況的重要指標,企業的償債能力分為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短期償債能力是衡量企業當前財務能力,尤其是流動資產變現能力的重要指標,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指標;長期償債能力主要涉及企業的長期負債與總資產和權益資本的比例關系,說明企業資本結構的合理性及長期負債的風險程度,主要包括資產負債率、權益乘數、利息保障倍數等指標[2]。企業只有在具備償債能力時其經營風險才會變低,企業才能持續健康地發展。以房地產企業為例,房地產企業開發周期較長,拿地和建設環節需沉淀大量資金,資產負債率無疑成為企業財務分析的重要指標。房地產企業如果資產負債率過高,企業償債能力較弱,將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一旦出現大的市場波動,極易造成企業資金鏈斷裂。因此對于一般企業而言,一方面,要不斷提高企業的償債能力,有效防范經營管理風險,基于產品市場定位,優化市場布局,減少產品庫存量,釋放資金流;另一方面,要將外債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分析現有的融資規模和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是否匹配,特別是在進行資產購置、擴大生產時,企業應以戰略性發展為導向,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資產的整合利用,不能大舉借債,盲目擴張。
2.營運能力分析營運能力通常是指企業資產的周轉運行能力,營運能力指標包含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等。一般情況下,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資產的周轉速度越快,利用越好。但也要注意周轉率指標存在的不足,例如企業生產經營可能存在季節性原因,或者企業大量使用現金結算等,就不能僅以營運能力指標來判斷企業資產的使用效率高低。所以在進行理論分析的同時,也要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對于制造型企業而言,營運能力分析的重要指標有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以這兩個指標為例分析如下。(1)應收賬款周轉率。該指標反映了企業應收賬款變現速度的快慢,也體現了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周轉率高表明了企業收款速度快、應收款賬齡短、短期償債能力強。周轉率低表明了企業的營運資金過多沉淀在應收賬款上,將會影響企業的資金周轉和償債能力。在周轉率過低的情況下,管理層應引起重視,派出專人,及時清理應收賬款,也可將業務員的獎金、工資同回收貨款掛鉤,調動相關人員的積極性。同時加強產品賒銷管理,防止壞賬的產生。企業可借助應收賬款周轉期與客戶的信用期限進行比較,評價客戶的信用程度,并對原訂的信用條件進行適當的調整。(2)存貨周轉率。存貨屬于流動資產中變現能力較弱、流動性較差的資產,存貨周轉速度的的快慢,不僅反映出企業采購、生產、銷售各環節的效率,而且對企業的償債能力及獲利能力產生一定的影響,一般存貨周轉率越高,表明其變現的速度越快,資金的占用水平越低;如果存貨的周轉率非常低,會導致資金的大量閑置和沉淀,影響資產的使用效率。因此企業要優化庫存量管理,積極解決庫存積壓等問題,提高存貨周轉率,從而盤活企業資金流。
3.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獲取利潤的能力,盈利能力指標包含:銷售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報酬率等。對企業而言,盈利能力的大小直接關系到企業經營發展的推進。以某制造型企業的盈利能力分析圖為例,可以看到:(1)該企業近幾年的盈利能力持續增強,銷售毛利率和銷售凈利率均不斷提高,結合企業情況分析成因,企業改變了之前單一的市場營銷體系,完善了營銷體系,擴大了銷售規模,同時采取規模化生產,有效地降低了企業成本,提升了企業的盈利水平。(2)該企業的總資產收益率略有增長,但由于企業本身固定資產投入較大,且隨著銷售增長應收賬款也有所增長,故企業整體總資產收益率還不是很高。通過企業盈利能力分析,可以為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具體應用如下。(1)企業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注重企業研發力度,不斷提升產品質量,獲得高附加值的產品,提升市場競爭力,以技術創新鞏固和擴展產品優勢。(2)積極開拓市場,加強市場競爭力,通過增加更多的銷售數量來提升企業盈利水平。(3)如果利潤率過低,考慮是價格低還是成本高。如果是價格因素造成的,首先應對價格調整的利弊進行分析,再作決策。如果是成本因素引起的,就要分析企業在降低成本方面是否有挖掘潛力,通過加強管理,提升成本控制能力,減少各環節的費用支出。(4)以產品盈利能力為導向,加強產品結構優化。企業對企業中各類產品所賺取的利潤及在企業經濟效益中的占比進行分析,管理者可據此對產品結構進行優化調整,促使企業在未來運行發展中獲取更多經濟效益。
4.發展能力分析企業的發展過程會通過不同時期的財務狀況體現出來,因此可以通過財務分析來預測企業的發展能力。企業發展能力指標主要包含銷售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利潤增長率等。其中銷售增長率是衡量企業市場占有能力、預測企業銷售趨勢的重要指標。銷售收入的穩定增長,是企業生存的基礎和發展。總資產增長率指標反映了企業資產規模的增長情況,體現了企業用以取得收入的資源增長速度,該指標越高,說明企業一個經營周期內資產規模和經營規模擴張的速度越快,但也要關注企業的償債能力和后續發展能力,避免資產盲目擴張。財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關注經營運行、財務狀況中的重大變動事項,多和其他部門溝通,加深對企業整體戰略和相關業務的理解。真正的財務分析,不能單就數字進行簡單比較,而應揭示數字背后相關業務間的必然聯系,要找出原因,提出合理的措施和建議。
三、發揮財務分析作用,推動現代企業管理
通過科學的財務分析,能夠使管理者、投資者全面、快速地了解和掌握企業經營情況,同時也有助于管理者找出經營管理過程中的不足,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在現代企業管理活動中,全面系統的財務分析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1.為企業經營決策的制定奠定良好的基礎財務分析最為關鍵的是,不僅能夠在相關數據的基礎上通過各個指標對當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總結,而且可以根據目前的數據分析預測企業未來的經營狀況,為之后經營管理決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數據支撐。通過財務分析還可以發現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潛在的風險,有助于管理者找出問題根源,使其在制定決策時充分了解企業的現狀,做出更為準確的判斷。2.為企業投融資決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據財務分析在投融資決策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可以對資產負債表進行分析,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資本結構、自有流動資金及償債能力等。其次,可以通過利潤表來分析企業的盈利狀況、盈利能力和經營效率,明確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地位以及持續發展能力。最后,通過剖析現金流量表,知曉企業獲取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能力[3]。基于這幾方面財務分析,并針對具體的投融資項目展開評估測算,來決定企業后續的投融資計劃是否推行。例如企業計劃投資新項目,在項目投資決策階段,財務人員應該從投資風險、投資效率、投資收益方面進行分析和評估,測算新產品的成本、銷售、回款、利潤情況,使項目可行性得到完整反映,并評估企業資金實力、償債能力等是否能滿足新項目的投資要求,企業依據全面的分析評估才能制定科學的投資決策,以保證新項目能順利實施。
四、結語
財務分析對于企業來說,不單是對以往完成的財務活動進行總結,也為后續的財務預測奠定堅實的基礎。財務人員應以三大報表作為財務分析的主要依據,運用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等指標,進行系統的分析,對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和財務情況形成客觀、全面的評價,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在現代企業管理過程中,只有強化財務分析,發揮財務分析在企業戰略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才能優化企業經營管理,促進企業穩健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金毅.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體系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商論,2018,(18):130~131.
財務分析在于通過信息、指標和因素分析,推論各種報表、各項指標的相互關系,以尋求外部單位個人與企業本身利益的相關性,從而使自己的決策更趨于正確和合理。
本文以我國某西南大型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財務報表為研究對象,結合2010年的財務數據,對公司做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及營運能力等方面進行相關分析。據此,可以綜合分析研究公司的整體運營情況,掌握公司的癥結,以便及時采取措施。
一、資產負債結構分析
表1是該公司2010年度和2011年度有關資產負債項目變動指標。
從表1可以看出,該公司2011年總資產比上年度增長了8.95%,說明企業的經營規模在不斷擴大。同時,在流動資產各項目變動中,貨幣資金增幅很大,表明企業應付市場變化的能力較強。應收賬款的增加幅度較小,說明企業基本可以控制貸款的回收,但仍應注意應收賬款的管理,以防出現呆賬、死賬的情況。
此外由表1可知該企業預收賬款增加的幅度較小,說明該公司銷售業績沒有明顯的提升。另外,該公司的負債結構不是很合理,出現了非流動負債比重偏低,流動負債傾向明顯的負債結構。這種結構會對公司的償債能力造成較大的影響,導致其支付能力變差,并增加公司的財務風險。
二、償債能力分析
企業償債能力是反映財務狀況和經營能力的重要標志。企業償債能力低,一方面說明企業資金緊張,難以支付日常經營支出,同時表明企業資金周轉不靈,甚至面臨破產危險。表2是該公司2010年度和2011年度有關償債能力指標。
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對比關系,它反映企業償付即將到期債務的實力。企業能否及時償付到期的流動負債,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好壞的重要標志。
由表2可知該公司的營運資金是負數,說明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較差,隨時可能因資金周轉不靈而中斷。在短期償債分析中,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是很重要的財務指標。此外公司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都有所增加,說明企業的償債能力有所加強但均低于行業領先水平。除此之外,2010年、2011年這兩年的速動比率指標均遠小于1,說明了企業的變現能力、短期償債能力較差。
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長期負債的能力,用于衡量企業償還債務本金與支付債務利息的現金保證程度,是評價企業財務狀況的重點。
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接近于行業領先水平,比較合理;利息保障倍數低于行業領先水平,長期資本負債率很低,現金流量債務比率處于行業領先水平,說明公司的長期償債能力較強。
三、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通常表現為一定時期內企業收益數額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企業的經營活動是否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對企業至關重要。
根據該公司報表,2011由于公司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增長產量,不斷滿足市場需要,從而使營業收入增加,但由于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支出的增加,增減相抵,導致營業利潤略微增加。表3是企業盈利能力指標分析表。
從表3可以看出該企業2011年度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資產利潤率較2010年度均有所下降,表明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不高,同時資產利用效果方面也存在問題。盡管凈資產收益率略微增加,但這四項指標均低于行業領先水平。因此,可以看出公司的整體盈利水平比較差。
四、營運能力分析
表4是該公司2011年度和2010年度有關營運能力指標,據此可以做出以下幾點分析。
第一,該企業2011年度應收賬款周轉率比2010年度有所上升,這表明企業的營運能力有所上升,說明企業加強了應收賬款的管理。
第二,2011年的存貨周轉率較2010年有所下降,說明企業存貨流動性減弱,變現能力較差,公司存貨的管理水平可能出現了問題。存貨周轉率是企業一定時期銷貨成本與平均存貨余額的比率,用于反映存貨的周轉速度,即存貨的流動性及存貨資金占用量是否合理,促使企業在保證生產經營連續性的同時,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增強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第三,該企業2011年度流動資產周轉次數比2010年度增加了0.07。流動資產是反映企業流動資產周轉速度的指標。流動資產周轉次數增加說明該企業完成同等營業收入,2011年所占用的流動資產比2010年所占用的流動資產少。
第四,該公司2011年度總資產周轉率比2010年度略有增加。由此可以看出,企業在總資產的利用效果上已經有一定的提高。
五、杜邦分析
杜邦分析法是利用幾種主要的財務比率之間的關系來綜合地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其基本思想是將企業凈資產收益率逐級分解為多項財務比率乘積,這樣有助于深入分析比較企業經營業績。
從表5可以看出,2011年度公司權益凈利率與2010年度相比有所好轉,但這兩年的指標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說明股東獲利水平較低,這主要歸因于公司較差的資產獲利能力。另外,該公司2011年度權益乘數與2010年度相比有所增加,說明企業的償還債務能力在下降。從杜邦分析表中的各項指標可以看出該公司總體資產管理能力較差,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六、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從償債能力各項指標可以看出,該公司盡管長期償債能力有所加強,但短期償債能力較差,應加強日常存貨管理,合理安排生產與銷售。由于存貨變現能力低,過多會占用資金,繼而影響償債能力。同時也應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及時關注與之相關聯客戶的信用狀況,監督應收賬款的回收情況。
從盈利能力指標中可以看出,公司本年盈利質量較差,主要由過高的營業外支出造成。2011年度,經濟環境復雜多變,自然災害接連發生,使該公司主要產品市場一直持續低迷、萎縮。在這種嚴峻情況下,企業應加強技術革新,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控制管理風險,從而增加盈利能力。
從整體上看,企業在不斷壯大,但發展狀況與同行業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企業應合理解決以下問題:一是合理配置各項資產,改善資產結構和財務結構;二是降低流動負債比率,從而優化資本結構;三是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通過技術革新、人才更新,從而為企業謀求更大的效益,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四是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及時掌握財務風險,從而保證企業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共榮、左旦平:財務分析學[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2] 王艷榮:會計報表及財務指標分析[J].中國外資,2010(4).
一、立論依據
1.研究意義、預期目標
研究意義: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與發展,企業已從政府撥款為主的籌資方式,轉為自有資金、借入資金等同時并存的籌資方式,負債經營已為企業普遍采用。負債經營不僅可以解決企業資金短缺問題,還可以產生財務杠桿效應,為企業的所有者帶來更多的效益。但是,負債經營也存在著風險,如資產負債率偏高,債務負擔過重,償債困難,銀行與企業或企業與企業之間互相拖欠借款,應收款收不回,應付款付不出等等現象。因此,企業在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外部資金的同時,還要重視對償債能力的分析。它有利于正確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有利于投資者進行正確的投資決策,有利于企業經營者進行正確的經營決策,有利于債權人進行正確的借貸決策。由此可見,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預期目標:本文在參照國內外已有研究結論的基礎上,從償債能力的各種指標入手,以滬市電子行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以財務管理理論、財務戰略管理理論、財務評價理論為指導,通過數理統計和數據挖掘等方法,對上市公司償債能力進行了研究,并測定了電子行業償債能力指標的標準值,從而為電子業上市公司在充分利用外部資金的同時有個明確的度量,為增強制造業上市公司的競爭力提供一定的探索性建議,為政府監管部門提供政策性意見以及為相關理論研究做出貢獻。
2.國內外研究現狀
在對滬市電子行業的財務分析中,償債能力分析占據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國內外學者對于企業償債能力分析的研究已取得了可觀的成果,但是由于樣本選取,研究方法及績效評價角度的差異,造成研究結果并不一致。 國內研究,蔣理標(2019)提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負債經營時現代企業的基本經營策略,如何分析企業償債能力是企業進行負債經營風向管理的關鍵環節。現有的償債能力分析主要是通過研究企業資產負債表中各項目的結構關系及各項目的變動情況,來確定企業財務狀況是否健康、償債能力是強還是弱。簡燕玲(2019)提到企業的償債能力分析應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如何安排好到期債務的償還;二是要有相對穩定的現金流入。文章分析了目前企業償債能力分析中存在的問題,從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兩方面對企業償債能力分析做出了適當的改進,提出了在分析企業償債能力時要考慮償還債務資金來源渠道、企業流動資產質量、企業所處的壽命周期等以前很少涉及的幾個
方面。曾小玲(2019)對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三者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她指出:公司的營運能力決定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決定償債能力,營運能力也可直接決定償債能力。作者不僅定性地闡述了這種相關關系,還通過定量分析對此進行了驗證。此外,作者還研究了長期償債能力和短期償債能力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并從破產風險的角度分析了二者的關聯性。王化成(2019)在書中企業籌資管理理論一章談到,在合理確定企業的負債結構時,要充分考慮現金流量的作用。企業的短期負債最終由企業經營中產生的現金流量來償還,以現金流量為基礎來確定企業的流動負債水平是合理的。在確定企業負債結構時,只要使企業在一個年度內需要歸還的負債小于或等于該期間企業的經營凈現金流量,這樣,即使在該年度內企業發生籌資困難,也能保證企業有足夠的償債能力,這種以企業經營業現金流量為基礎來保證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方法,是從動態上保持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比流動資產、速動資產從靜態上來保證更客觀、更可信。劉秀琴(2019)對我國深滬兩所上市公司的939家A股上市公司的流動比率均值進行了計算。939家上市公司三年的流動比率算術平均值為1.93,80%的公司流動比率分布在0.8-2.6之間。這表明企業要想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應當有一個合理的流動比率值。業績較為優良、具有發展潛力的公司其流動比率一般保持在2左右,而業績較差的公司其流動比率明顯偏低,為0.9。
西方經濟學家對企業償債能力研究也己經有了很長的歷史。George Gallinger(2019)指出,人們通常使用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來衡量企業的流動性,測量出這兩個指標的臨界安全值,對企業短期償債能力進行評價。由于這兩個指標計算簡單,所以使用很普遍,但是它們并不能對企業的流動性進行詳細的檢查。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這兩個指標均為靜態指標,沒有動態地從企業融資與投資的配比關系上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所以存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乳制品業中,Russ Giesy(2019)通過實際數據說明了資產結構對資產周轉率、每頭奶牛的牛奶銷售量、資產占用量、成本、凈收益、風險等指標的影響,提出乳制品業中合理的資產結構應為使牲畜資產的占用量保持在50%左右。
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如果企業償債能力弱,就意味著企業的資產對其負責償還的保障能力弱,企業的信用就可能受到損失。信用受損會削弱企業的籌資能力,增大籌資的成本,從而對企業的投資能力和獲利能力產生重大影響。因此,通過償債能力分析可以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企業的財務風險程度、預測企業的籌資前景,是企業進行理財活動的重要參考。
3.參考文獻
[1]簡燕玲.企業償債能力分析與安全經營[J].財經問題研究,2019(5).
[2]王艷萍.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分析方法[J].財會月刊,2019(8).
[3]蔣理標.關于企業償債能力問題探討[J].會計之友(上),2019(12).
[4]王葒.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分析方法探析[J].會計研究,1999(6).
[5]任遠.對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分析[J].北方經貿,2019(5).
[6]聶祝林.短期償債能力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9(11).
[7]蔣大富.對完善現行短期償債能力分析的思考[J].市場周刊,2019(11).
[8]曾小玲.論公司償債能力評價[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9.
[9]李曉博.基于現金流量的企業償債能力研究[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9.
[10]鄒志波.制造業企業流動比率標準參考值分析[J].財會研究,2019(9).
[11]王化成.獨立董事與公司治理:理論、經驗與實踐[J].會計研究,2019(8).
[12]張志強.價值評估[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
[13]劉秀琴.上市公司流動比率實證分析[J].管理現代化,2019(6).
[14]George Gallinger. The Current and Quick Ratios [J].Business Credit, 2019(5).
[15]Russ Giesy. 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 that Drive Performance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2(10).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內容(或預期章節安排)
1 償債能力概述
1.1 償債能力的概念
1.1.1 短期償債能力概念
1.1.2 長期償債能力概念
1.2 償債能力指標體系
1.2.1 短期償債能力各指標含義
1.2.2 長期償債能力各指標含義
2 償債能力分析的影響因素
2.1 營運能力對償債能力的影響
2.2 盈利能力對償債能力的影響
2.3 現金獲取能力對償債能力的影響
2.4 影響償債能力評價的其他因素
3 滬市電子行業上市公司償債能力實證分析
3.1 電子行業發展現狀
3.2 研究樣本的選取
3.3 主成分分析過程
3.3.1償債能力指標描述性統計
3.3.2 償債能力指標相關性檢驗
3.3.3主成分的提取
4 提高上市公司償債能力的重要性及對策分析
4.1 提高公司償債能力的重要性
4.2 提高上市公司償債能力的對策
2.實施方案和進度計劃
實施方案:文獻研究的重點是滬市電子行業上市公司償債能力分析,主要將通過中國期刊網、學位論文數據庫和EBSCO等查找相關的文獻;關于滬市電子行業上市公司的一些數據資料主要通過統計年鑒、相關政府部門、統計部門網站獲得。
進度計劃:第6學期第19-20周至第7學期第1-5周: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廣泛搜集、研究相關文獻資料,完成畢業論文選題。
第7學期第6-12周: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外文翻譯、文獻綜述和開題報告撰寫。
第7學期第13-14周:撰寫論文詳細提綱,交給導師批閱,反復修改,保證論文結構的合理性。
第7學期第15-20周:開始寫作畢業論文,完成初稿。
第7學期寒假:結合畢業論文選題開展調查研究。
第8學期第1-2周:在導師的指導下進一步寫作、完善畢業論文。
Excel Computing Application in Financial Statement ratio analysis
Abstract:In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a calculation analysis is simple and easy to use tool for enterprise is very necessary. Excel office software can not only convenient to calculate various statistical data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can effectively and scientifically calculating enterprise debt repayment indicators, profitability and operating ability, for the user to make the right decision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Keywords:Financial Statements Exce Ratio Analysis
引言
財務報表的分析主要是對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以及現金流量表等報表的分析,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趨勢分析法。其中比率分析法是通過比率來反映會計指標之間相互關系的方法。它可以從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等方面分析企業的經營績效。在對財務報表填制和分析時,經常會遇到大量的的數據計算,而Excel電子表格處理軟件在數據的計算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又簡單易用,非常適合需要者使用。因此,將Excel軟件應用到財務報表的計算分析中,能夠有效而又科學地分析企業的經營績效,指導投資者和經營者做出正確的決策。
1財務報表分析
企業乃至個人可以通過對企業的財務報表中提供的數據的計算和分析,了解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等情況,正確地評價企業財務狀況、經營管理水平和發展前景的好壞,為做出決策提供依據。
1.1償債能力分析指標
償債能力包括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短期償債能力分析時通常用流動比率,即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對于債權人而言,流動比率越高債權越有保障,一般等于或稍大于2較為理想;長期償債能力分析時通常用資產負債率,即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資產負債率反映了企業償還全部債務的能力,一般認為低于50%比較理想。
1.2盈利能力分析指標
盈利能力指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盈利能力主要可以通過資本金利潤率和營業收入利潤率來分析。其中資本金利潤率=利潤總額/資本金總額*100%;營業收入利潤率=利潤總額/營業收入凈額*100%。計算的值可以衡量投資者投入資本的獲利能力和企業的盈利能力,一般值越大,企業的效益越好、收益越高。
1.3營運能力分析指標
營運能力的分析指標主要有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營業收入-現銷收入)/應收賬款凈額平均余額;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存貨平均余額,其中平均余額為相應項目的(期初數+期末數)/2而得。一般周轉率高,說明企業的應收賬款的變現速度快、庫存適度、經營效率高。
2使用Excel進行財務報表分析時的計算應用
Excel在數據的計算管理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因它非常普及,故在財務報表的計算分析時,其非常方便可行、簡單易用。下面以某包裝企業的財務報表為例,將Excel應用在財務報表比率分析法中,以方便地計算出各項指標,供有關人員決策使用。
2.1償債能力計算
使用Excel進行計算時,首先應將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等數據導入或錄入到Excel的工作表中。如圖1所示,資產負債表中的各類合計數均可以通過Excel中的求和公式計算而得。若要分析該包裝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可通過求流動比率來實現。即在目標單元格中輸入公式“=C13/G10”,結果為1.64,說明該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不理想,債權人的資金安全程度較低;若要分析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可通過資產負債率來實現。即在目標單元格中輸入公式“=G14/C21”,結果為46%,說明該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比較好,債權人的資金安全程度較高。
圖1
2.2盈利能力計算
如圖2所示的利潤表中營業利潤的計算可通過公式“=B3-B4-B5-B6-B7-B8-B9+B10”求得;利潤總額的計算可通過公式“=B11+B12-B13”求得;所得稅費用的計算公式為“=B14*25%”;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B14-B15”。通過利潤表的計算,可得知某包裝企業的利潤總額為 3846600元,盈利能力反映了企業經營業績的好壞。在計算它的主要分析指標之一資本金利潤率時用到了資產負債表中的單元格,故涉及到三維應用。計算時可在目標單元格中輸入公式為“=B14/資產負債表!G16*100%”,求得某包裝企業的資本金利潤率為64%,該數值表明投資者投資帶來的收益居中偏上,收益較好。
圖2
2.3營運能力計算
在分析該包裝企業的營運能力時,如果要計算存貨周轉率,可在目標單元格中輸入公式“=利潤表!B6/((資產負債表!C12+資產負債表!D12)/2)”,求得結果為0.14,表明該企業的存貨周轉率相對較低,可能存在著采購過量或產品積壓等情況,應該引起重視,并分析原因以解決問題。
結語
Excel作為一種簡單易用的電子表格處理工具,特別適合于企業的財務人員、經營決策者和投資者使用。當然,單純地用比率分析法分析財務報表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若要想全面的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還可以結合趨勢分析法,將企業連續幾年的財務報表放在一起,同樣借助于Excel進行比較分析,做出趨勢圖表,以獲得更全面的數據。
基金項目
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基于移動學習的“微課程”在現代遠程教育中的應用及學習模式研究》(GS[2014]GHB0280)。
參考文獻
[1]鄧柳燕.基于用友UFO報表構建杜邦分析系統模板[J].財會月刊.2014(03).
[2]李昱.Excel在金融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中的應用[J].華南金融電腦.2008(08).
[2]侯晉萍.哈佛框架下的財務報表分析:以某包裝企業為例[J].經濟師.2012(01).
[3]喬永軍.淺析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局限性的原因及對策[J].新疆農墾經濟.2012(07).
[4]汪飛羽,張姣.青島啤酒財務報表分析[J].現代商業. 2012(07).
一般來講,對于短期償債能力的分析主要側重于研究企業流動資產、資產變現能力與流動負債的關系;長期償債能力分析則涉及到企業的資本結構、獲利能力和變現能力等。區別分析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對一個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比如,一個企業雖然長期償債能力很好,但一旦短期償債能力出現問題,就要被迫通過出售長期資產償還債務,輕者直接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嚴重時會導致企業破產。相反,如果一個企業雖然具有較充足的現金或近期變現的流動資產,但長期償債能力不足,這將導致企業缺乏更多的資產進行長期投資,使企業的經營規模難以擴大,企業的盈利水平難以提高。
二、要注意非現金資產變現價值的不確定性
在進行償債能力分析時,財務分析人員一般是將企業的資產與負債進行比較,或者計算其比率的大小,或者計算其差額的多少,并以此作為評價企業償債能力強弱的依據。人們把資產看作企業對負債的一種保證,然而卻忽視了非現金資產變現價值的不確定性,財務報表上披露的數據并不能代表企業資產變現償債時的市場價值。比如,財務人員在計算資產負債率指標時,分母中的資產總額包括了企業所有的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其中不僅涉及到流動資產質量不高的問題,還可能存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變現能力差,長期待攤費用不能變現的影響。非現金資產質量的高低影響到財務比率真實性,如果非現金資產質量差,其變現價值就低,則企業實際償債能力將大打折扣。
三、不能只看負債規模而忽視其構成
在采用比率指標進行財務分析時,財務分析人員一般會選擇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通過比較資產和負債規模的比例關系來評價企業的償債能力。在資產規模一定的情況下,企業負債規模越小,償債能力就越強;企業負債規模越大,償債能力就越弱。資產與負債之間的這種關系,使得人們往往只重視負債規模的大小,卻忽視了負債內部的結構,沒有意識到負債的結構也會影響企業的實際償債能力。比如,如果我們忽視了流動負債、長期負債內部各負債項目的結構不同,可能會錯誤估計企業的實際償債能力。再比如,從債務的償還時間剛性來看,有的債務存在固定支付日期,有的債務則沒有固定支付日期。一般來說,時間剛性強的債務會對企業造成實際的償債壓力,而時間剛性弱的債務會減輕企業實際的償債壓力。財務人員在進行償債能力分析時,忽視負債的結構將會導致對企業實際償債能力的判斷失誤。
四、注意償債能力與盈利能力、運營能力的聯系
目前,財務分析人員主要是從考察資產對負債的保障程度出發評價企業償債能力的。這種分析方法雖然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如果不將其與盈利能力、運營能力的分析評價相結合,就不能全面揭示企業真實的償債能力,也不能找到保持合理償債能力的動因所在。比如,一般而言,盈利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增強企業償債能力;而維持合理的償債能力,又有利于穩定地提高企業盈利能力。但是,不適當地追求盈利能力,則會削弱企業的償債能力;而償債能力不足,不僅會影響企業盈利能力的提高,還會危及企業的生存及發展。再比如,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說明企業速動資產的質量越好,償債能力也越強;存貨周轉率越高,表明企業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也就越快,反映的短期償債能力也越好。
五、重視現金流量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影響
長期以來,對償債能力的分析是建立在對企業現有資產進行清盤變賣的基礎上的,并且認為企業的債務應該由企業的資產做保障。這種分析基礎看起來似乎十分有道理,但是并不符合企業現實的運行狀況。企業要生存下去就不可能將所有流動資產變現來償還流動負債,更不可能將所有資產變現來償還企業所有債務。因此,只能以持續經營為基礎來判斷企業的償債能力。而正常持續經營的企業償還債務要依賴企業穩定的現金流入,所以償債能力的分析如果不包括對企業現金流量的分析就有失偏頗。在對企業償債能力進行分析中,忽視現金流量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影響是非常危險的。
六、重視企業短期融資能力的重要影響
企業償還到期的債務一般有兩條途徑可供選擇:一是用當前持有的資產償還,二是以借新債還舊債的方式償還。不過,目前在分析企業償債能力時,主要的償債能力比率指標都是以評價資產對負債的保障程度為基礎架構的,也就是說,我們往往更多地假定企業會以持有的資產來償還債務。這樣評價償債能力忽略了企業可以通過借新債還舊債的途徑解決到期債務的可能性。而在信用市場條件下,企業有可能依靠自身的各種優勢獲得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從而化解債務危機。這種短期融資能力是在企業不便于或不愿意用持有資產償還到期債務時,對企業償債能力的有效補償。因此,在分析評價企業償債能力時,不能忽視企業短期融資能力,要將其作為衡量企業償債能力的重要依據和有益補充。
七、注意防范企業債務陷阱
財務分析主要是依據財務會計報告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進行分析評價的。然而,在對企業償債能力進行分析時,要注意防范債務陷阱對財務分析結果的影響。債務陷阱是指企業可能存在但沒有在財務會計報告中披露的未來償付義務。導致財務陷阱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在目前會計準則和制度下,有些潛在的償付義務由于暫不符合披露的要求而沒有在會計報表或附注中披露;二是企業通過對會計報表粉飾,故意隱瞞實際負債程度。由于債務陷阱的客觀存在,導致財務分析人員在財務分析中,往往低估分析對象的債務規模,由此可能過高地評價其償債能力。因此,我們除了依據企業的財務會計報告,還要結合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市場信息等進行比較,發現企業有沒有導致償債危機的情況,這樣才能對其償債能力做出正確的判斷。
八、重視內部經營條件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影響
關鍵詞:
企業財務報表;銀行信貸業務
一、相關概述
對于銀行來講,在進行信貸業務時需要重視對企業的信用分析,評估借款人的信用高低,以此來確定借款人未來時期內按照合約及時償還本息的能力和意愿。銀行進行財務報表分析重點是圍繞企業確定授信等級、評估還款能力、選擇放款方式以及預測未來企業的盈利趨勢等。只有依靠財務報表分析,準確了解企業的真實狀況,才能夠切實保證信貸資金的盈利性和安全性。財務報表分析不準確、不合理,決策失誤等問題都會導致銀行決策不準確,最終影響信貸資金的安全和完整,因此有必要強化銀行在信貸業務中的財務報表分析,為企業信貸業務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銀行信貸業務中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和內容
銀行在信貸業務中對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其目的主要是為銀行能否為相關企業提供貸款及信用提供決策支持,相關業務主要包括履約保證、付款保證以及商業票據兌現等表外授信業務。圍繞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時,銀行需要重點關注被授信企業能否到期歸還本息、能否按時支付利息、能否到期履約保證以及能否支付到期票據等。銀行對于企業信貸業務重點是關注企業對借款等債務的償還能力,因此在財務報表分析上可以分為短期性分析和長期性分析兩種,其中短期性分析重點關注企業的財務實力和現金流量情況,長期性分析則重點關注企業的盈利能力。就管理實踐來講,銀行在信貸業務中對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主要還是從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以及損益表等入手,在此基礎上分析企業的信用狀況。著重考察企業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資產報酬率、存貨周轉率以及應收賬款周轉率等財務指標,并對多個財務指標進行綜合分析,最終實現銀行信貸業務在財務報表分析中的企業償債能力、運營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的分析考察。
三、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對于企業償債能力來講,按照時間長短可以劃分為短期償債能力以及長期償債能力兩種。其中,短期償債能力主要是指企業依靠流動資產來對流動負債進行償還的能力。銀行將貸款放給企業,依靠對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分析可以判斷出銀行的本金以及利息能不能及時收回。正是由于短期償債能力會直接決定著企業未來的持續經營能力,因此銀行在進行企業借貸時會首先依靠企業財務報表進行短期償債能力的分析,這也是企業進行財務報表分析評價的第一項內容。銀行對于企業的貸款最為關注的是企業是否具備充足的資產,并且相關資產是否能夠及時轉化為資金來償還短期債務,在這一方面銀行主要是依靠計算企業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來對其短期償債能力進行研究分析。一般情況下,企業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越高,則意味著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就越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指標并不是越高越好,盡管這類指標高意味著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較高,但是也意味著企業的管理過于保守,資金閑置或者負債利用不充分。因此,銀行在對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進行分析時還應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結合多方面進行考慮,在進行短期償債能力分析時充分考慮到應收賬款周轉情況以及企業存貨情況等,全面科學地對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進行判斷,減少判斷失誤。除了短期償債能力分析之外,銀行還應當充分考慮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取決于企業自身的獲利能力,另一方面則取決于企業的資本結構。正是基于此,銀行在對企業進行資金借貸時可以借助于財務報表,分析其產權比率以及資產負債率,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利潤表的利息保障倍數等對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進行分析。產權比率能夠反映出企業負債跟所有者權益之間的比例關系,這一指標的大小能夠直接對投資者和債權人的投資風險產生影響,在企業負債比例較大時,企業的投資比例就會偏低,就意味著企業的風險大部分是由企業的債權人進行承擔,會在很大程度上弱化銀行的債權安全性。除此之外,銀行在使用產權比率分析企業長期償債能力時,還應當考慮到這一指標的使用是依靠企業的凈資產來開展的,由于凈資產項目中包含了遞延資產、無形資產、待處理財產損益以及待攤費用等不確定性項目,支付能力都相對比較弱,因此銀行在使用這一指標時還需要結合有形凈債務率進行分析研究。資產負債率能夠從整體上反映企業的償債能力,也是銀行進行財務報表分析的重點內容。能夠從企業的資產總額以及負債總額的相互關系分析判斷出企業未來的償債能力。在使用資產負債率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時,一般情況下這一指標越低則表示企業的整體償債能力越高,能夠更好地償還長期債務。但是這也并不意味著這一指標越低越好,在企業資產負債率過低的情況下,企業往往過于保守,不能夠有效利用負債進行生產經營,很可能會對企業未來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銀行在實際的企業信貸業務中可以將資產負債率指標考查范圍鎖定在30%-60%,同時結合企業自身發展實際和行業特點,合理確定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指標值,依靠資產負債率分析研究企業收益狀況,合理判斷企業未來的支付能力。
四、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企業運營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企業的資產管理效率和資金回收情況,對于銀行資金借貸來講也是財務報表分析的重要內容。資產運營能力又指資產管理效率,通常情況下企業的資產運營能力越高,則表示企業的資產管理水平越高,在實際分析中可以依靠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以及存貨周轉率等指標。在這其中,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是重點分析內容。應收賬款周轉率能夠分析企業應收賬款的收回速度,是企業償還債務的重要保證。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則表示企業的償債能力越高。而存貨周轉率則表示企業營銷能力的大小以及產品市場銷售情況的好壞。這一指標應當在一定的合理范圍內,既不能過高,同時也不能夠過低。存貨周轉率過高則表示企業采購過于頻繁,采購成本增加,同時很容易導致企業市場銷售機會的錯失,也會導致企業的資金回籠出現一定的難度。而企業存貨周轉率偏低則意味著企業產品市場滯銷,機會增加管理難度和倉儲成本,同時也會占用大量資金,使得資金使用效益和使用效率偏低。上述兩個方面都對于銀行及時收回信貸資金不利,因此也就要求企業的存貨周轉率維持在合理水平。銀行在對此財務指標進行分析時也需要結合行業特點和企業生產經營實際,合理判斷企業的營運能力狀況。
五、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銀行在對企業進行資金借貸時也需要關注企業的盈利能力,在財務報表分析上重點依靠銷售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每股收益等財務指標實現對盈利能力的分析和判斷。企業只有實現盈利才能夠保證其未來時期內的存在和發展,因此銀行將盈利能力作為資金放貸的標準也是合理科學的,基于此,盈利能力也成為企業管理者和銀行共同關注的問題。一般來講,企業的盈利能力財務指標越高則意味著企業盈利能力越強,未來時期內企業歸還本息的能力也就越大;相反地,企業的盈利能力指標越低則意味著企業的盈利能力越低,未來時期內企業償還本息的能力也就越低。除此之外,銀行在對企業進行資金借貸時還需要重點考察企業經營性凈收益在整個企業凈收益中的比重,這一指標能夠反映出企業主營業務凈收益的比重。這是由于通過主營業務活動的凈收益相對比較穩定,這一指標越高表明企業的主營業務越明確,后期的發展就越穩定。只有確保企業的凈收益大都是來自于企業的主營業務發展,而不是源于投資交易或者處置資產,才能夠提升企業收入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同時,實現對企業盈利能力財務指標的連續性分析更能夠考察出企業的盈利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克雯.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J].經濟導刊,2013(01).
企業財務分析的內容包括:
a.外部分析內容。企業償債能力分析;企業盈利能力分析;企業資產運用效率分析;社會貢獻能力分析;企業綜合實力分析。
b.內部分析內容。除以上外部分析內容外,還包括:企業籌資分析;企業投資分析。
另外,內部分析內容還應有:企業經營預算執行情況分析;財務狀況和財務成果形成原因分析。
c.專題分析。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將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企業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可根據自身的特點,結合特定的目標選取特定的資料及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一些專題分析。
如公司財務信息質量分析、資本資產結構優化分析等。d.關于財務分析與相關學科關系的探討。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我國財會學界學科體系的改革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由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財務會計之爭深入到各二級學科,這是理論發展的必然。學科的分分合合是由于環境的變遷,歷史的發展而致,是科學發展的客觀規律。進入20世紀到90年代,財會論壇上就有財務分析要獨立成科的微弱聲音,到了現在,對此論題的討論越來越熱烈,且似乎已達成共識,即由于市場機制、競爭機制的逐步完善,財務分析必須獨立出來。那么,獨立的財務分析學科在財會學眾多學科中地位如何,包括哪些內容,與其原附著的學科關系如何?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減法問題,而是一個漫長的選擇和甄別的過程。
1內部分析指標體系。
內部指標體系的設置,主要是為滿足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可根據企業所在行業的特點和管理的特殊需要靈活設置,其內容相當廣泛。
一般說來,可從籌資、投資等方面設置。
1.1企業籌資分析。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經營所需資金需靠企業自己來籌集,這樣,籌資分析便成為企業財務分析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籌資分析中,首先要分析企業的資金需要量,其次分析企業未來的財務狀況和獲利能力;再次分析企業的資金成本和籌資風險;最后確定一個合理的籌資方案并與資金供應者進行協商,使企業籌資活動順利進行。可設置籌資結構比率、資金成本率等指標。
1.2企業投資分析。
企業對投資活動首先應進行可行性分析,為投資決策提供依據,這是投資分析的重點;其次應對投資活動進行事中分析,以控制投資規模,提高投資效益;最后對投資活動進行事后分析,以考核投資效果、評價投資業績,為改善企業今后的投資決策提供依據。企業在投資分析時一般需考慮貨幣時間價值、投資的風險價值、資金成本和現金流量等財務因素。在投資階段為考察投資方案的可行,可設置內含報酬率,為考察投資的收益可設置投資報酬率、投資回收期等指標。
2外部分析指標體系。
2.1企業償債能力。
分析企業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其債務的能力,通過對它的分析,能揭示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按債務償還期限的長短,又將其分為短期償債能力與長期償債能力。
2.1.1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一個企業以流動資產支付流動負債的能力。設置該指標對外部信息需要者非常重要。對于企業來講,該指標也至關重要,短期償債能力的大小,主要取決于企業營運資金的大小以及資產變現速度的高低。
另外,可動用的銀行貸款指標,準備很快變現的長期資產、償債能力的聲譽、未作記錄的或有負債、擔保責任引起的負債、未決訴訟等對它也有影響。短期償債能力通常設置以下指標:流動比率;速動或酸性測驗比率;現金比率。
2.1.2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以資產或勞務支付長期債務的能力。對長期償債能力進行分析是因為企業的利潤與其有緊密的聯系,分析長期償債能力時不能不重視企業的獲利能力,這是因為企業的現金流入量最終取決于能夠獲得的利潤,現金流出量最終取決于必須付出的成本。此外,債務與資本的比例也是極其重要的。影響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因素很多,除資產、負債、股東權益外。還有長期租賃、擔保責任、或有項目等因素。長期償債能力指標有:已獲利息倍數;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有形凈值債務率。
2.2企業資產運用效率分析。
資產運用效率是指對企業總資產或部分資產的運用效率和周轉情況所作的分析。企業經管的目的在于有效運用各項資產獲得最大的利潤。利潤主要來源于營業收入,企業必須憑借資產、運用資產才能取得營業收入。資產周轉速度越快,表示其運用效率越高,利潤越大。企業運用各項資產有無過量投資?有無因設備短缺而導致生產不足?有無因資產閑置而導致利潤降低?凡此各種問題,皆為企業管理者、投資者、債權人及其他相關人士所關切。通過分析資產運用效率,則可以評價企業營業收入與各項營運資產是否保持合理關系,考察企業運用各項資產效率的高低。資產運用效率指標有: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
2.3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對企業盈利能力和盈利分配情況所作的分析。它是企業財務結構和經營績效的綜合表現。企業經營之目的,在于使企業盈利且使其經營與規模不斷成長與發展。
各方信息使用者無不對企業盈利程度寄與莫大的關切。投資者關心企業賺取利潤的多少并重視對利潤的分析,是因為他們的投資報酬是從中支付的,如果是股票上市公司,企業盈列增加還能使股票市價上升,從而使投資者獲得資本收益。對于債權人來講,利潤是企業償債能力的重要來源。政府有關部門關心的則是微觀和宏觀的經濟效益以及各種稅費上交的可靠性。對于企業管理者來講,可通過對盈利能力的分析,來評價判斷企業的經營成果,分析變化原因,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企業獲利水平。它是管理者經營業績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現。對于職工來講,則是豐厚報酬及資金的來源,并可保證工作的穩定。它也是集體福利設施的不斷完善的重要保障。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指標可從一般企業及股票上市公司兩方面制定。一般企業盈利能力指標有: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資產總額利潤率;資本金利潤率;權益利潤率。股票上市公司除上述指標外,還可借助以下指標:每股盈余;每股股利;市盈率;股東權益報酬率;股利支付率;留存盈利比率。
2.4社會貢獻能力分析。
社會貢獻能力是從國家或社會的角度衡量企業對國家或社會的貢獻水平。企業的目標是追求最大的利潤。但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企業,單純的片面的追求企業個體的經濟效益是不行的,還必須包括對社會的貢獻。對盈利企業可用實現利稅來衡量,但對一些主要體現為社會效益的企業講,則無法適用。故為此設計的社會貢獻率、社會積累率可兼顧反映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個方面對國家、社會的貢獻情況。
企業財務分析的內容包括:a. 外部分析內容。企業償債能力分析;企業盈利能力分析;企業資產運用效率分析;社會貢獻能力分析;企業綜合實力分析。b.內部分析內容。除以上外部分析內容外,還包括:企業籌資分析;企業投資分析。
另外,內部分析內容還應有:企業經營預算執行情況分析;財務狀況和財務成果形成原因分析。
c.專題分析。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將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企業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可根據自身的特點, 結合特定的目標選取特定的資料及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一些專題分析。
如公司財務信息質量分析、資本資產結構優化分析等。d.關于財務分析與相關學科關系的探討。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我國財會學界學科體系的改革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由20 世紀80 年代初期的財務會計之爭深入到各二級學科,這是理論發展的必然。學科的分分合合是由于環境的變遷,歷史的發展而致,是科學發展的客觀規律。進入20 世紀到90 年代,財會論壇上就有財務分析要獨立成科的微弱聲音, 到了現在,對此論題的討論越來越熱烈,且似乎已達成共識,即由于市場機制、競爭機制的逐步完善,財務分析必須獨立出來。那么,獨立的財務分析學科在財會學眾多學科中地位如何, 包括哪些內容,與其原附著的學科關系如何?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減法問題, 而是一個漫長的選擇和甄別的過程。
1 內部分析指標體系。
內部指標體系的設置, 主要是為滿足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 可根據企業所在行業的特點和管理的特殊需要靈活設置,其內容相當廣泛。
一般說來,可從籌資、投資等方面設置。
1.1 企業籌資分析。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 企業經營所需資金需靠企業自己來籌集,這樣,籌資分析便成為企業財務分析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籌資分析中,首先要分析企業的資金需要量, 其次分析企業未來的財務狀況和獲利能力; 再次分析企業的資金成本和籌資風險; 最后確定一個合理的籌資方案并與資金供應者進行協商, 使企業籌資活動順利進行。可設置籌資結構比率、資金成本率等指標。
1.2 企業投資分析。
企業對投資活動首先應進行可行性分析,為投資決策提供依據, 這是投資分析的重點;其次應對投資活動進行事中分析, 以控制投資規模,提高投資效益;最后對投資活動進行事后分析,以考核投資效果、評價投資業績,為改善企業今后的投資決策提供依據。企業在投資分析時一般需考慮貨幣時間價值、投資的風險價值、資金成本和現金流量等財務因素。在投資階段為考察投資方案的可行,可設置內含報酬率,為考察投資的收益可設置投資報酬率、投資回收期等指標。
2 外部分析指標體系。
2.1 企業償債能力。
分析企業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其債務的能力,通過對它的分析,能揭示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按債務償還期限的長短,又將其分為短期償債能力與長期償債能力。
2.1.1 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一個企業以流動資產支付流動負債的能力。設置該指標對外部信息需要者非常重要。對于企業來講,該指標也至關重要,短期償債能力的大小,主要取決于企業營運資金的大小以及資產變現速度的高低。
另外,可動用的銀行貸款指標,準備很快變現的長期資產、償債能力的聲譽、未作記錄的或有負債、擔保責任引起的負債、未決訴訟等對它也有影響。短期償債能力通常設置以下指標:流動比率;速動或酸性測驗比率;現金比率。
2.1.2 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以資產或勞務支付長期債務的能力。對長期償債能力進行分析是因為企業的利潤與其有緊密的聯系,分析長期償債能力時不能不重視企業的獲利能力, 這是因為企業的現金流入量最終取決于能夠獲得的利潤, 現金流出量最終取決于必須付出的成本。此外,債務與資本的比例也是極其重要的。影響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因素很多,除資產、負債、股東權益外。還有長期租賃、擔保責任、或有項目等因素。長期償債能力指標有:已獲利息倍數;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有形凈值債務率。
2.2 企業資產運用效率分析。
資產運用效率是指對企業總資產或部分資產的運用效率和周轉情況所作的分析。企業經管的目的在于有效運用各項資產獲得最大的利潤。利潤主要來源于營業收入,企業必須憑借資產、運用資產才能取得營業收入。資產周轉速度越快,表示其運用效率越高,利潤越大。企業運用各項資產有無過量投資? 有無因設備短缺而導致生產不足? 有無因資產閑置而導致利潤降低?凡此各種問題,皆為企業管理者、投資者、債權人及其他相關人士所關切。通過分析資產運用效率, 則可以評價企業營業收入與各項營運資產是否保持合理關系, 考察企業運用各項資產效率的高低。資產運用效率指標有: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
2.3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對企業盈利能力和盈利分配情況所作的分析。它是企業財務結構和經營績效的綜合表現。企業經營之目的,在于使企業盈利且使其經營與規模不斷成長與發展。
各方信息使用者無不對企業盈利程度寄與莫大的關切。投資者關心企業賺取利潤的多少并重視對利潤的分析, 是因為他們的投資報酬是從中支付的,如果是股票上市公司,企業盈列增加還能使股票市價上升, 從而使投資者獲得資本收益。對于債權人來講,利潤是企業償債能力的重要來源。政府有關部門關心的則是微觀和宏觀的經濟效益以及各種稅費上交的可靠性。對于企業管理者來講, 可通過對盈利能力的分析,來評價判斷企業的經營成果, 分析變化原因,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企業獲利水平。它是管理者經營業績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現。對于職工來講,則是豐厚報酬及資金的來源,并可保證工作的穩定。它也是集體福利設施的不斷完善的重要保障。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指標可從一般企業及股票上市公司兩方面制定。一般企業盈利能力指標有: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資產總額利潤率;資本金利潤率;權益利潤率。股票上市公司除上述指標外,還可借助以下指標:每股盈余;每股股利;市盈率;股東權益報酬率;股利支付率;留存盈利比率。
2.4 社會貢獻能力分析。
社會貢獻能力是從國家或社會的角度衡量企業對國家或社會的貢獻水平。企業的目標是追求最大的利潤。但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企業, 單純的片面的追求企業個體的經濟效益是不行的,還必須包括對社會的貢獻。對盈利企業可用實現利稅來衡量, 但對一些主要體現為社會效益的企業講,則無法適用。故為此設計的社會貢獻率、社會積累率可兼顧反映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個方面對國家、社會的貢獻情況。
企業財務分析的內容包括:a.外部分析內容。企業償債能力分析;企業盈利能力分析;企業資產運用效率分析;社會貢獻能力分析;企業綜合實力分析。b.內部分析內容。除以上外部分析內容外,還包括:企業籌資分析;企業投資分析。
另外,內部分析內容還應有:企業經營預算執行情況分析;財務狀況和財務成果形成原因分析。
c.專題分析。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將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企業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可根據自身的特點,結合特定的目標選取特定的資料及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一些專題分析。
如公司財務信息質量分析、資本資產結構優化分析等。d.關于財務分析與相關學科關系的探討。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我國財會學界學科體系的改革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由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財務會計之爭深入到各二級學科,這是理論發展的必然。學科的分分合合是由于環境的變遷,歷史的發展而致,是科學發展的客觀規律。進入20世紀到90年代,財會論壇上就有財務分析要獨立成科的微弱聲音,到了現在,對此論題的討論越來越熱烈,且似乎已達成共識,即由于市場機制、競爭機制的逐步完善,財務分析必須獨立出來。那么,獨立的財務分析學科在財會學眾多學科中地位如何,包括哪些內容,與其原附著的學科關系如何?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減法問題,而是一個漫長的選擇和甄別的過程。
1內部分析指標體系。
內部指標體系的設置,主要是為滿足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可根據企業所在行業的特點和管理的特殊需要靈活設置,其內容相當廣泛。
一般說來,可從籌資、投資等方面設置。
1.1企業籌資分析。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經營所需資金需靠企業自己來籌集,這樣,籌資分析便成為企業財務分析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籌資分析中,首先要分析企業的資金需要量,其次分析企業未來的財務狀況和獲利能力;再次分析企業的資金成本和籌資風險;最后確定一個合理的籌資方案并與資金供應者進行協商,使企業籌資活動順利進行。可設置籌資結構比率、資金成本率等指標。
1.2企業投資分析。
企業對投資活動首先應進行可行性分析,為投資決策提供依據,這是投資分析的重點;其次應對投資活動進行事中分析,以控制投資規模,提高投資效益;最后對投資活動進行事后分析,以考核投資效果、評價投資業績,為改善企業今后的投資決策提供依據。企業在投資分析時一般需考慮貨幣時間價值、投資的風險價值、資金成本和現金流量等財務因素。在投資階段為考察投資方案的可行,可設置內含報酬率,為考察投資的收益可設置投資報酬率、投資回收期等指標。
2外部分析指標體系。
2.1企業償債能力。
分析企業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其債務的能力,通過對它的分析,能揭示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按債務償還期限的長短,又將其分為短期償債能力與長期償債能力。
2.1.1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一個企業以流動資產支付流動負債的能力。設置該指標對外部信息需要者非常重要。對于企業來講,該指標也至關重要,短期償債能力的大小,主要取決于企業營運資金的大小以及資產變現速度的高低。
另外,可動用的銀行貸款指標,準備很快變現的長期資產、償債能力的聲譽、未作記錄的或有負債、擔保責任引起的負債、未決訴訟等對它也有影響。短期償債能力通常設置以下指標:流動比率;速動或酸性測驗比率;現金比率。
2.1.2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以資產或勞務支付長期債務的能力。對長期償債能力進行分析是因為企業的利潤與其有緊密的聯系,分析長期償債能力時不能不重視企業的獲利能力,這是因為企業的現金流入量最終取決于能夠獲得的利潤,現金流出量最終取決于必須付出的成本。此外,債務與資本的比例也是極其重要的。影響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因素很多,除資產、負債、股東權益外。還有長期租賃、擔保責任、或有項目等因素。長期償債能力指標有:已獲利息倍數;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有形凈值債務率。
2.2企業資產運用效率分析。
資產運用效率是指對企業總資產或部分資產的運用效率和周轉情況所作的分析。企業經管的目的在于有效運用各項資產獲得最大的利潤。利潤主要來源于營業收入,企業必須憑借資產、運用資產才能取得營業收入。資產周轉速度越快,表示其運用效率越高,利潤越大。企業運用各項資產有無過量投資?有無因設備短缺而導致生產不足?有無因資產閑置而導致利潤降低?凡此各種問題,皆為企業管理者、投資者、債權人及其他相關人士所關切。通過分析資產運用效率,則可以評價企業營業收入與各項營運資產是否保持合理關系,考察企業運用各項資產效率的高低。資產運用效率指標有: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
2.3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對企業盈利能力和盈利分配情況所作的分析。它是企業財務結構和經營績效的綜合表現。企業經營之目的,在于使企業盈利且使其經營與規模不斷成長與發展。
各方信息使用者無不對企業盈利程度寄與莫大的關切。投資者關心企業賺取利潤的多少并重視對利潤的分析,是因為他們的投資報酬是從中支付的,如果是股票上市公司,企業盈列增加還能使股票市價上升,從而使投資者獲得資本收益。對于債權人來講,利潤是企業償債能力的重要來源。政府有關部門關心的則是微觀和宏觀的經濟效益以及各種稅費上交的可靠性。對于企業管理者來講,可通過對盈利能力的分析,來評價判斷企業的經營成果,分析變化原因,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企業獲利水平。它是管理者經營業績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現。對于職工來講,則是豐厚報酬及資金的來源,并可保證工作的穩定。它也是集體福利設施的不斷完善的重要保障。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指標可從一般企業及股票上市公司兩方面制定。一般企業盈利能力指標有: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資產總額利潤率;資本金利潤率;權益利潤率。股票上市公司除上述指標外,還可借助以下指標:每股盈余;每股股利;市盈率;股東權益報酬率;股利支付率;留存盈利比率。
2.4社會貢獻能力分析。
社會貢獻能力是從國家或社會的角度衡量企業對國家或社會的貢獻水平。企業的目標是追求最大的利潤。但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企業,單純的片面的追求企業個體的經濟效益是不行的,還必須包括對社會的貢獻。對盈利企業可用實現利稅來衡量,但對一些主要體現為社會效益的企業講,則無法適用。故為此設計的社會貢獻率、社會積累率可兼顧反映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個方面對國家、社會的貢獻情況。